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化东
【摘要】 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以致用,变“生搬硬造”为“活学活用”;发扬创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关键词】 贴近生活 激发兴趣 明星分子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150-02
0
化学教学应该是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因为化学原本就是一門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科学。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认识世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思想内涵,广泛阅读各种资料,不断去积累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进“时代活水”,让学生确实体会到化学是“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课教学才能做到“有声有色”,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每一节课去发掘、挖掘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联系本人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现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化学教学的好处及有关实例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不少的化学老师也陷入一个误区:不重视新课教学,讲新课速度很快,生怕耽误时间,而课后则花大量的时间“守着”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三轮复习”或“四轮复习”,像耕田一样,横来一趟,竖来一遍,让学生苦不堪言。这种情形其实与化学知识来源生活,最终应用到生活实际的本质特点相违背。
本人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注重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创造“和谐”的课堂情境与氛围,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某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着手,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师生共同讨论和解释实际生活中与此有关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是鲜活的、生动有趣的,始终保持他们对化学课的高涨热情和浓厚兴趣,让他们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重要知识点,必须去掌握、理解,“万变”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题型,这样比大规模去搞“题海战术”的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在高二第一章氮族元素时,可以先联系历史和目前的实际谈谈:(1)氨(NH3)是无机化学方面首先合成出的一种“明星分子”,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首先在实验室催化合成出氨,从而在化学平衡及催化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后由德国化学工程专家波施进一步发展为工业化生产方法,世称“哈伯——波施法”。因此哈伯和波施分别于1918年和1931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氨既能合成化肥进而增产粮食,也能合成硝酸进而制造出炸药。大量军火炸药的生产,大大助长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征服欧洲的野心,他悍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哈伯也被推上了贼船并成为首创毒气战的元凶。赞扬哈伯的人说:他像天使一样合成化肥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咀咒哈伯的人说:他像魔鬼一样合成炸药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2)其实氨与硝酸、铵盐化肥、炸药以及科学家本身都不是天使也不是黂鬼,而在于人类怎样认识和利用。由此可见,氨、销酸等至今仍具有的重要用途,那么它们到底有哪些重要性质和用途呢?由此可达到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又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可结合最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他在1867年用硝化甘油制造出安全炸药,硝化甘油又称甘油三硝酸酯。具有抗心绞痛作用,是心肌炎病人随身携带的口服药,也是一种强烈的炸药。诺贝尔发明了引爆硝化甘油的雷管,还在硝化甘油中加入甲醇并以3:1的比例与硅藻土混合。从而制成了稳定安全而且爆炸力又非常强烈的黄色固体炸药。
诺贝尔不仅发明甚多,而且他还有企业家的头脑,他一生所获专利达255项,而且他还是建立跨国公司的先驱,他在20多个国家建立90多座工厂和公司;他临终遗言:将约920万美元遗产几乎全部作为诺贝尔奖励基金。他把两种能力——科学家的洞察力和创造精神与具有崇高理想的国际企业家的远见卓识集于一身。硝化甘油为什么能缓解心绞痛呢?直到100多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才由三位药理学家解决,原来硝化甘油能缓慢释放一氧化氮(NO),NO能使血管扩张。具有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根据这一原理,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研制同新药“伟哥”(Viagra),1998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NO在心血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由上述故事可联系到硝酸、甘油以及另一些炸药如梯恩梯(TNT)——三硝基甲苯等多个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教学。而且有关物质在历史上曾作为明星分子引人注目。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二、学以致用,变“生搬硬造”为“活学活用”
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他们是十分高兴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感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不仅要关注它能灭火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性质,而且要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回忆碳酸盐与酸的反应这一重要知识点,即:CO3+2H4=H2O+CO2↑。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充分联系这一知识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位置的体现及日常生活中的这一知识的应用。学生顿时精神振奋,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
(1)初中第五章4节中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CaCO3+2H4=Ca2+H2O+CO2↑
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HCO3+HCL=NaCL+H2O+CO2↑
(2)厨房中做馒头时要加入苏打(NaCO3)是利用CO3与面粉中发酵生成的有机酸反应生成CO2氯体而使馒头蔬松多孔。
(3)利用厨房的食醋(CH3COOH)鉴别两包白色调料精盐(NaCL)和纯碱(NaCO3)或鉴别味精和纯碱。
(4)鉴定草木灰、鸡蛋壳中含有CO3(用稀HCL或醋酸)。
(5)证明一块生石灰(CaO)中含有未烧透的大理石(CaCO3)等等。
(6)鸡蛋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故鸡蛋会从小孔中吸收空氯放出CO2进行呼吸作用而变质。因此人们常将鸡蛋浸入澄清石灰水来保鲜。理由是 ;化学方程式是 ;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固体将小孔堵住,阻止其进行呼吸作用。
(7)往盛有稀HCL的小试管中加入哪些固体物质能产生气体并将套在试管上的小气球自动吹大?(NaCO3、CaCO3、等碳酸盐或Zn.Fe等活泼金属或FeS或NaSO3.CaSO3……)
围绕着这个中心内容,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十多种情况,学生情绪高涨,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气氛,并且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乐趣,并且达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三、发扬创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19世纪的化学家主要是在原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近代原子论的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就是典型事例。
20世纪,化学家们主要在分子层次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即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去研究分子,去创造新分子。
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和造就更多更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点点滴滴去启发,去引导。
1.回顾历史,创新来源于生活实际
如:苯、芳香烃是高中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188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一种液体,并命名为C6H6化学家们惊讶了:苯中碳的含量太高了,苯应是高度不饱和烃,为什么不见有典型不饱和烃常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呢?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一位想象力丰富的这者,对苯的结构,他在分析了大量的实验事实后认为:这是一个很稳定的”核“,它的6个碳原子之间结合非常牢固、排列十分紧凑,于是他集中精力研究这6个碳原子构成的“核”。他先设想出多种开链式结构,因与实验结果不相符被一一否定,1865年他终于悟出苯是闭合链形式分子结构。他用图( )表示,1866年他双提出苯分子是一个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相互交替结合而成的环状链式结构。如图(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凯库勒式。
关于这一重要分子结构发现过程据他自已尽是来自于一个“梦”,梦中他看到几个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蛇头咬住了蛇尾,形成一个圆环,如图 应该指出的是,他能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提出重要的结构学论,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他善于独立思考,平时总是冥思苦想有关原子、分子以及结构的问题才会梦有所思;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化合价的意义,善于捕捉直觉形象,加上他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以严肃的科学态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2、立足现在,创新就在眼前
例如:講到冬天用燃煤烤火,煤烟是影响人身体健康的至今仍未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学习《氧族元素》中二氧化硫知识点联系到:碳、硫的燃烧,二氧化硫的性质,看怎样避免或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可提出多种方法”如SO2+Ca(OH)2=CaSO3+H2O2SO2+CaCO3=CaSO3+CO2,再分析实际生活中哪些措施简便可行,能否采用在煤炭中添加某种高效的去煤烟物质这一方便易行的方法呢?关键在于找到一种高效添加剂,这样不公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促使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动手创新,勇于创新,必有所成!
总之,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应用于实际生活。作为化学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到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化学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还能激发学生动手创新,真正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阎梦醒.明星分子对教学的启示.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年1-2月.
[2]肖树熊.让化学贴近生活.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