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潘振伟
1999年6月,年仅二十岁的我刚从师范毕业,满怀热忱走上教育岗位。同年,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上映。看完电影,我感触颇深。当时全国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达五年之久,但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学校仍有许多孩子因没有钱交学杂费而失学。于是,影片中的魏敏芝就成了我學习的榜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也成了我的教育初心。
乘着习习的秋风,怀揣着教育初心的我踏上了工作岗位。刚一到学校,我就被委以五年级班主任的重任。可是,开学都三天了,班上仍有四名学生未到校报名。通过询问,我了解到这些学生都是家庭贫困没能凑齐或凑到学杂费的。有一位陈同学家庭特别困难,从上一年级到现在没有一年学费交齐的,四年级时更是没交一分钱。放暑假时,原班主任就发了话“再没有钱,五年级就不要读了”。
我一时没了主意。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这些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忽然一个声音仿佛回荡在我的耳边。是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也正是我的初心吗?我打定了主意:家访,一定要把陈同学“请”回来。
周五放学后,在同学的指引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我终于到达了陈同学的家。所谓的家,也就是一间不足四十平方米的废弃的烤烟楼,而且一半房顶还没有瓦片遮挡。进到屋里我才发现,小屋子被隔成了两半,房顶有瓦遮挡的支了一张床,另一半露顶的是厨房,地面打扫的还算干净,陈同学正帮父亲做晚饭。
我在一把缺少一只椅腿只能靠墙放着的椅子上坐下后说明了来意,陈父说道:“家里实在凑不出读书的钱,况且妻子又重病在床,家里穷得连盐都吃不上了。”说完,他挽起裤脚露出因缺碘盐而浮肿的小腿。面对眼前的情景,我不知该说什么,来之前我已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没有想象到会有如此贫困的家庭。我说:“只有读书才是贫困学子唯一的出路。”其实陈父也明事理的人,知道读书的重要,但学杂费实在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困难。最后在我承诺今后陈同学的学费先由我负担,等家里宽裕了再慢慢还我,再加上陈同学自己的再三恳求下,陈父才勉强同意孩子继续上学。留下身上仅有的三十多元钱,拿着陈父强塞的刚做好的晚饭——几个蒸土豆,我如释重负却又心情沉重地离开陈家回到了学校。
后来的日子里,我总是尽力的关心、帮助陈同学,陈同学也很勤奋,学习从不让老师操心。很快到了年底放假,本就工资不高的我因帮陈同学垫付书学费只领到了不足七百元的钱,看着手中的工资难免有些失落的我踏上了回家的客车。就在车快开动得那一刻,陈同学满头大汗地拎着一块两指来宽的猪肉塞到了我的手里,他说:“家里杀了年猪,父亲让我一定要带一块给老师。我一早起来跑了十几里的山路,总算赶上了。”那一刻,我眼含泪花。有什么比帮助一个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更值得的?这更加坚定了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初心。
2008年,我们国家全面落实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部免除政策,这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难得的福音。“普九”的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贫困学子入学不再是梦。
但随着近年来外出务工潮流的盛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因缺乏监管变成了“学困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又赋予了我新的意义,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慢慢地,我也就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初心变成了我从教终身的使命。
岁月将会改变我的容颜,但永远不会被改变的是我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