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历史文化题材电视纪录片叙事符号系统的意象建构
——以甘肃籍导演秦川系列作品为例

2018-03-29 03:45郭倩倩廖华力
传播与版权 2018年5期
关键词:秦川戈壁敦煌

郭倩倩 廖华力

民族文化是中国纪录片精品的特质,是中国纪录片之魂。民族文化是从人类内部衍生出来的传统文化,是自视人类民族思想文化的“窗口”,是纪录片最能打动观众的闪光点。著名甘肃籍导演秦川多年来以敦煌历史文化为题材拍摄了大量优秀作品,系列纪录片《大河西流》《祁连夜光》《黑戈壁·黑喇嘛》《敦煌书法》《玄奘瓜州历险记》《传世象牙佛》《敦煌伎乐天》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国内外学界、业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其不仅以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再现敦煌形象已经定格了的历史样貌,而且为新的多元敦煌形象的重构提供了广阔的事实空间。

纪录片以视听媒介为载体,而视听媒介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记录本性,这体现在光波和声波带给视听媒介对事物运动精确而具体的记录。而这种事物运动的过程往往就是我们叙事的内容。文章要讨论的是秦川系列纪录片在叙事过程中所进行的意象建构。意象的建构通常是通过以类比为基础的隐喻和以联想为基础的换喻而进行的。《韦伯斯特词典》(第三版)中,“隐喻”指用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并以此来暗示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或类推性,如用“红玫瑰”来指代“爱人”。它的思维基础是类比推理;“换喻”则指用事物的局部来代替事物的整体,或者用事物的整体代替事物的局部,如用“蓑衣”来指代“渔翁”。它的思维基础是联想推理。接下来,本文将从单个镜头的意象建构、镜头组的意象建构和整部影片的意象建构三个层次讨论秦川的系列影片构建的多维敦煌形象。

纪录片中的意象建构是将影片中的形象与其被寓于的特定含义进行统一的过程,而最终得到的统一体即为意象。意象以形象的形式而存在,又体现为特定的含义。首先,在故事片中,往往先有“意”后有“象”,故事片的意象建构是通过形象塑造将事先已有含义注入塑造出的形象当中。而对于纪录片而言,意象建构的过程与发现含义的过程一般来说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象”和“意”是同时生成的;其次,意象的建构可以通过包括叙事在内的多种表现手法来完成,叙事不是唯一进行意象建构的方法,但它却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再次,意象的建构从技术角度来看,可以通过长镜头,也可以通过蒙太奇。一种是前期的建构,一种是后期的建构。而蒙太奇使得纪录片意象的建构过程更接近于故事片的意象建构;最后,意象可以是单个镜头的意象,也可以是镜头组的意象,亦可以是整部影片的意象,这对于故事片和纪录片来说都是一样的。

一、单个镜头的意象建构

“长镜头”是唯一能够以叙事的方式进行意象建构的单个镜头。长镜头理论是由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所倡导,其提出“长镜头”的初衷是为了通过保证时空的完整性从而维护纪录片的真实性,而“长镜头”在客观上为单个镜头在镜头内部完成相对完整的叙事提供了可能。此时,意象的建构不需要剪辑就能够在镜头内部随叙事过程的进行而展开。

秦川系列纪录片中多次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驼铃声声的长镜头,描述了一支骆驼队伍从明亮的天色渐渐进入黄昏直到消失在夜幕尽头的过程。此时,解说词映衬着情景,勾勒出了一幅丝绸之路凋落的历史画面,这是一个唤醒民族记忆的镜头,叙事者希望传达的是一种对逝去文明的回望和传承保护的召唤。

如《大河西流》中关于驼铃声声的长镜头,其画面解说词为:悠扬的驼铃声渐渐地冷落下来,它意味着延续1000多年的丝绸之路中断了。明嘉靖三年,坚不可摧的嘉峪关城楼正式关闭,敦煌连同整个疏勒河流域都被遗弃关外。喧嚣了一千多年的丝绸之路终于曲终人散、人走茶凉,莫高窟被流沙掩埋,任其凋落。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叙事场面,共计17秒镜头,展现了昔日繁华丝绸之路的落寞情节。这个叙事过程建构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引驼人、骆驼、沙漠和天空。叙事通过隐喻和换喻为这四个形象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引驼人——显然,从镜头中所叙述的情节来看,画面中两位牵引骆驼的人是相当孤独的,然而这种孤独却又不仅限于他们,传达的是今日整个丝绸之路的落寞和冷清。这是一种叙事的换喻,从引驼人的寂寞可以触发观众产生对过去繁华商贸逝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骆驼——曾经作为丝绸路上重要运输工具的骆驼代表着商机和希望,可如今却渐渐作为来此旅游者的观赏物。骆驼价值的变化体现了整个经济发展格局的改变。

沙漠——骆驼队消失在沙漠中,沙漠此时意味更多的困难和阻碍。

天空——昏黄直至黑暗的天色向观众传达出衰落和消失的意味,表达了无奈之情。

二、镜头组的意象建构

所谓镜头组的意象建构,是指在叙事过程中通过对一组镜头的剪接和组合而进行的意象建构,我们通常将这种剪接和组合的剪辑方法称为“蒙太奇”。“蒙太奇”本意指建筑学上的构成和装配。自从被苏联电影艺术家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和伏塞沃洛德·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借用到电影领域后,便扩展为电影制作中镜头的剪接和组合方式。蒙太奇叙事是纪录片和故事片最为重要的叙事手段之一,而通过蒙太奇叙事进行意象建构对于纪录片创作者而言,往往又是最为便捷而有效的手段。

如秦川系列纪录片中的《玄奘瓜州历险记》,有一组时长56秒,由12个镜头组成的镜头组。描述了曾经的大戈壁已经建造成为造福人类的风电基地,成了闻名中外的“陆上三峡”,传达给观众的是曾经“大漠孤烟直”的冷清戈壁在现代社会中已然发挥出了重要的经济作用。影片塑造一种新的敦煌形象。这组镜头的叙事是从玄奘途径大戈壁讲起,叙述了曾经令玄奘视为畏途的大戈壁的变化。一开始,镜头俯拍地面,突出了镜头组的其中一个重要背景要素——黑色大戈壁,紧接着镜头以全景的方式表现出黑色大戈壁上的新生物——风电机组,让观众的视线由黑色地面迅速转移到白色的风电设备上,同时镜头由左向右慢慢移动,给出了清晰的风电场整体面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凸显了大戈壁前后的变化。其中,对枫叶的特写镜头,是对叙事中提到的“主战场”的具体化表述,紧接着的4个镜头对戈壁上的风电场进行了远景拍摄,突出其面积大、经济效益大、影响深远等意涵。随后,镜头又一转进行俯拍,对戈壁上的黑色石头进行了特写,再紧接着是风电场的全景,从某种意义来说,整个叙事过程都是围绕着对其间一个重要意象进行建构而安排并展开的,这就是风电机组。

这组镜头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叙述了风电场的建设与发展背景和未来地位。12个镜头从不同角度给出风电设备的拍摄,呈现出一种规模发展现状和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影片所构建的是一种敦煌当地资源已经再生与创造的新形象。

三、整部影片的意象建构

观众在观看一部纪录片时,可以在一个镜头内感知到一种意象,也可以在一个镜头组中感知到一种意象。然而,纪录片中的意象并不全是这样零碎而无机地被生产和感知的。观看完整部纪录片后,人们往往又能感知到一种整体意象或中心意象,这种意象的产生和建立是整部影片众多表现元素和表现手法合力而为的结果。纪录片整体意象的建构也不仅仅限于人,它有的时候也将目光关注于其他事物。还有些时候,意象的建构建立在对一些关系的观察和思考之上,这些关系本身也成为一种意象,引发人们进一步去认识社会和外部世界,进而思考自身的价值存在。

以纪录的方式来叙事,用叙事的方式去记录。叙事作为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很多情况下已经突破了表现层面而上升到价值层面,成为纪录片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手段。甚至有些时候,纪录片叙事过程本身即是纪录片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比如秦川系列纪录片之《大河西流》的震撼力主要体现在影片的伦理价值建设方面。该片是第一部以疏勒河为主线,从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入手重新解读敦煌文化的史诗型纪录片。作品深入挖掘了大河上下几千年灿烂的古代文明,揭示了文化圣地敦煌众多的历史谜团,展示了疏勒河流域神奇的大漠风光和浓郁的西部风情。并对大河断流导致敦煌生态恶化和环境危机进行了深刻剖析,发出了“拯救敦煌绿洲”“拯救敦煌文化”的强烈呼吁,是倡导科学发展的警示之作。

影片表达的是一种当人们走过一个个风干的石窟、一段段坍塌的长城、一座座脱水的古城,当双脚踏在沙化的草原、龟裂的土地上时的沉重忧思:在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沙漠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有谁听到了疏勒河沉重的叹息?在大河断流、风沙四起的严峻形势下,谁来拯救敦煌绿洲?这条伟大古老的河流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伟大的先民把一个写满了辉煌的敦煌留给了后代,而今天的人们,又将拿什么留给未来呢?

影片深入到大河沿线作大量的实地调查,真实记录大河的变化,倾听流域各地百姓的心声,从而揭示了疏勒河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引导观众在关注历史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由于大河断流引起的敦煌绿洲的荒漠化问题,继而引发思考的是敦煌的生态危机、古老文明的传承延续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影片呼吁人们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河西流》不仅仅是在体现西部大漠风情,整部影片的意象建构是在表达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它使《大河西流》获得了历史的厚度感和现实的针对性。

四、结语

纪录片是高品位的影视形态。以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以纪实而非虚构的手法解释历史、记录现在、预测未来的纪录片,由于审视并再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无疑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播方式。记录影像不但“拥有认知世界和自我的强大功能”,还是“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是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纪录片记录事实,反映的往往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研究敦煌历史文化题材电视纪录片就是针对敦煌的历史文化的关照和反思。目前,甘肃省对于敦煌文化的推广大多还集中在舞台戏等方面,秦川导演用影像记录并传播敦煌文化无疑是一种创举。秦川系列作品中体现出的意象建构以及叙事者所体现出的叙事立场或视角,有助于对敦煌历史文化形成一种新的认知,并为当代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多样的叙事模式形成一种新的参照。

[1]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尹兴.影视叙事学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4]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1997.

[5]张懿红.敦煌题材:文化内涵与品牌效应——“20世纪敦煌题材文艺创作与传播”系列论文[J].甘肃高师学报,2012(3):1-7.

[6]黄昌林.电视纪实性节目的叙事学批评[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1-75.

[7]何苏六.纪录片的责任与影响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1):83-86.

[8]李炳钦.从比较视角看纪录片的叙事特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3):137-138.

猜你喜欢
秦川戈壁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傅雷的称赞
换座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戈壁里的水波
该得奖的李老师
更正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