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晶,朱万里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经济贸易系,兰州 730101)
中药材产业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产业,已被列为全国经济发展规划之中。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小生产与大市场”、“农村收入持续增加乏力”等问题。作为陇西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合理、合情发展中药材产业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陇西县属于甘肃省定西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该县总占地面积为 2 408km2,截至2016年底,县户籍总人口52.25万人,农作物播种面积172.8万亩,GDP达到630 680.91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 357.87万元,同比增长4.4%。2016年该县药材产量为96 566t,陇西县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得该县中药材资源丰富,其中,较为著名的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已年逾千年,中药材品种多达310余种。
在生产领域,丰富的中药材品种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16年,陇西县中药材产业人均纯收入1 520元,占全县人均纯收入占比为24%;中药材规模以上企业有 52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 10 家;中药材企业中,有77 家批发企业通过 GSP 认证,有25家企业通过 GMP 认证;中药材加工企业转化各类中药材达14.2万t,实现总产值43.1亿元;千t以上级别的仓储企业有34家,静态仓储能力53.8万t,仓储品种320多种,年仓储循环、周转量50多万t;在230家中药材销售企业中,有10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许可证。
在流通领域,该县中药材产业从业人员众多,有营销人员3万多人,常驻外地客商2 000多人,年市场交易量55万t,销售网络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地区,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达到 20%以上。同时,该县为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知名度,近年来,为了加大宣传力度,从2008年开始连续承办多届中国·定西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大大提升了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影响力。
1.2.1 从事中药材产业的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投资收益转化率不高
如上所述,陇西县中药材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但很多传统观念并未打破。从业人员方面,目前从事中药材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多为老人和妇女,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数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则选择其他行业或外出打工,这使得陇西县的种植中药材时很难普及和应用新技术,农户接受、学习能力较差,对更高效的技术引入较少,导致种植户投资额高,但获得的最终收益低,投资收益转化率不高,大大降低了农户中药材产业的收入水平。
1.2.2 缺乏现代化的中药材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市场交易额增幅有限
目前,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已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减少了交易成本,降低了市场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然而在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领域,现代化的流通信息平台还极为缺失,种植户对某种中药材的价格采用简单的静态预期,致使生产中药材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进而导致中药材产品销售时,出现“谷贱伤农”“小生产与大市场”等问题。从历年的中药材市场交易额可以看出,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交易额增幅远远小于潜在增幅。
1.2.3 中药材产业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利益保障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步增加,中药材行业也是如此,就目前来看,全国各省市区药价都比较透明,但中药材产业提供的产品存在特殊性,销售领域需要大量的中间商,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监督机制,从而导致中间商攫取较多的非法利润,致使从业人员利益受损,不利于形成中药材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
根据以上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文章采用陇西县200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一步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被解释变量为中药材产业总产值(agv),衡量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解释变量主要是:(1)中药材投资额(inves),分析投资额增加是否会显著提高中药材产业的总产值;(2)中药材市场交易额(mar),验证市场交易额和中药材产业总产值之间的具体关系;(3)中药材产业提供的农民人均纯收入(inc),一般认为,只要中药材产业提供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农民才有动力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增加其总产值。因此,计量模型的设定形式为:
其中,下表i表示时间,iε为随机干扰项。文章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甘肃发展年鉴》、历年《陇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省信息统计网等整理得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和图1。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中药材产业总产值和解释变量中药材提供农民纯收入、中药材市场交易额、中药材投资额在2000~2016年期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可以初步判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的变量的影响大致是正向效应。
通常认为,时间序列数据容易存在伪回归,为了保证结论的准确性,需对变量做平稳性检验,只有平稳的数据或者差分后平稳的数据才可以继续研究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文章采用ADF检验法,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从表2的结果可以得出,各变量数据的初始值是不平稳的,但经过一阶差分后,全为平稳性数据,满足同阶单整,可以继续检验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的结果见表3。
表3 迹统计量协整检验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4 最大特征值协整检验
表3和表4报告了协整检验结果,从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都可以看出,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不存在和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不能拒绝至多存在两个和至多存在三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表明,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为了进一步得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具体的数量关系,需对方程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方程的结果见表5。
表5 标准化后协整方程
根据表5的回归结果,计量模型最终可以表示
该实证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图1的结论,三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陇西县中药材产业产值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具体来看,中药材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中药材产业总产值将增加大约20万元,中药材投资额每增加1元,中药材产业总产值将增加大约27.2元,市场交易额每增加1元,中药材产业总产值将增加大约1.74元。表6进一步报告了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表6 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表6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中药材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药材投资额、市场交易额三个解释变量都是陇西县中药材产值的格兰杰原因,而且投资额和中药材产业产值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中药材投资额的增加不仅促进了中药材产业总产值的增加,中药材产值的增加也有利于陇西县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
文章使用陇西县200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中药材产业总产值和中药材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药材投资额、市场交易额三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三个解释变量都显著的增加了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总产值。因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不断提高陇西县中药材种植人员的文化水平,对陇西县中药材种植户“再培训”、“再教育”,激励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提高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聚集程度,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投资收益转化率;二是相关职能部门搭建各类有利于市场交易的电子平台,拓展陇西县中药材的销售渠道,不断提高市场交易额,只要这样才能保证中药材产业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空间并存性和时间继起性,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三是千方百计的保障中药材种植户的收益,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率,只有种植户的中药材收入得到有力保障,陇西县中药材产业才能长效发展。
[1] 王太吉.定西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2] 陇西县农牧区综合办公室.培育发展富民产业 助农增收脱贫致富——陇西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综述[J].甘肃农业,2016(3):9-12.
[3] 王彩红,段小红,姜燕飞.农户中药材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及递阶结构分析——以陇西县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4):29-34+48.
[4] 侯毅.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