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应如何借媒体融合之势寻找出路

2018-03-29 03:45肖子娟
传播与版权 2018年5期
关键词:音像出版社融合

肖子娟

我国传统音像电子出版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但由于电子音像出版行业前期投入较高、经济风险大又很难取得效益,易于“盗版”和复制,大多数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心存惧意,不敢投入较大成本,也没有大量的资金进入大型的电子音像项目,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处于劣势。随着媒体融合的兴起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音像产品逐渐被新兴智能产品替代,许多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一度低迷,甚至难以自足,不乏关张之例。

新兴媒体飞速发展使得媒体生态和出版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国家各种利好政策为传统电子音像出版单位的加速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媒体融合大势所趋,对传统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转变观念,积极推进出版转型

新媒体技术时代发展迅速,出版行业变革时不我待,介于传统出版与新媒体出版之间的电子音像出版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同时,随着计算机应用及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媒体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明显,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社处境艰难,而规模小的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日子更是难过,举步维艰。

新媒体作为新兴出版形态打破了传统出版领域的行业壁垒,作为介于传统出版与新媒体之间的出版业态,传统地方电子音像社应抓住机会,加快融合出版产业发展步伐,主动适应出版发展的新常态:第一,要深度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改变传统出版的思维定式,不故步自封,紧跟形势,主动适应出版形态的新发展,多维度更新产品形态,优化出版工作流程。第二,要树立“深入转型、深度融合、深层变革”融合出版意识,学习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切实推进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平台、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第三,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必须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和文化立场,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二、大力挖掘和整合内容资源,打造有特色的复合型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收集和整理,多数的电子音像出版社都积累了大量的文字、音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资源。随着媒体融合的纵向深入,“内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音像电子出版社应该抓住并继续扩大这一优势,采取融合出版策略实现内容资源的整合。

首先,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自然环境多样,这为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现实资源。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应以“内容为王”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当地地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找准自己的定位,收集大量的文化资源并进行整合,打造本社的内容资源库,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其次,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强项,以本社特色、品牌资源为切入点,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与平台,结合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优势,对出版社原有的内容资源深层次加工、开发和整合,真正实现内容资源的有效增值。

再次,在内容资源的开发方面,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可以考虑与各类节目制作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展业务,共同搭建互利共赢平台,在扩大外延、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将不同媒体制作的节目资源按照市场需求整合。同时,还要注意开发、建设产业链平台,多载体、跨媒体开展出版发行工作,使有限的节目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产品资源的价值增长。

总之,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一定要紧紧抓住出版业“内容为王”的产业特性,对优质出版资源进行数据化转型,使之适应多种媒体,从而实现内容的增值。这是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媒体融合的形势下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完善全媒体数字出版产品形态,提升文化、技术附加值

新媒体时代提供了新机遇,有少数大型的电子音像出版社依靠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搭建了全媒体出版平台,建立起完善的数字化出版体系,集多种介质为一体,集多种媒体为一身,实现了“一种内容、多种载体、复合出版”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目标。

但对大部分传统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而言,规模小、实力弱、内容资源不够丰富仍是阻碍其发展、转型升级、媒体融合的关键问题。目前,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内容资源搭建全媒体出版平台,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无事可干,融合出版与他们无关。

首先,中小型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可以借助不断进步的媒体融合技术,以本社内容资源为核心,大力挖掘和整合内容资源,开发电子书、有声读物等数字出版物和以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为主的数字出版产品及相关的数字出版衍生品等全媒体数字出版产品形态。

其次,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可以集中优质音视频内容资源,拓展基于技术延伸的复合型产品。如果是教育类电子音像出版社,可以考虑打造一个优质教育流媒体资源库,借助原有的教育类产品,拍摄大量与其结合的微视频资源并开发APP应用产品,线上线下相结合。如果是生活类电子音像出版社,则可以考虑从“美食”“服饰”等贴近大众生活、易被大众接受的角度切入,以系列的形式进行策划拍摄制作,通过手机视频、互联网站等渠道进行发布,同时可以跟受众互动、解答问题,形成系统性较强的复合型产品。

借由复合型数字出版产品形态的完善,完成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资源积累的工作,分阶段地实现其搭建全媒体出版平台的目标,是目前实力稍弱的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实现融合出版的另一条捷径。

四、立足社情社况,开发建设地方文化数据库

新媒体时代,在本社专业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数据库是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借助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出版的重要通道。

数据库的建立整合了出版社的内容资源,丰富和提升了内容的使用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数据库产品的建设涵盖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传统电子音像出版内容的在线搜索、在线阅读和在线视听,构建了生动形象、触类旁通、激发思考的知识文化体系,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与互动的知识服务。传统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可以在其自身内容资源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整理当地的历史文化,建设地方文化数据库。

地方文化数据库属于文化保护和留存项目,主要是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挖掘、整理、存储、转化,对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数据库的建立能激活历史文化资源的生命力,“让文物活起来”。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多年龄偏大,但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传播只能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所以许多非遗项目处在“抢活口”的濒危边缘,音视频资料的留存较文字更能重现原有形态,更好地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抢救和传承。

笔者认为,开发建设地方文化数据库是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实现数字出版物和音像产品媒体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一个系统的长线工程。但是,电子音像的数据库策划与开发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撑,需要系统、专业的团队运作,难度大且成本高;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的采集和制作的同时,还需对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条目化分类,过程复杂、耗时较长。因此,传统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建设地方数据库之初就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经济保障。

五、打造一支适应融合出版的专业人才队伍

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需要出版人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才能,把新的技术和新的内容统一起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媒体融合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队伍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为适应媒体融合的形势需要,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必须培养、引进并储备一批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既须具备传统出版的文字编校能力、敬业精神,又要有新媒体行业创新能力及熟练运用数字出版的相关技术,还要有新媒体的选题策划能力;是既熟悉编辑出版业务,又能娴熟运用数字出版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而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下的编辑应该具备如下几方面的素质:(1)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2)熟悉出版流程,文字功底较强,具备一定的编校能力;(3)熟悉互联网知识,熟练使用录音、录像等器材及各类音视频编辑制作软件;(4)学习能力强,乐于接受挑战,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并能结合现实条件,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5)了解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对选题提出可靠的市场意见和赢利模式;(6)具备一定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很好地实施选题计划。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对内容进行多元化嫁接和输出,建设地方文化数据库,争取在全媒体数字出版产品形态等方面能有较大的突破和发展,从而实现内容资源、出版专业技能的优势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中的延伸和发展,找到新技术环境下的适合自己的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出路。

[1]王慧婷.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探索——以大型数字化项目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7):250.

[2]何培瑶.新媒体环境下电子音像出版单位的内容增值策略研究——以时代新媒体出版社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4.

[3]高蝴蝶.数字资源整合问题初探——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工作下一站[J].科技与出版,2017(9):87-90.

[4]潘文年,何培瑶.新媒体环境下电子音像出版社全媒体出版策略分析——以开发出版“戴光强健康新概念”为例[J].中国出版,2015(7):40-44.

[5]李忠.推动省级主流媒体加快融合发展步伐[J].传媒评论,2016(12):17-18.

[6]董言笑,周澍民.出版社内容资源数字化管理及应用[J].青年记者,2010(30):72-73.

[7]李艳.浅谈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9):5-6.

猜你喜欢
音像出版社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我等待……
《融合》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in “Paste” by Henry James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