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基于家长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发展等多因素影响,未来学校家校关系即将迎来新的挑战。家长群体自身逐渐提高的文化程度,与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成正比,且这个趋势正在不断上升。家长文化程度高,教育理念专业,同时对孩子要求高、期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作为教师,需要转换角色,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并且调整家校合作的内容,以此更从容、更专业地直面我们的家校关系,从而与家长形成真正的合力,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共谋出路。
教师需要改变并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将以往的“发号施令者”,变为“善于倾听者”,在坚持一定的原则和底线的情况下,多听取家长的心声,更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使家校相处得更加通畅。
变“传达”为“分享”。班级群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的班级群承担的唯一作用就是上传下达,家长回复“收到”即可。我们不妨把班级群的功能更大化,比如招募家长志愿者轮流在群里进行每日分享,这样将家长们好的做法、经验,或是阅读到的好文章,定时推送到群里供大家阅读;组织网上论坛,每月定期邀请在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家长,通过群语音功能分享自己的做法和经验,以供其他家长借鉴学习;还可以通过App,定期在群里发送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便于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方法有很多,目的是为了给家长提供表达心声的机会。教师如果善于倾听,可能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好处而不是麻烦。
变“解释”为“聆听”。作为老师,我们也常经历这样的状况:当有家长找您沟通孩子的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解释。有时候家长还没说完,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跟他解释“我已经付出过什么;为了帮助孩子我做过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总是试图通过我们的专业使家长能够信服。但实际上却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甚至可能还会起反作用。不妨将更多的时间给家长,让他们充分地倾诉,很多时候,等倾诉完了,情绪也就平复了,接下来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沟通,基于“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个核心目标,寻找原因,梳理做法,达成共识。
作為教师,我们往往容易被自己的经验左右,会一厢情愿地给家长许多建议或要求,使教育变成独角戏。其实相对于独裁者来说,做一个聆听者,会让自己更轻松,也会使工作更有效。基于家长群体的特点和孩子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善于倾听家长的心声,跟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同样重要。
教师例会上的家长参与者。学校每月举行菜单式例会,由不同的年级组或教师社团承办,每期都有好几个主题同时开放,老师们根据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参与。比如这一期的主题叫作“我的妈妈是老师”。老师们把自己阅读的关于育儿方面的书籍梳理出来,通过例会与大家分享交流,再结合班级学生的案例,共同解读孩子行为背后发生的原因。当这期例会的海报张贴出来,不仅吸引了许多老师,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家长。于是,教师例会上不仅有老师,也有了一批主动参与的家长。听完分享,老师和家长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分析案例,了解孩子们典型行为背后的原因,交流孩子的语言关键期、秩序关键期等相对专业的教育概念。参与的家长们非常积极,一方面,这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另一方面,他们也很感谢学校能提供这样的机会,跟他们一起研究关于孩子成长的话题,家长们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考和建议。
像这样的例会,学校经常召开,每当海报张贴出来,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参加。大家一起做研究,共同承担着孩子的培养责任,并且使这种陪伴通过研究变得更有质量。
家校共同举办的教育年会。每学期结束,学校不再要求老师们上交长篇大论的纸质总结,而是请他们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经验、策略等分享出来。学校会组织一次盛大的教育年会,叫作“我们作为研究者”分享会。每位老师都会参加,讲述他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
每次年会,都会有一批家长代表被邀请参与,他们与老师一起聆听大家的教育教学故事,分享他们的教育教学策略。在这样的场景下,家长和老师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共同呼吸,共同思考有关教育的话题。在这样的会议中,有的家长被邀请为点评员,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建议;有的是颁奖嘉宾,见证老师们的教育情怀;还有一批家长,则直接成为年会筹备组的工作人员,跟老师们一起策划、组织这样的会议。所有参与其中的家长,此时此刻他的身份已不是家长,而是教育者、办会者,是教育的促进者和协同者。
定期开设的家长工作坊。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不同的特征,也会出现这个年龄段特有的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老师不再一肩挑,而是将问题梳理出来,罗列成一个个小话题发布在群里,向全年级老师和家长招募:在哪个方面有研究的家长们,可以主动申请成为这个话题的研究引领者,承担基于这个话题的论坛组织人或主讲人。因为每个家庭状况的不同,每位家长所擅长的也不一样,通过话题的征集和工作坊的招募,尽可能发挥有相关特长家长的能量,把家长当中好的做法挖掘出来,使其影响更多人,这样,教育就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其育人效果不言而喻。
无论是例会参与者,还是年会策划者,抑或是工作坊的主讲人,都是为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带着家长一起做研究,把孩子们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话题,与家长一起思考,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案,使家长的能量在这个教育场域中能够极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毋庸置疑,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家长,他获得的锻炼、成长、共鸣,甚至震撼,一定是最深刻、最强烈的,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他的同理心一定是最强的,一定是最容易跟老师形成合力的。这就是研究的力量。这也是未来学校家长和老师之间新型的合作关系应该有的样子。
要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的人,需要基于人的核心素养,基于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单一的育儿经验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能够承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这一重要职责的,只有课程,所以,要想通过家校合作真正帮助孩子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合作的内容就需要从单一的育儿方法,转变为课程建设。
家长开放日上的共建。学校每个月都会有家长开放日。把家长开放日做成课程:每一个参加开放日的家长,都会在聆听学校课程介绍的基础上,获得一张量身定制的家长观课表。当他们进班听课时,会被邀请走到孩子中间,坐到小组里面,依据观课表的提示观察并记录孩子们在课堂上参与的情况、发言的次数、合作的状态等。观课结束后,老师们会根据家长们的记录进行数据统计,以此来作为调整自己课堂教学的依据。此时,家长的注意力不在于评判老师上课的好坏,而在于观察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并通过他们的反馈来帮助老师发现并反思课程的实施情况,使国标课程、拓展课程等得到更好的落实。
每一次家长开放日学校也会请亲子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家长们办讲座、分享和沙龙。学校会在开学初就将分享的话题整理出来,梳理成亲子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家长开放日的契机,为家长们开设亲子教育课。一个长期参加家长开放日的家长反馈说,通过一年多的时间,他从学校里学到了系统的亲子教育课程,从孩子的习惯培养到情绪管理,再到高质量思维能力训练,收获非常大。经过一年多的沉淀,学校将这些亲子教育讲座、分享和沙龙的内容,梳理成系统的家校课程,做成课程超市放到网上,既可以给班主任随时使用,更能为家长们提供必要的帮助。这就是课程的力量!
研发游学课程。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亲子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数都是户外进行的。于是,德育处引领老师们带着家长一起,试着将每次亲子活动开发成研学课程,把之前 “培养亲子关系,拉近家校感情”这样狭窄的活动定位拉宽、提升,将课程的元素融入进去,使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和家长的帮助下,能够通过每次研学旅行,获得品格和能力上的提升。
比如,三年级计划组织亲子活动,通过家长资源联系了小浪底风景区。家委会成员参与整个课程的设计,课程一共分成五个课时。1.结合科学课,由科学老师和科学爸爸带领孩子们初步了解黄河小浪底风景区;2.根据了解到的内容提出质疑和假设;3.带着问题,查找资料,再次梳理问题;4.带着问题单走进景区,用双色笔批注,比如关于小浪底的由来、作用,关于黄河水电站的相关知识等。5.反思分享。课程实施过程中,家长们组建讲师团、评价委员会、导师小组等,共同设计,深度参与。整个游学过程,家长们不再只是孩子生活上的照顾者和陪伴者,更是孩子整个学习过程的亲历者、支持者和引领者,这样的过程更容易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也更容易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以更好地帮助孩子获得适应未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评价体系也是课程。学校将评价做成课程,建立完整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作的评价体系,给孩子更全面、公正的评价,促使他们不断生长。学校联系科技公司,开发了评价系统App,为每个孩子生成了一个专属二维码,孩子将之贴在学生卡上,挂在胸前。这样,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校园外,或是在家里,只要孩子在哪一方面有良好的表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扫描他的二維码,进入App,上传照片,描述孩子的积极行为,对孩子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与单一的加减分评价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看得见”。当我们扫二维码,就能看到每个孩子具体的行为表现,孩子自己也更清楚究竟是因为哪一件事、哪一个具体行为得到了大家的称赞。这样的评价系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系,它的背后有着多轮的研讨、思考和修正,评价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从十多个维度展开,每个维度又有两三条具体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正是老师、同学,还有家长们一起共同商讨和修订的。让家长参与其中,他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学校的良苦用心,具有更高的认同度和更好的执行力。因此当评价也成为课程,它所发挥的功能绝不仅仅只是评价,更重要的是指引和导向,是一股使孩子不断向上的牵引力,更是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引领,使家长不再只专注于分数,而是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养成,这正是学校所倡导的,也是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
未来社会不适合单打独斗,更注重合作与借力,讲求“参与”而不仅是“参加”。需要教师具有开放、融合的心态,打破校园的围墙和心灵的壁垒,与家长、学生形成学习与发展的共同体,呈现多维互动,在对话、协商、共享中走向真实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