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朱小磊
【摘 要】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其自身道德素养,同时也能引领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建立和谐社会主义价值观。从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政教育价值
一、志愿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联系
志愿服务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一是经由个人意愿,受到内心的爱心和责任感驱使,自发地进行服务,且不渴望任何形式的回报;二是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为他人提供帮助,实现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志愿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道德的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要素,也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提高各方面素养,对中国的未来前途及兴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两者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一致。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可以起到提供载体,丰富内涵,提高实效的功能,它能引导、凝聚、协调和激励大学生,从而最大发挥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本次调研随机抽取了上海地区近7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67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65份,问卷回收率为96.14%,有效问卷率为98.81%。问卷内容涵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情况,能够基本反映出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深入到了偏远农村、城市社区,涵盖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各个领域,活动形式逐日增多,投入到志愿服务事业的大学生数量也日渐增长。
本文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从参与度、认知度、了解度和困难度等四个维度进行调研。对志愿服务的性质的看法上,有81.1%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公益活动, 14.5%认为是助人自助活动,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性质都是积极正面的,对志愿服务的性质的了解也较为准确。15.7%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活动,现阶段已不参加,有49.7%的学生偶尔参加,28.3%的学生还在经常参加,也有6.3%的学生从未参加。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过志愿服务的经历,目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参与度整体较高,但缺乏长期的坚持。在对關于“您是否了解志愿服务精神”的问题中,有63.8%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般了解,而有20.6%的学生认为自己只是知道,却不是很清楚,1.4%觉得完全不清楚。由以上数据显示出,目前大学生在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上有很大的欠缺,这也影响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从而使得志愿服务无法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调查中,37.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促进德育大发展的成效显著;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作用问题上,94.9%的学生认为有作用,且作用很显著/较为显著;在探寻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巩固之间的联系问题上,有46.3%的学生认为有很大联系。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无帮助”中,95.6%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和积极性的作用”中,有92.9%的学生认为这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的影响”中,有90.1%的学生认为其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会提高。
这表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为他人奉献、不求回报,能促进和提高青年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并积极推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
三、针对现状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一)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驾护航
日前,国务院已出台《志愿服务条例》,条例中明确指出了政府对于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一系列鼓励措施、管理体制和权益保障。迄今为止,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业仍存在许多漏洞,有关部门需积极响应,推进设施的完善,保障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序的开展,从而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因此,政府还应开设专门的志愿服务监管部门,规范志愿者服务,从组织者的审核,包括招募、服务技能的培训以及宣传等方面,以及参与者的过滤,包括动机等进行严格把关。
(二)高校改革制度,将志愿服务融入第二课堂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主体是来自高校的大学生,高校是最直接的管理、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机构。《志愿者服务条例》中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实践学分管理1。”高校要承担起责任,将志愿服务融入课堂,培养起青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具体措施如聘请专家开展志愿服务的相关讲座,开设相关志愿服务的课程等,让同学有选择地自发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利用好社团等一切学生组织,培养学生组织中的领导人物,以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志愿服务,包括它的含义、性质、功能、价值等等,对此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的成熟做法,只有了解志愿服务,才能更主动地投入志愿服务中,才能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志愿服务给自身带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亚科.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5):251-253.
[2]白宏亮.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注释:
1.《志愿服务条例》第二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