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佳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计算能力进行培养是其教学目标之一,同时计算能力也是学生奠定良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必备能力。然而从小学生解答计算题的实际过程来看,由于诸多原因而导致其错误率偏高,这一问题也常常会给小学数学教师造成困扰。鉴于此,文章将对小学数学计算题错误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提出针对性策略,以供一线教职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题;错误;策略
数学计算不仅是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重点,更是今后学生数学学习的必备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方式目前主要是教师的算法讲解与学生的大量习题进行综合,对其计算能力的判定仅仅基于最终的计算答案是否正确[1]。由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对计算过程、思维方式等关键环节有所忽略,也导致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兴趣不足、速度偏慢以及思维不广等问题。可见,小学生在数学计算题中的错误率居高原因在于教学实践与理念的多方因素造成,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改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正确率。
一、小学数学计算题错误的成因分析
(一)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注意力的分配方面会略显不集中,对于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即便注意力得以集中,但维持时间较短,进而导致其常常会出现抄写出错,对计算符号或数字错写、漏写,都是造成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比如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常常会出现数据抄写错误或者是将暂时不进行运算的部分漏掉,如在计算100-12×5+54=100-60=40+54=94,在脱式的过程中漏掉了+54,进而导致整体算式是一个不等式。
(二)概念与运算法则记忆不清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常常是以纯理念形式出现,而这种极富逻辑性思维的事物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往往难以理解。而在不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去形成记忆,这种记忆的会出现偏差或不牢靠现象的[2]。虽然许多教师会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去促进学生理解,但难以一一掌握所有学生的理解程度,也因此造成了小学生计算题容易出错。例如在题目“一条绳子长2/5米,剪掉它的1/5后,剩下多少米?如果剪掉1/5米,还剩下多少米?”由于概念存在记忆偏差,学生常常未充分理解数量与分率的概率,进而会出现错误。又如,在计算21×(10+8)时,由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法律记忆偏差,会将其拆分为21×10+8=218,导致出现错误。
(三)感知不明确
由于小学生在感知方面会显得较为笼统和模糊,所以也常常会导致他们只注意到算式中的一小部分,而对整体有所忽略,这种不明确的感知也是导致小学数学计算题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例如许多学生对算式一扫而过,将56看成65,3003看成303等情况非常常见,并不是个人学生所为。此外,许多学生在计算中会对思维中牢记深刻的内容第一眼感知,而导致其他部分则有所弱化致使错误出现,比如在看到算式25×4÷25×4时,由于学生对25×4=100记忆非常深刻,所以会不自觉的将算式计算为100÷100=1,这种感知方面的不明确直接导致运算顺序颠倒,进而出现错误。
(四)思维惯性的负面影响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问题的分析更多依赖感性经验与思维惯性,所以在一旦在计算过程中形成思维惯性,则容易忽视掉题目的变化,在惯性的助推下去解决新题目则会导致出错。比如在计算240÷24=10,320÷32=10等口算题之后,倘若下一题为450-45,在思维惯性的作用下,小学生很容易就会将其当做除法计算,得出450-45=10。
二、解决小学数学计算题错误的相关策略
导致小学生计算题出现错误的原因并非单个存在,这些成因互相之间都存在影响与联系,但无论哪一种原因导致,教师都必须针对每个成因进行一一解决,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的正确率。
(一)加强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解答数学计算题时,要从审题、计算一直到书写,都需要集中注意力,而不能东张西望。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责任心、自信心,灌输速度与正确率并行的思想,挑选正确率较高学生提出表扬,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胜负欲望去促进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养成。
(二)加强学生对概念与法则的记忆与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偏弱,所以教师在进行概念与运算法则的教学中,要尽量融合生活性与趣味性,利用鲜艳的颜色、有趣的游戏以及顺口的儿歌去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使其记忆更为牢固[3]。比如在讲解小数的加减法法则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将其运算法则改编为儿歌:“小数加减点对齐,从右往左计算起,满十进一要牢記,退一当十别大意。”除此之外,为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与速度,还应鼓励学生多采取口算的方式进行计算。
(三)重视新知的感知
教师要提高对学生新知识感知的重视度,则需要最大限度去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学生手、脑、眼、口的完全统一,在多感官的协同参与下去形成感知。针对小学生容易忽略而导致出错的环节则需重点突出,可在板书中予以醒目标示,或是加强语调重点提示,或是采取反例教学去形成对比,或是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去帮助其自我反省等等,通过一系列策略去深刻学生对感知不明之处加深印象,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概率。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有所认识,而并不能简单地将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归结为“粗心”。基于这一前提,教师则需要加强学生计算基本功的训练,通过由浅入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逐步提升其计算能力,并充分引导学生去总结其中的运算规律,使其能够灵活运用各类运算法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在解答数学计算题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则需要教师能够深入地去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够完成,唯有教师提高重视度,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对其计算基本功加强训练并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才能够做到减少数学计算题的错误。
参考文献:
[1]刘婷.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