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志勇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乡村教育逐渐走向衰落。宜都亦然。2015年9月,宜都市教研室通过对辖区内六所样本校的深入调研,形成了对乡村学校教育生态的精准把握:生源流失,办学规模普遍萎缩;特色不优,影响力逐步沉寂;结构失衡,教师配置难以科学;质量不高,社会满意度日益降低……
乡村教育振兴事关教育公平大义,乡村学校的颓败之势必须遏止。
教研部门如何在改变乡村学校现有状态中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怎样发挥作用?……一段时期,这些问题终日萦绕在宜都教研人的脑海中。他们设想,充分利用县级教研部门的资源,发挥教研部门引领作用,在师资不变、教育投入不额外增加的情况下,引领乡村学校更新办学理念,改善外部环境,开发现有资源,创设学校文化,重构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成长,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县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均衡。
这一构想,最终成为湖北省2015年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乡村学校教育改造”。三年来,宜都市教研室一班人本着边探索、边总结、边推广的原则,以大堰堤小学等六所乡村校为样本,全市其他乡村学校为推广校,探索乡村学校内涵发展新的可能性。
受诸多因素影响,学校文化建设很少为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所关注。在他们固有的认知中,只要认真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兢兢业业、踏实工作,就是学校应该具有的文化氛围。因此,从办学理念到校训校风,从办学章程到规章制度,多是拿来主义。即便有少数学校先行一步,也往往受从众取向影响,少有特色、主题不明,“以文化人”在乡村学校往往沦落为一句口号。
因此,宜都市“乡村学校教育改造”课题组首先将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纳入研究视角,决定以文化建设破题,引导乡村学校提升内涵。
课题组吸纳在乡村执教多年、有丰富乡村教育经验的管理者组建了学校文化建设智囊团队,带着对乡村朴素的感情,深入学校,与校长、教师共同讨论、磋商,开展创建特色学校文化的系列活动,引导学校构建特色文化系统,努力促进学校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位于宜都市枝城镇余家桥村的大堰堤小学,以“为乡村留根,为社会树人”为办学理念,组织全校教师讨论修改办学章程,将“蜜蜂精神”作为学校文化主题,组织教师开展了深入研究。“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的蜜蜂精神,逐渐被全校师生认可,勤劳、团结、奉献、求实、自律以及博采众长的品质,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润物细无声”的彰显。
学校文化的建构过程,也是学校发生蜕变的过程。首先是校园环境在变。在章世芬校长的推动下,学校新建了“宜山文化馆”“桥西生活馆”“石门实践园”“宜山读书社”等文化场所。其次是学校课程体系在健全。滚铁环、踢毽子、跳房子等等特色乡土游戏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渐渐地,师生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校园里欢声笑语更多了。2016年6月,大堰堤小学于大堰堤幼儿园联合举办了一场联谊会演,十里八乡前来观看的民众把学校围了个水泄不通。演出结束,余家桥村支书杨书记兴奋不已,主动上台抢过话筒对学校的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宣布举全村之力支持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宜都市枝城鎮洋溪村的洋溪小学,从地名获得灵感,以“水”为主题创设学校文化,将“让孩子们像溪水一样欢乐”定位办学理念,以“做人如水、做事如山”为校训。虽朴实,然而真切。在制定学校文化创建方案时,学校广泛吸纳教师、家长、学生的意见,
确保了学校主题文化构建的规范性、认同度。
宜都市乡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凝聚着师生共谋发展的美好心愿。2018年,宜都市教研室在全市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四项展示评比”活动,将全市学校主题文化建设推向高潮,全市中小学步入从千校一面转向特色创建,从制度治校转向文化治校,形成宜都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路径。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首要载体。课程的丰富程度,决定着学生素质的丰富程度。创设校本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宜都市教研室主动承担起指导全市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重任。他们制定规划,拟用五年时间帮助各乡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宜都教研人为此给自己揽下了不少活儿:
组织校本课程开发专题培训,向教师们传授课程研发的经验和做法;指导教师们确定主题和方向、统整课程资源、编制课程纲要、编写课程教材;开展全市校本课程纲要评审与说课竞赛,组织校本教材评比与展示……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各学校发掘本土资源,体现宜都区域文化的“原色”和社会生活的“原味”。
“那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绿茶!”2017年10月,潘家湾小学为家长们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品茶会,一位叶姓家长至今回味无穷。该校负责人告诉我们,这次品茶会,从茶叶的采摘、杀青、制作、包装到品茶会的现场布置、议程安排、茶具选用,全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得益于学校《茶韵流香》校本课程的开设。
潘家湾小学将独具地方特色的种茶治茶产业,纳入学校课程建设视域,以茶文化为特色,编制纲要,整合资源,根据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写出八十个课时的校本课程,内容涵盖茶之美、茶之味、茶之语、茶之道。一道茶,升华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充实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生活,也改善了学校与乡村社会的联系。
大堰堤小学秉承“为乡村留根”的理念,结合乡村生活特点,在三至六年级开设了“乡村体育、乡村文艺、乡村工艺、乡村技能”四个版块的《乐在乡土》校本课程。学校体育教师郑华原在城镇学校从事体育教学,2015年秋作为支教教师来到大堰堤小学,他发现孩子们爱滚铁环、爱跳绳,于是在创编《乐在乡土》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起“乡村体育”板块的纲要设计、教材编写工作,将滚铁环、跳绳、踢毽子等纳入课程内容,更将这些内容纳入体育教学的内容范畴,创造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独特路径。2017年10月,大堰堤小学举办了有史以来最独特的运动会,245名学生与近30位老师全部参加滚铁环、跳绳、踢毽子比赛,近150多名家长放下工作,融入学校当起了啦啦队。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曹树真院长在《乐在乡土》教材序言中这样写道:“这是深居村落的大堰堤小学以文化的理解、历史的担当、睿智的谋略和教育的坚守掬起的一捧美丽的浪花,它是一本教材,是一门课程,更是一个品牌,诠释着乡村学校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承载着乡村学校对教育的担当,展现着乡村学校对教育的激情,诉说着乡村学校对教育的坚守。”
乡村学校的内涵发展,离不开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宜都市教研室深刻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只有将教师专业发展放在乡村学校内涵发展战略的首位,乡村学校教育改造才有成功的可能。
为此,教研室重构符合乡村学校特点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构建乡村学校有格、有序、有效的校本研修体系,引领乡村学校的教师从被动发展转向主动发展,有效促进了乡村学校的教师专业进步。
课题组开展以县为主体的集约化专业研修,探索出首席指导、研训统一、任务驱动、区域协作形式的校本研修模式。于是,有了一学科一个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师指导专家团队,有了一月一次的学科区域性教研活动的常态开展,有了一周一次的送课下乡的有序开展,有了一学期一次的教育教学新理论讲师团深入乡村学校的辅导讲座,有了一学年一次的教师专业发展任务建议清单的研制。
他们组织开展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场所为研究基地,以追求实效为目标的“一事一研、一问一研”的微课题研究,强调微课题研究在学校中开展,满足教师群体和个体的需求。
三年时间,全市乡村学校近三百个微课题被老师们深入研究,获得结题,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教育教学的诸多实际问题。
松木坪小学是一所偏僻的乡中心小学,近两年补充新教师十多名,新教师占学校教师半数以上。这些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以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智慧为基本要素,设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年度活动纲要,做到校本研修事事有章可依,人人有章可依。学校提出,青年教师要一年“入格”能做教师、二年“合格”会做教师、三年“创格”形成教学风格,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及年度成长计划,做到校本研修教师自主决策、自我行动、自觉执行。学校每学期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上好一节研究课、用好一项教育技术、整好一个教学资源、记好一个教学案例、读好一本教育专著、讲好一个教育故事、做好一个微课题研究”的“七个一”活动,做到校本研修事事抓落实,人人做落实。
课堂教学是学校永恒的工作主题,是每个教师每天必然重复的工作,是机械地重复,还是创造性改进,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回答的问题。
在推进“乡村学校教育改造”的实践中,课题组指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课堂,让不一样的课堂带来不一样的质量,让不一样的课堂培养不一样的素质。
在馬家店小学,一群青年教师自主开始备课的理论与实践研修,认为好课源于充分准备,他们定基调、立作坊,自发组织、制定计划、聘请指导教师,确定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老师们变“被动倾听”为“主动出击”开展理论学习,变“单打独斗”成“合作共赢”改变备课方式,青年教师的备课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小学语文学科设计出“五位一体”送教活动,促进乡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
学校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振兴乡村教育,必须以乡村学校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为目标。
教研室整合传统品德教学资源,创设“中小学生道德法制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学校开展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活动;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培训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解决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失的问题;成立“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哦,制定质量监测办法,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村学校学生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质量监测,服务乡村学校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落实。
枝城中学校园内有一座烈士纪念园,学校以纪念园为载体,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以弘扬民族精神为起点,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学生从学会自强、学会自信、学会自律做起,习惯与品质发生着质的变化:操场、走道上偶然出现的纸屑、弃物会被发现的同学悄悄清理;花坛、走道边的杂草会被有心的同学悄悄拔除;王畅同学是一位有行走缺陷的随班就读生,从入校哪一天开始,全班四十三名同学就主动承担起协助他学校生活的责任,让王畅同学感受到来自同学的亲情。学生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得以养成。
马家店小学是一所不足百名学生的“微型”学校,但也在金秋十月组织起了体育艺术节。80名学生集体展示的跆拳道虎虎生风;近20名学生的二胡齐奏有板有眼;仅12名同学的围棋竞赛,让围观者叹为观止;两位小主持人,大有明星大碗风采……在总结发言时,校长豪迈地说: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艺术节用事实说明,我们正在缩小着差距。
宜都市的乡村学校,正为努力创设充分的平台,为乡村孩子的发展创造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