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艳
摘要: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进步与英语的广泛应用,英语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尤其是教育改革后,英语课程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设置。培养小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可提升其英语水平,从而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英语素养
自义务教育进行新课改之后,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发生了变化。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特征着手,运用各种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不感兴趣的事物缺乏耐心,所以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本文将简要的阐述一些关于培养小学生英语素养的策略,希望这些能给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时,应该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贴近,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的同时,对于生活也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完备的教学任务,并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英语的学习。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遵循其特定的心理发展模式,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并且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全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生活的热爱。学习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有个美好的未来,所以教学不能离开生活实际。
例如,在讲授Starter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fat这个单词时,可以先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一个胖男孩,随后对学生进行提问:Is he fat? Why are there so many fat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now? 在进行提问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与分析。最后每组得出一个结论,并派出一名代表说出本组的探讨结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How can we keep healthy? 随后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考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让每位学生融入于课堂中,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二、不断地延伸与拓展小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面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也要全面的掌握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知识,了解其语言背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语言魅力,不断地开阔学生的眼界,进而为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除了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外,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将西方的文化适当的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At Christmas”这一课时,教師可以根据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有关于“圣诞节”的资料,随后,在课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将各自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享并讨论。这一过程可使小学生加深对于国外的风俗礼节的认识。在学生充分的融入这一教学氛围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本节课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包括:Who is it/are they from? It's/They're from.Who is it/are they for? It's/They're for.教师在对这些基本内容进行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交流与讨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方式,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较为枯燥的文字表达并不感兴趣,为了使课堂充满活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枯燥的文字以故事或者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现。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有趣的故事与色彩缤纷的图片更加的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这一教学过程中,将故事进行编排,并以英语的形式将故事进行讲述。
例如,教师在讲述英文小故事 The rabbit and the tortoise 时,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先将这个故事以中文的形式进行讲述。例如:兔子向其他动物炫耀自己的速度“我在比赛中从来没有失败过,”他说,“在我与别人赛跑时,没有人能比我跑的更快”然而,乌龟非常平静地说:“我要与你进行一场赛跑”“你在说笑话,我可以边玩边与你比赛。”兔子非常自信的说到。赛跑刚刚开始,兔子一眨眼的功夫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在赛跑的过程中,兔子非常自信自己能赢得比赛,进而掉以轻心的在路边睡着了。然而,乌龟依旧在慢慢的走着。讲到这里,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小白兔和乌龟谁最终会获得胜利,为什么呀?”“同学们比较希望谁获得胜利呢?如果你想要帮助他们,你会怎么做?”
通过向学生进行发问,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写自己满意的故事结局。最后,教师将这个故事用英语的形式进行讲述,并且让学生将自己的故事猜想也用英语写在故事中。
四、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
与传统单一的课堂教授相比,从小学生的特点来分析,小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与接受能力更强。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故事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文化素养,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运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授,用中文将故事的前半部分进行讲述,随后让学生进行后半部分的补充。例如,在讲述这样The Hippo and I的英文故事时,教师可以先用汉语进行表述:“我很喜欢河马,它的家在动物园里,我经常去看它。今天是周末,天气格外的晴朗,我又去看河马,但当我离开动物园,准备回家时,同学们猜河马做了什么?”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能很快的被这一故事吸引,非常迫切的想要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教师故意运用这一方式进行讲授,目的就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进行故事的猜测。学生分别大胆的进行猜测,学生说“河马非常伤心地哭了”“河马在微笑”“河马在唱歌”等等。这时,教师可以将完整的故事表达出来:“A hippo lives in the zoo.I like him very much.I often go to see him.He often thinks of me,too.Today is Sunday.It is a fine day.I go to see him again.After I leave the zoo,he follows me to my house.I give him lettuce,cabbages,bananas,apples and other food.He eats them up.When I sing songs,he stays in the pool.He is as quite as a rabbit.In the evening,he jumps onto my bed with me.My mum tells him to go home.He has to pack his bag and go back to the zoo.My mum lets me see him every week.”学生在听完老师的表述后,很快就会明白原来河马与“我”一起回到了家里,并且与“我”同吃同睡,最后在妈妈的要求下,我将河马送回了动物园。故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进而提升英语素养。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素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创设科学的教学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与老师之间能不断地沟通交流。从而使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语言的魅力,进而提升其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文晗.宇文豪.浅谈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 (九年级下旬),2015,(12):27.
[2]何向伟.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6,(234-236).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稿)[M].北京师大学出版社,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