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淑娟 崔东慧 刘晓培
【摘 要】 代理记账业具有成本优势和规模效益,使中小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优质的会计服务成为可能,但其在当前却处于极不规范的发展阶段。“双创”引发的中小企业创生与成长的内在需求对会计代理记账业会计服务的内容与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研究主要针对代理记账业本身的问题,没有将其发展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现状和供给侧改革相结合,文章通过研究代理记账业存在的问题,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代理记账业的发展困境,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从制度保障、人员配置和技术支持三方面为其升级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会计代理记账业; 供给侧改革; 信息化;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06-0022-03
由于專职会计人员的高昂雇佣成本,收取较低费用的会计代理记账机构成为众多中小企业获取会计服务的首选。“代账”改变了会计与企业间“一对一”的传统模式,将企业会计服务需求拆分成若干步骤,以流程化的作业方式完成,是会计工作社会化、专门化的表现。经过20年发展,全国代理记账机构达1万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业务收入近百亿元[ 1 ]。自2012年以来,我国代理记账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且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但代理记账业处于“叫好不叫座”的低端发展常态,存在人员素质低、服务内容基础、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
完整规范的财务数据是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获取和配置的助力。处于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中的“双创”激发了中小企业在商业模式、业务内容和产业领域等方面爆炸式的创生和成长。中小企业除了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基础和正确纳税申报外,有了不同于以往会计服务的强烈内在需求,使得代理记账业的发展进入了急迫的转型升级阶段。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代理记账业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忽视了新常态背景下代理记账业市场的变化,忽视了供给侧改革对代理记账业提出的新要求,未能将代理记账业的转型升级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起来。因此,新常态下代理记账业的转型升级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会计代理记账业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代理记账业的服务质量较低
目前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的会计基础工作普遍比较薄弱,执业质量较低,存在会计信息失真,内部管理制度混乱等现象;代理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偏低,专业能力较差,会计代理记账业缺乏质量标准和外界的有效监督,机构为压低价格成本,会选择简化服务内容或是压缩业务流程,存在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不规范、提供的财务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在纳税申报方面,也存在申报不及时、申报材料报送不齐全等现象。此外,我国代理记账公司对代理记账工作流程控制不足,记账工作较为混乱[ 2 ];会计代理记账机构不能保证在大量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安全,缺乏标准的会计档案管理规范。
(二)会计代理记账业的服务低端同质
虽然代理记账公司列示的代理范围很多,但是真正被广泛代理的内容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代理登记总账、报税和报表等内容[ 3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寻求会计代理服务的主要目的仅仅是减少企业的会计人员开支和应付税务部门检查,因此许多代理记账机构只提供标准化的建账、出表等基础服务,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如税务筹划、财务风险预警等的主动性,导致代理记账机构与中小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脱节,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为企业管理所用,代理记账业的服务仅能实现会计的核算职能,监督等其他职能被完全忽视。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大量会计信息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存在很大的增值服务空间和潜力。服务内容的低端和服务质量的普遍低水平是代理记账业价格恶性竞争的根源,要想打破恶性竞争局面,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从会计服务差异化着手。
(三)会计代理记账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差
我国代理记账业目前发展极不平衡,规模普遍较小,业务拓展困难[ 4 ]。传统的代理记账作业方式落后,12 440家代理记账机构中有17%仍采用手工记账,54%采用单机记账,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5 ],服务效率低下,规模难以扩大。此外,传统的代理记账机构与顾客企业的联系不足且不够及时,不能对中小企业遇到的有关问题灵活快速反应,各地区对代理记账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管理要求尚不能统一,跨地域业务受阻;代理记账机构在成立之初建立了业务内部规范,但这些规范大多针对性差、笼统,且机构并未随着其发展对内部规范进行修改和补充。这些因素限制了代理记账业的发展,造成其难以适应“双创”背景下的市场。
(四)会计代理记账业监管不力
现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0号)明确指出代理记账机构“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上海要求“代理记账机构必须连续3年通过代理记账机构年度核查,拥有专职从业人员4人及以上,财务会计信用等级在B类及以上,业务负责人保持稳定,近两年未发生业务负责人变更,代理记账机构近3年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但现实是大部分地方财政部门不能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规定,不能对本地的代理记账机构进行规范化监督。虽然现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对代理记账机构设立的准入规定较为明确,但对其退出规定较为模糊[ 5 ],违规的代理记账机构难以及时退出。
二、新常态下会计代理记账业的改革方向
供给侧改革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三方面应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会计代理记账业面临新的增长预期以及在服务内容和质量上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必须充分发掘代理记账的潜力,有效利用会计信息和拓展服务范围,可按照以下三个方向着手改进。
(一)提高会计代理记账业的服务质量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良性的质量发展,要求淘汰落后的产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和高质量人才的支撑。作为新兴、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代理记账业务,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提高从业人员质量,充分扩大其有效服务。首先,传统模式下会计代理记账服务质量低主要因为大多代理记账机构的内部管理规范不合理以及会计代理从业人员的规范化意识不强;其次,传统模式下代理记账服务是由单人记账,复核工作流于形式;最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在代理记账过程中未得到充分重视,且传统的代理记账机构工作方式难以准确划分工作人员的权责,会计资料泄露无从追责。代理记账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记账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信息化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贡献之一是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借助于SaaS在线会计平台,强制会计代理从业人员执行标准的规范化流程,设置专项模块由专业水平较高的从业人员对账簿进行复核。贡献之二是通过互联网网络,可以实现对记账人员实时的管理和监控[ 6 ]。还应进一步细化从业人员职责以及委托公司和代理记账机构间的权责,减少双方发生纠纷的可能性。此外,可以利用HTTPS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安全。
(二)扩大会计代理记账业的有效服务
实际上,会计代理机构为一群委托企业提供会计服务,这些委托企业在行业(产业)上可以是一类行业(产业)也可以是多种行业(产业),在地理上可以是分散的也可以是集中的,因而可持续发展的会计代理机构积累的不只是一家委托企业数据,而是行业或产业数据,因此会计代理机构不应局限于记账和报税的基础服务内容,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会计信息集成优势开展咨询服务,成为中小企业真正的财务管家,或者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合作,实现业务内容的升级和转型。
在新常态下,去产能、去库存的要求强化了会计在指导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可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为中小企业的管理提供深层次的增值服务。信息化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降低了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改变了岗位分工。会计代理记账机构对一家委托企业而言,其一可以对会计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实时反馈给其管理人员和出纳;其二可以挖掘会计数据,提供增值服务,如代理企业的采购服务、为企业提供金融贷款服务、分析中小企业相关产品的市场经营情况等;其三可以依据其会计数据特色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改变会计代理记账机构业务基础且单一的特点。
(三)提高会计代理记账业服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经济新常态强调创新的关键作用,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往往是实施新经济的先锋,其创立与发展对会计代理机构的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代理机构应提高自身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中小企业所涉及的主营业务具有创新性,会计代理机构在服务范围上应拓展新的行业和产业领域来应对委托企业的新业务;代理记账机构可异地设置分支机构,或与不同地域的代理记账机构建立联盟组织开展合作,通过信息化技术开展有效交流,在服务区域上跨越地理限制;代理记账机构的工作高峰期集中在月底或月初,报税工作较集中,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机构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缩短响应时间,实现服务时限上的突破。
三、代理记账业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
(一)制度保障
一是对会计代理业的规范。首先是代理记账机构的有效监管。在现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作为审批机关也应该建立适合本地区的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管理办法,设置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以规范本地区会计代理机构良性发展。其次是代理记账机构退出制度。现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无明确的退出机制对代理记账机构的规范运营进行有效的制约,地方财政局应定期对代理记账机构进行清理,对有问题的会计代理机构实行限期整改和撤销其代理记账资格。如上海市财政局对本地区注册的代理记账机构进行年审并设定了一年的有效期来规范其运营。
二是对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动态评审制度。代理记账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按照“统一标准、严格程序、客观公正、动态管理”的原则,确定评定考核指标及相关权重参数,采取年初规划、年中测评、年终考核报备和联动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考核评定,积极引导代理记账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公允化、规模化发展。
三是会计代理机构内部制度的完善和规范。《代理记账管理办法》虽然规定向所在地的审批机关提供代理记账内部规范等材料是申请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的条件之一,但没有相应的细化规定和要求。会计代理机构应建立包括从业人员执业道德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业务质量控制规范等制度;而内部管理制度应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单位内部控制、业务档案管理等制度,规范其各流程环节中的业务以提高服務质量。
四是对会计代理业的支持。初期的会计代理机构本身也是中小企业,也应该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参照上海、青岛、武汉、乌鲁木齐等地采取的财政部门为小微企业购买代理记账服务等举措来促进“依法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人员配置
会计代理记账业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由会计代理从业人员自己造成的。上海市财政局要求“专职从事代理记账业务人员的社保关系和会计证都必须在同一家代理机构”;《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不少于3名,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为专职从业人员”。
因此,会计代理从业人员的配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会计代理从业人员应专职而非兼职提供会计代理业务;(2)会计代理从业人员应专业化,必须有有具备从事代理记账专业能力的证明,如会计证等;(3)会计代理从业人员应具有一定规模,至少3人以上;(4)会计代理从业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职称,不仅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代理记账从业人员的评定和认可也需要相关部门管理;(5)会计代理从业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学历,含本科及以上程度的学历;(6)会计代理从业人员应接受职业后续教育,包括时间、内容和层次的限定。
(三)技术支持
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单机简化了会计核算流程,网络改变了会计数据传输的方式,提供了数据共享的可能,移动通讯创造了业务运行的便利性。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会计代理记账机构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突破其发展的瓶颈。
会计代理记账机构借助会计软件为各行各业的小微企业提供会计服务,关系到会计代理记账机构、小微企业和会计软件企业三方主体。目前,“九州财务”的会计工厂以一家会计代理机构为多家小微企业服务,“慧算账”“畅捷通”将标准化和自动化的会计服务纳入以软件企业为主的在线平台进而服务于多家小微企业,“壹财税”“芝麻代账”和“找个会计”专注于多家会计代理机构及多家小微企业之间的撮合。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通讯的背景下,会计服务在线平台应兼备成熟的软硬件基础、高效规范的代理记账流程和完备的处理三方主体关系的秩序,基于会计服务面向多主体建立,小微企业选择会计代理机构、会计代理机构选择会计软件公司或者小微企业选择软件公司,即进行不同会计代理机构与多家小微企业之间、不同软件企业与多家小微企业之间、不同会计代理机构与多家软件企业间交易的撮合,最终目的是保证优质的会计信息,实现企业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源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1] 会计司.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修订》答记者问[EB/OL]. http: //kjs.mof.gov.cn/zhengwu xinxi/zhengcejiedu/201602/t20160224_1765273.html.
[2] 荆中杰.代理记账公司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分析[J].现代商业,2016(12):161-162.
[3] 陈裕.浅析代理记账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77-78.
[4] 宋文娟.對小企业代理记账的探讨[J].经济师,2011(5):146-147.
[5] 杨敏,欧阳宗书,胡兴国,等.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情况报告:基于财政部首次开展的全国代理记账机构普查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3(12):10-13.
[6] 程光.从ASP到SaaS: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模式的演进[J].会计之友,2010(4):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