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社会对各学科的教学要求都逐渐升高。而初中政治课程是教导学生初步认识社会,建立三观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依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展开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是一门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的学科,且理论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也较为深奥。初中政治课堂必须保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必须依照新课改的要求,转变课堂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新课改背景对初中政治课的影响
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轉变课堂主体,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握变革时机,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培养符合社会的新型人才[1]。而政治课程由于新课改的要求必须遵循以下几点。第一,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课堂教育方式要新颖,与学生基本价值观相符,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见进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接受新知识。第二,教学设计有保证其有效性。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符合21世纪的情景模式,深入挖掘符合青少年心理的教学设计方案,引导学生配合教师而不是强制。第三,以鼓励机制辅助教学。初中生尚处在发展成长阶段,迫切需要被肯定与鼓励,因此教师在基本授课过程中也要全方位思考如何有效鼓励学生,以激励其更加勤奋刻苦学习。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设备投入在教学中,这为初中政治课堂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教师应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从丰富的资源库中提取精华,丰富有限的课堂资源。将书本中生硬的文字以图文结合或短视频的形式予以展示,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相关情境,使学生融入真实环境并付出真情实感,深切体会政治理论的内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诚信是金》这一课时,首先播放最近的《欢乐喜剧人2》中翟天临演的小品《谎言世界》,以小品最后的结局引入课堂。询问学生,“你认为诚信是什么?”展开讨论。同时,教师将课本中重要的知识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予以展示,告知学生诚信就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采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将政治理论融于情感中,通过真实情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教学。能够将学生置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跃课堂气氛,以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二)时事政治与案例结合教学法
广义而言政治学科的理论较强,且教材编排与国家时事政治相结合,即便案例较为普通但究其根源是培养符合社会的新型人才。因此,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时事政治相结合,加之现代科学技术设备的辅助。若单纯依靠课本中的知识难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既不符合新课改对教学目的的要求也会对教学效率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2]。
在平时的课程中,加强学生关注新闻、报纸、时事政治的兴趣。将政治课中的理论知识与时事政治有机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们维护正义》这节课的讲授,首先教师要告知学生放学后多看新闻,多看报纸,关注时事政治,因为下节课将会有相关问题询问学生。课堂伊始阶段教师应先引领学生在书中寻找热点新闻,并组织语言稍后进行“新闻播报”。而教师则在座位中适时予以指导,及时反馈与评价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这种授课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提升学生政治素养,进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次,在反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分寸,且有一定技巧的予以评价反馈。21世纪的新少年大都追求个性、新潮。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一味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语言且不可泛泛而谈。要根据学生的自有特点,把握分寸,以鼓励为主,评价为辅。帮助学生养成接受自身不足之处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与政治分析能力。
(三)加强课堂讨论
政治课堂中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授课,也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政治能力。笔者认为,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能力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政治思维。因此,教师应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引领学生深入剖析政治问题,以互动的形式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我们应尽的义务》中,教师可以借鉴早些年汶川大地震的例子。结合文中第一小节的情景教学模式,先将汶川大地震的片段播放给学生,询问学生内心感受。于是再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合理分组,提出问题“对于汶川大地震,作为初中生的你们应该做些什么?”再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其中,“应该做的”便是本节课“义务”的另一种含义,在讨论中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再者,可以帮助学生创办报纸一角,将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政治性新闻予以编辑,并合理排版,张贴于校园内。这里需要教师的配合与帮助,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自由,教师应引导学生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使“报纸一角”越办越好。
三、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的背景,教师应具有“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政治能力,加强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何酉花(1970.9-),女,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民族:苗族。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专。方向:初中政治(道德与法制)。
参考文献:
[1]徐琴.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17,(13):97-98.
[2]郭燕,郑重.兴趣激发、问题设置、情感带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10):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