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图才美
——以人美版教科书美术一年级《圆的世界》为例

2018-03-28 20:39
成才 2018年6期
关键词:圆形事物孩子

构图,即构造、组合、安排画面,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笔者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开展《圆的世界》一课教学,就涉及构图方法。《圆的世界》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美术》第一册第3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简单构图技巧的起始课,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各种游戏,引导学生发掘自己实际生活中关于圆形的感性经验,鼓励学生自由自在地表现出心目中圆的世界,使想象力和造型表现力得到发展。同时,通过提供大量生活图片和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学会识读图片内容,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思考图片内涵,发现规律,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美术表现。

1.观察画面,引发问题

教师将刚才现场画出来的圆形事物,全部转移放在一张画面上,请学生观察,引发思考,发现画面的问题。

师:把这些不同的圆形事物全部放在一起,画面和谐吗?

生:太多了。

生:不整洁。

师:不同的圆形事物放在一张画面上,很丰富,但是看上去不美观,该怎么办呢?

2.根据学路建议,研究教材,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学路建议:请大家仔细学习课本第10页,欣赏书上小伙伴的作品,说说他们的画面上分别画了什么?给你什么启示?

师:请根据学路建议,开始学习课本,可以小声和同伴交流讨论。

学生开始欣赏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教师巡回观察指导,给与学生适时适度的提示。

师:说说在他们的画面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画面上画的是气球。

生:有的画的是一堆西瓜。

生:有的画的是汽车轮......

生:他们每个人的画都只画了一种圆形的事物。

师:你们的眼睛真厉害,一会儿功夫就发现了画中的秘密——把同类事物放在一张画上,或尽可能以一种形象为主,比如一堆小饼干、一群气球、棒棒糖等,画面显得丰富又有趣,老师为你们点赞。

3.对比画面,探讨让画面更美的诀窍

根据学生的总结,教师出示两张圆的构成画面: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分析哪张画面更美,说说为什么?

师:老师这里有两幅画,都是画的圆,大家看看,哪一幅更美,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幅,因为圆形大小变化很明显,特别显眼。

生:我也觉得第一幅好看,因为圆形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生:我还发现了第一幅画面上有的圆只画了一半,被前面的挡住了,就像我们站队的时候一样的。

师:孩子们,看看老师伸出的大拇指,它在向你们点头,你们眼睛像孙悟空一样善于观察和发现秘密。我非常同意你们的意见,第一幅画上的圆形有大小、高低、前后的变化,而且还有疏密的变化,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这样一来整张画面显得丰富而且生动。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事物安排有大小、高低、前后、疏密变化的画面更美一些。

此环节是本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教师通过出示杂乱的画面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发思考。然后教师出示学路建议,给予学生建设性的学习方向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教材,借助课本上优秀学生范画的力量,观察和思考该怎样画好一张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适时适度的引导、提示与启发。接着让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点醒了一些还没有找到方向的学生,顺着同伴的思路再去观察和思考,茅塞顿开,创意萌发。在学生初步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再出示两张同样内容的画面,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思考:一张画要变美的基本构图技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和总结,教师进行梳理和归纳,帮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印象,为后一步的创作奠定有力的基础。整个环节,教师注重创设环境,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画得大胆,但是没有经过构图学习训练的画面往往会显得松散、零碎,但是画面就像摆摊一样,很多东西凑在一起,没有整体感。这是由于低年段的孩子们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的,他们眼中的世界还比较微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绘画构图能力,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期望过高,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和生动性,善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兴趣和欲望,启迪孩子的智慧。要多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作品,从中分析作品的构图形式和方法。在创作的时候,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大胆实践,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构图表现能力。

猜你喜欢
圆形事物孩子
美好的事物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奇妙事物用心看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