陈 潇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然而,在国际视野中,一些西方媒体散播的“中国威胁论”谣言仍在歪曲“一带一路”的倡议、歪曲中国形象。
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要在沿线各国与中国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合作共赢。因此,研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是实施“一带一路”过程中树立中国良好形象避不开的话题。
“故事”属于文学体裁,侧重于记叙和描述事件发生始末和经过,通过趣味、生动和连贯的情节语言来记忆和传播价值观念。狭义上,“中国故事”可以理解为具有中国特色、凝聚中国文化内核、体现中国精神,能够反映中国现实的故事。广义上来说,“中国故事”也可以是现实的中国、古老的中国、开放的中国、活力无限的中国、文化的中国、自然的中国等,囊括有关中国的所有相关的人、事、物。
“中国故事”能够塑造国家形象,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实现“一带一路”的构想,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了解,方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于2016年8月29日开始播出的百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节目以记者亲历“一带一路”的方式,探寻沿线各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俗等,以全面展现古代“丝路”文明的脉络。
节目分为亚洲版、美洲版和欧洲版播出。这样一档传播“一带一路”构想的电视节目,通过播放国外版,建立起了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窗口,用中国故事掷地有声的反击“中国威胁论”,其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先行的主题:国家战略的软性表达。《一带一路》以记者亲历的方式行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行走过程中对“一带一路”宏观政策进行软性表达。无论是对沿线各国地理地貌、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的介绍,还是对海外中国企业的采访,都是力求让全世界了解“一带一路”真正的理念与内涵。节目开播至今,以拍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浙江作为第一集,沿着“一带一路”的地缘,从国内到国外,从亚洲到非洲、欧洲,走过有“南丝绸之路”之称的缅甸玉石贸易之路,也走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众多商船的必经之地帕泰岛。
这样以空间线作为叙事主题的逻辑具有一定的优点:其一关照了节目宗旨。目的在于行走“一带一路”,便紧扣“一带一路”的地缘格局展开亲历之旅。其二则符合观众的收看习惯。节目以空间移动作为场景的转换,衔接自然,每一个“地区”是开始也是结束,故事相对独立。对于这样一个长达400集的节目来说,很少能有观众守在电视机前或者PC端一集不落的收看。不过,纵然观众没有连续性观看,也不影响其对于节目内容的理解,这既照顾了观众的收看习惯,也保障了节目内容的内在逻辑。
2.后来居上的主题:大战略下普通人的小故事。《一带一路》在对国家战略进行软性表达的同时,并没有直接依托“大战略”来讲述中国故事,而是选择了一个小切口,即用身处在“一带一路”下普通人的小故事,他们或许是五百年前来自中国商船上水手的后裔,或许是远在海外修建坦赞铁路的工人和专家,或许是中国派遣的援助医疗队成员……用他们对于“一带一路”的切身感受,表现“一带一路”上沿途的古今变化。
人文与自然、历史与当代,宏观如经济发展,细微如民众生活,这些内容在节目组亲历“一带一路”的过程中相得益彰。以人们的视野见微,映照“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避开了“大故事”往往由于题材宏大,对其传播常以我方平铺直叙、说教刻板的口吻宣传,以至于与群众产生传播隔阂的通病。
《一带一路》节目以平民化视角为切入点,大量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辅以记者体验的方式记录亲历“一带一路”的所感所想,并且节目在处理相关的历史问题或历史故事上,会选择专家访谈来进行知识解读和剖析,但多数情况下,则由对问题有体会、经验甚至是实践的普通人来解读,依托人物的讲述来实现故事的完整、亲和与真实。例如,在《缅甸华人的生意经》的节目中,在当地做玉石生意的华人王惠娴的带领下,拍摄组领略翡翠王国的独特文化,探寻缅甸玉石与中国的关系。在同一期节目中,拍摄组还采访了在缅甸翡翠界元老级的华人杜素素,实地了解玉石市场的交易价格和行情。以身处在实地背景环境下的人们,表达他们的亲身感受、实际体验和认知,让历史更人性的展现。
总体而言,节目通过对丝路上的普通人故事的讲述,刻画了一个个正在亲历“一带一路”的普通人的生活轨迹,相较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由普通大众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故事,具有真实感,更有利于挖掘人物的亲身经历,其削弱了节目生硬说教与平铺直叙的宣传意味,缩减了与观众的距离感,使得所言之物更容易被接受。
“中国故事”表现着我国国家形象的映射与记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要适应世界与中国的新互动,讲好中国故事,尚须注意掌握好若干平衡。
在强调当代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关照历史上的“一带一路”。节目以“一带一路”的地缘格局为空间轴,以从古至今为时间轴,在纵深度上讲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前世今生。例如,《一带一路》展现了在肯尼亚的“中国瓷器仓库”拉穆岛,人们赋予来自中国的瓷器碎片重要的民族意义;在缅甸玉石市场打拼的华人创业中讲述中缅对于“南丝绸之路”的共同记忆;从明朝初期的郑和下西洋到印尼传统的三保节,都有着“丝绸之路”留下的古老印记,也都谱写着“一带一路”崭新的故事。
“人们只有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更真正地理解它们。”[3]我们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以文化立意,将历史与现实勾连,才能讲出中国故事的起源、现在与未来。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讲过去的故事,还要讲当代中国的主流故事,更要讲“大战略”下人们的小故事。以人民的故事见微知著,以人民胸腔中的家国情怀赋予“大战略”情感温度,建构起人们对于国家和自我的情感认同,才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节目充分表现身处“一带一路”前线的人们的风采,也展现他们对于远方的家的惦念,对于国家强大的自豪。四十年前,坦桑尼亚,五万中国人,修筑坦赞铁路;四十年后,坦桑尼亚,关于坦赞铁路的中国记忆,收获中坦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五十三年前,桑给巴尔,中国第一批驻地医疗队抵达;五十三年后,第二十三批中国医疗队在桑给巴尔继续诠释着人道主义的大爱精神。节目通过侧面的小故事,将“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一一展现。
丝绸之路是古代联系中西方经济文化的“红线”,丝路给中西方带去了共同的文化记忆,共同的文化符号能唤起共同感情共鸣。[4]将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相互交融,并且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照中,让普通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对内削减了“大战略”与人民的距离感,增强人民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真实感、归属感;对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减少疑虑和误判,让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更显丰满。
文化立意,传递我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的美好愿景;家国情怀,引起国内与国外、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共鸣。《远方的家·一带一路》为我国讲述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
[1]黄俊,董小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传播困境及突围策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2):121-127.
[2]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生活·三联·新知三联书店,2012(1).
[3]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称“一带一路”节目有看头 [EB/OL].http://www.cctv.cn/2016/09/29/ARTIPMryKV1eiOa8hYBm2TKS160929.shtml.
[4]茹艳,兰晰.纪录片《一带一路》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基于框架理论的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7(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