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商报社,甘肃 兰州 730000)
面对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作用和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想要在媒体竞争中站住脚,提高编辑的媒介素养是报纸发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与前提,规范与阐明报纸编辑的媒介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传播途径层出不穷,受众选择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微信、微博、博客等深受欢迎。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受众在大量的减少,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想要在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报纸的质量在其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此间报纸编辑人员发挥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媒体的壮大,编辑队伍的不断扩大,报纸从业人员素养的良莠不齐等的因素,造成了部分编辑的职业操守、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出现了偏差和缺失。
对于身处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新闻报纸编辑人员来说,作为大众信息的“把关人”,媒介素养对我们的报纸编辑人员来说,就是应该具备一定的报纸编辑能力、较高的知识结构、高度的责任意识、职业精神等。
(1) 引导舆论的能力。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受众提供信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我们的信息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的“把关人”作用目前还比较欠缺。培养合格的报纸编辑人员的媒介素养是必需的。
2003年,中国媒体在对“非典”这一事件的报道中,虽然后期也有一些成功的报道,但总体表现平平。我们的报纸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的编辑人员没有起到信息的把关作用,这样反而造就了又一批公众偶像。我们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主流媒体在这次事件中主要扮演了“传递信息”和“鼓舞士气”两种角色,但是中心偏向后者,作为信息通道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媒体在引导舆论时首先要尊重新闻的真实性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其次才是宣传效果。由此可见,报纸作为最具公信力的传播媒体,为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编辑的舆论引导力至关重要。
(2) 鉴别能力。编辑在阅读各类稿件过程中,常常发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些情况和问题是否能做出相应的判断,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编辑具备这种鉴别能力。
(3) 驾驭文字的能力。就报纸编辑而言,还应该有驾驭文字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编辑家陈原曾对编辑提出种种要求,希望编辑有驾驭文字的艺术,成为语言学家,甚至是语言文字运用自如的巨匠。对每天面对众多稿件的编辑人员来说,文字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1) 广阔的知识视野。新闻报道涉及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事,虽不能要求所有报纸编辑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开阔的知识视野、多元化、立体化的知识结构,是作为一名合格报纸编辑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把握新闻报道。
(2) 相关专业知识的支持。实际上,编辑不只是杂家,同样是专家。编辑面对众多的稿件,沙里淘金,删繁就简,妙笔生花;面对栏目或版面,统筹规划,调整创新。这些需要专家的修养和水平才能完成,要想成为杂家、专家,必须多学多读,勤翻词典,即使是一些自己认为放心的东西也要打一个问号。
(3) 编辑还应具备丰厚的新闻传播专业理论素养。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编辑人员,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是基本具备的。
(1) 思维敏捷。编辑工作是一种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编辑工作的对象数不胜数,且变化多端。编辑只有不停地学习,这种学习就要编辑涉及各领域,尤其是一些新兴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新”的意义。
(2) 编辑灵魂贵在创新。我们的编辑的创新精神就要做到:第一,形象思维能力要强。第二,逻辑思维能力要强。第三,一定的灵感思维。新闻编辑处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作品,客观上要求尽可能多地学习、掌握、运用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思维的技法,解决编辑环节上如何创新的技术问题。
(3) 高度的责任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求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应该始终坚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高度的责任意识就是作为传播者心中应该有把“尺子”: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4) 良好的职业精神。良好的职业精神是作为一名社会信息“把关人”的报纸编辑人员必备的素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媒介不断涌现并迅速成熟。如何在这些新型媒介的有力竞争中,提高报纸的竞争力?这是摆在报纸编辑面前的两大问题。我认为,一方面,我们的媒介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质量,传播更高质量的信息;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人格,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