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及思考

2018-03-28 08:02覃凤娜
速读·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覃凤娜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展开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涵盖了不少社会常识教育、安全教育、集体教育、家乡教育、祖国教育等内容,是融合德育内容的最佳途径。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学中的渗透特点,研究了现阶段德育教育存在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旨在进一步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升德育有效性。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改进策略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含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勤俭节约、文明礼貌、爱家爱国等,上述内容均可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有所体现。将德育融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知识点的灌输与理解,让德育内容从抽象化逐渐变得具象化、直观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内容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对其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以德育教育为主线,研究了其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改进策略。

一、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特点

首先具有共鸣性特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内容更偏向于让学生发现真善美,着重于美好的事物,这类优秀文章容易引起学生在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融入德育教育更容易让学生在当下的思考氛围中掌握德育教育内容。其次具有层次性特征,小学阶段学生受到思维发育限制,在德育教育内容的掌握上需循序渐进,符合其自身理解能力及认知水平。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容易把握好层次,教育有效性更强。最后为渗透性特征,由于德育教育更偏向于抽象化内容,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可通过课堂教学、模拟考核、课后作业、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完成,渗透于学习的方方面面,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系统性与持续性。

二、德育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教师重视不足

虽说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开展多年,但现阶段的教学仍会残留应试教育的影子,导致教学更偏向应付考试,因此德育教育的渗透程度不足。不少教师更注重学生语文成绩优劣而非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以及语文素养。德育教育认知上的偏差造成在渗透过程中地位偏弱,无法做到让小学生真正了解德育内容并运用于生活、成长之中。

(二)融入程度不足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启蒙阶段。德育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的发展让小学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状态,授课形式也逐渐多样化。这些教学条件与变化均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但根据现阶段状态而言,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知识的传授仍然偏向于照本宣科,缺乏学生的互动性以及真实体验,无法做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真正融合。

(三)教学方式不当

不少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课程时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中仍仅将德育内容一带而过。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期间过于呆板,无法真正结合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实现当下的德育思想教育,呆板的讲课形式造成学生逐渐出现抵触情绪并缺乏兴趣,影响了德育思想的灌输。

三、渗透德育教育的改进策略

(一)深入钻研教材

从教师角度而言,必须对小学课文教材深入钻研,课前准备时发现课文内容中含有的德育思想重点。在课堂导入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品读了解文章大致内容,之后深入思考,对全文思想观点展开提炼,继而引出道德教育思想内容。教师应准确理解教材的内涵与本质,在深入钻研下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情境。换言之,每篇课文都有中心思想以及中心点,教师应找到这些关键点并发散思维,将德育知识开拓化。在教学方式上也应灵活多样,根据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适当联系小学课文,在课堂中穿插德育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逐渐感受到道德教育思想内容。

(二)强调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并非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及文学知识积累。小学阶段学生在时间上较为充足,可要求学生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加大课外阅读量,多读一些国内外儿童文学作品,接触更多富含真善美的儿童文学内容,对其身心发展均有帮助。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在知识视野拓展的状态下更能够感受到文章中含有的意志品质以及道德情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建议,根据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年龄等因素,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文章评价方式以及欣赏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文章中心思想以及情感融入,无形中展开道德教育。例如鼓励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受主人翁坚韧的品质与不畏险阻、顽强奋斗的精神。相对于语文课本内容,课外文学阅读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无形中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避免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

(三)组织课外活动

小学生思维发展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天性活泼,若一味地在课堂上展开德育教育,往往无法保障其学习兴趣且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语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安排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完成道德主题教育。例如可带领学生周末义卖报纸,将所得钱款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培养互帮互助的品德;组织爱国诗朗诵活动,培养爱国思想。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从努力学习、珍惜时间等方面展开德育教育,开展“我爱读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课外文学作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思想性及人文性,将德育内容渗入其中可更有效让小学生理解各类型思想品德,相对于直接教育而言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并运用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架构之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文章中的德育内容并有效融合思想道德观念,提升德育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71.

[2]张春艳,方春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58035:61-62.

[3]张晓兰.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6,05810:57.

[4]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47305:57.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