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如何让新闻标题更“抓人”

2018-03-28 10:20:49王素英安徽商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合肥稿件

王素英 安徽商报社

人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一篇新闻稿件的精髓所在。新闻标题的精彩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一篇新闻作品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媒体与受众的黏性,甚至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尤其在当下的融媒体时代,抛开其他不说,同一个新闻,因为标题的不同,可能会导致阅读点击量的千差万别。因为在当下海量新闻信息时代,绝大多数受众根本没有时间逐条细读,只会能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最关注、最抓人的新闻来阅读。标题如果足够“抓人”,受众就会选择继续读下去;反之,如果标题平淡无奇,受众就会弃之不理。

那么在融媒体时代,如何让新闻标题更“抓人”,本人从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标题制作也需“与时俱进”的同时,要想标题“抓人”,编辑记者必须要用心、用情、用好各种词语。

一、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标题制作也应“与时俱进”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形态,也深刻地改变了新闻的概念和传播。2010年以前,纸媒盛极一时。在纸媒唱主角的时代,不管什么新闻,只要写出来,都会有人看,有人读。但近几年,受网络媒体的冲击,一些纸媒关门歇业的同时,一些纸媒的出版量更是一减再减。在有限的版面内,如何让新闻更精彩,除了新闻选题至关重要外,标题的制作也是关键。因为再好的新闻,如果标题制作平淡乏味,不够抓人,也会淹没在海量信息中。所以,融媒体时代,要想让新闻更加“抓人”,新闻标题的制作也需“与时俱进”。

如为了适应现在受众的阅读习惯,标题的制作应该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口语化、甚至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增加受众和媒体的粘性。如2018年9月21日,合肥几家媒体都集中报道了合肥动物园新引进“博士猴”的报道,安徽商报的标题是《看过猴子,看过“博士猴”吗?》该标题,通过反问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媒体和受众的互动性,而且通过提问的方式,也能提高读者的兴趣。新安晚报的标题是《不出远门,也能赏鲨赏鳐赏博士猴》,该标题通过整合的方式,将国庆期间,一些好玩有趣的观看亮点集中呈现,为读者提供了大量信息。江淮晨报的标题是:《动物园引进两位最有学问的猴子——博士猴》,虽然陈述有些直白,但因为“博士”是我们人类的高学历者,该标题也将猴子纳入其中,会引起受众的好奇心——什么是最有学问的猴子?从而也增加了该条新闻的关注度。从这条新闻来看,目前的传统媒体,在制作新闻标题时,也一改往日的呆板作风,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二、要想标题“抓人”编辑记者都需“用心”

好的新闻标题不仅能为新闻增色不少,而且还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拍手叫绝。那么什么是好的标题呢?传统意义来说,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精气神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

为了增强对标题制作的重视,前段时间,安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高波,要求记者在写稿时,就要精心打磨标题。虽然一篇稿件上交后,还有后期的编辑甚至老总,但记者是第一当事人,对新闻要素了解全面深入。编辑虽然制作标题相对专业,但因为晚上稿件较多,编辑时间紧等因素,除了一些主打稿件外,很多稿件没有认真推敲打磨的时间,所以,总编要求从记者便把好“标题”第一关。

另外,为了让主打稿件更加出彩,社长也一再要求,每天下午的编前会上,各部门主任不仅要推选出头版及各版面的主打稿件,而且要大家集思广益,把头版头条的标题和其他版的主打稿件标题“定”下来。另外,每天对合肥同城的几家都市报新闻标题进行评选对比,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成效显著。如2018年9月13日,安徽商报06版刊登的一篇“老赖”报道,标题是《狗吃的都是名牌 他欠的钱却不还》,短短14个字,将老赖的“赖”性展现无遗。据了解,这是记者根据采访细节,提取出来的标题。该报道不仅获得当天的好标题,还入选9月星稿评选。另外,9月19日有关“美的被骗3亿理财金”事件在合肥中院审理,作为当天的核心稿件,编辑仔细阅读,认真提炼,最后见报的《3亿理财金被骗 美的冰箱“拔凉拔凉的”》让人眼前一亮,受到广泛好评。

三、新环境下,要想标题“抓人”必须掌握以下技巧

一般的新闻标题制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如:题文一致:既标题要与文章内容一致。简单明了:精简字句,适当采用简称。旗帜鲜明:明确是非,表达鲜明的爱憎。一语破的:抓住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生动活泼: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不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还是有很多的区别。如传统纸媒,编辑可以灵活利用版面,使用多行标题(引题、主题、副题)对新闻内容进行概括。这种多层题的标题方法在报刊上,可以充分发挥标题提示内容、吸引阅读和变化版面的作用,是非常见成效的编辑手段。而新媒体版面的整体布局是相对固定的,如网站稿件标题字数受行宽限制,既不宜折行,也不宜空半行,而且因为载体的特性,网络新闻大多数采用一行标题,这种标题直指新闻核心,言简意赅,要最大限度吸引网民眼球,就得把标题做得既贴切又精彩,但不管怎样,让标题“生动”、“形象”、“有趣”都是不变的真理。

(一)提炼主题 用情动人 让亮点更“靓”

编辑是新闻的第一读者,编辑要制作一个精彩的标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稿件,从新闻事实的细节中发现并提炼出新闻的看点和卖点,然后对新闻信息进行归纳与整合,提炼出新闻事件中读者所关注的“闪光点”上。如:2018年8月31日,合肥天鹅湖惊现鳄鱼。安徽商报微信推出《到天鹅湖游玩的市民注意了:有鳄鱼出没 千万小心》短短24小时,点击量就突破7万,创造了该报微信点击新高。抛开事件本身的关注度不说,该新闻标题除了抓住了核心事件:天鹅湖有鳄鱼外,互动提醒的方式,增加了新闻与受众间的互动性。

(二)妙用口语、动词、语气词,让标题更生动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既然是眼睛,就要灵动,对受众产生牵引的效果,也就是要“抓人”,“抢眼球”。口语化新闻标题,虽然缺少严肃、庄重,但却亲切、通俗,贴近生活。如:2018年9月19日,巢湖一沟渠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一男子被埋20分钟,数名消防员手挖、锨铲1小时,成功将男子救出。安徽商报07版刊登呈现的标题是《他还活着!太还活着!》不仅迅速将读者带至事发现场,而且男子被成功救出后,人们的欣喜程度也被展现无遗。

另外,巧用动词、语气词制作标题不仅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而且还可以使标题更加生动活泼,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如:《定了!定了!合肥六中新校区选址北二环》、《只想洗个头、不想被洗脑》、《这笔奖金 暖透了员工父母心》、《奥数加分 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等,妙用“定了”、“洗”、“暖透了”、“彻底退出”等词,使得标题更生动形象,为平淡无奇的新闻增添了趣味性。

(三)巧用网络用语,让新闻标题更具亲和力

把受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吸引人、最新的、最重要的、最精彩的信息点放在标题里,使受众在快速浏览中被紧紧地抓住。这不仅需要编辑熟练掌握编辑技巧,还需要编辑与时俱进,多学习、浏览信息,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收集近期出现的网络热词、流行语,然后巧妙运用其中,如:2018年10月16日,因为冯绍峰和赵丽颖宣布结婚信息而火爆网络的“官宣”,以及前期出现的“城会玩”、“不要不要的”、“单身狗”、“蛇精病”、“天了噜”等网络热词。富含网络热词的新闻标题更具亲和力和贴近性,更能触动年轻网友的内心。当天,不少媒体都开始使用“官宣”做标题。如安徽商报官微当天推送的《官宣!合肥六中新校址定了!就在……》

(四)巧用排比等手法集中整合,让新闻更具战斗力

我们知道,在日常的新闻写作中,排比句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气势感。但如果整版新闻标题都采用统一修辞手法会是什么感觉?《房租 不是你想涨就涨》、《蓝天 不是你想污就污》、《单车 不是你想来就来》,这三篇稿件是安徽商报10月11日头版三条新闻标题,这三个标题采用同一模式集中呈现,和同城几家媒体相比,让当天的新闻更出彩、更加吸引人的同时,也更具战斗力。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合肥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06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00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喜剧世界(2016年9期)2016-08-24 06:17:26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