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闻实践环境下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思考
——从《成名的想象》说开去

2018-03-28 05:04李芙蓉
传媒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义体制话语

李芙蓉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一、关于《成名的想象》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必要性

文章开篇便以西方新闻专业的视域对新闻业是否已经成为专业以及新闻从业者是否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了辩证阐述,并对新闻专业主义需具有的特征和原则做了简要概括。在此基础上,作者参考西方学者的观点详细阐述了新闻工作专业主义原则是通过长期的实践获得的,而新闻从业者的专业名望是实践中产品的附加象征体系,它通过话语构建,有助于推动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

(二)话语空间是“成名”的基础

作者选取了“戊戌变法”到新中国成立这段社会环境最为复杂、政权时局尤不稳固的历史时期,探究新闻专业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作用:宣传新思想,巩固新政权。作者以新闻从业者个人职业追求、社会制度变革、市场经济及社会环境变化、社会角色和身份等级划分为切入点,为成名想象的话语空间构建提供了理由。并从新闻专业主义与政治宣传体制、商业传媒体制三者合力为之的角度,阐述了话语空间如何构建、呈现何种样态。

(三)新闻专业主义之于客观新闻实践环境

作者认为,新闻实践成果的被认可即是新闻专业主义语境下“成名”的体现之一。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成名有场域之分,因政治宣传体制、商业传媒体制的影响,传统而执着的新闻专业主义者成名之路较为艰难;相比之下,能够“审时度势”的新闻从业者虽表现出较差的专业主义的素养,但却容易成为“公认”的“成名”者。由于新闻实践环境的不同,在市场经济和政治宣传两种力量的影响下,新闻从业者价值观念的取舍会影响到新闻产品的价值观。

(四)新闻从业者塑造新闻专业主义

在受到政治宣传体制和商业传媒体制的影响下,新闻从业者会对成名想象的话语场域构建有不同选择。文章通过实例证明,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新闻改革的特定社会情境下受到三种推拉力量的影响,分别是:党控制媒体、市场诱惑支配媒体、媒体受到专业服务意识的压力。但新闻从业者在对其身份认同中,始终都以专业理念拒绝宣传体制的压制和市场经济的诱惑,或直接或迂回地践行着专业主义新闻观,塑造着新闻专业主义。

二、基于新闻实践环境下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思考

(一)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实践中能否做到客观公正

在专业主义理念中,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政治或者商业利益集团的宣传员。但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通过考察新闻生产运作流程指出,新闻即故事,新闻是被建构的现实。目前的新闻产品大多是新闻从业者和政府发言机构、公关公司等相关单位互相合作的结果;新闻内容多取材于新闻稿、记者招待会和安排好的访谈等。基于此,透过话语理论来分析,新闻是一种权力关系网中的话语建构。新闻精神应该是非功利的,但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客观公正未必能实现。

(二)新闻专业主义如何保证从业者的专业性

当今社会,任何拥有便携式数码设备的人都能成为传播者,传者—受众的单向路径已被瓦解。人们随时随地发现新闻并传播新闻,非专业人士也能成为初级新闻筛选人或“把关人”。然而,由于生活背景、兴趣爱好、社会认知的不同,原本由专业新闻记者根据传统的新闻价值选择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已经被万花筒般的信息碎片化了。除此之外,新闻信息传播是社会运行的血脉,分布且流动于整个社会之中。新闻信息传播与公众密切相关,公众或许信息的渠道和资源愈发宽阔,“大众化”的新闻事业还能保持专业主义么?

(三)新闻专业主义如何让新闻伦理变得更专业

新闻伦理规范的制订是围绕“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取舍展开的。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中,“私”与“公”的界限逐渐模糊。因此,报道对象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是新闻伦理规范的难点。

综上,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实践中如何才能够脱离书本文字落地生根值得深思。基于此,在新闻实践中守住新闻专业主义的阵地,涉及到的不仅限于新闻职业理想、新闻伦理观,还包括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由此而更长远地发展,才有可能因好作品带来好的名望,于此成名,也算是脚踏实地,术业有实。

猜你喜欢
主义体制话语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