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时代下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业就业作用的研究

2018-03-28 17:56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祁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众创创客空间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祁祺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互联网时代下,众创空间指的是一种迎合当下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的一种新型的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其拥有着便利化、低成本、全要素以及开放式的发展特点。近年来,推进众创空间在高校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层面推进“双创”的重大战略举措。

作为高校,要以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微观环境为主要目标,以激发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活力为主要线路,通过搭建高校众创空间平台为主要服务载体,加快实施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得大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对创业就业的总体需求,从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就业过程中众创空间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一)时代背景需要

众创空间是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的特点,顺应开放协同创新的趋势,将大众创新融入到市场、服务、资本的一种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其在一定意义上使创新2.0时代发展的内涵得到补充,动力得到增强。传统的驱动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以用户为根本,以实践为平台,以创新为特色深一步的挖掘当下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而众创空间的诞生恰巧成为了创业就业深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二)政策引导需要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考察了柴火创客空间,对其大加赞赏,并称其与当下的创业就业机制相契合,与当下的市场劳动需求相承接,将丰富、优质的劳动力及相关资源输入市场,成为了双创发展的新型引擎。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对国家政策的响应,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现实市场中对于优质劳动资源的需求。其作为当下一种新型的创业服务机构和平台,能够进一步改善社会创业就业环境,激发创客的活力。

(三)社会进步需要

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具有极强的内在联系,通过众创空间传授的课程及技能等活动能够有力的促进就业。同时,就业对创业又有着积极的反哺作用,两者互为一体。大学生参与到众创空间的项目之中,通过创业方式体会就业模式,通过就业形势激发创业优势。众创空间在高校的拓展对创业就业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实践性意义,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到创业就业一体化的内涵,体验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参与到众创空间的创业项目中,既是项目的创始人又是参与人,既可以收获创业经验又可以学习就业理念。众创空间还会将创业就业的核心内涵深化到大学生的观念与实践之中,丰富创客的社会阅历。

(四)高校发展需要

高校已成为国家层面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的重要战略阵地。通过高校内部的“校主”和“学主”的协同发展,为创业就业发展提供牢固保障,从而推动高校的良性循环发展。

从某种角度来看,众创空间一方面可以吸引更优质的生源质量,通过众创空间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其生源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步入社会后可尽快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高速度,迎合社会对优质人才的需求,众创空间还可以使得高校获得充足的资金、高端的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等优势,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和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实力的进一步提升能够使得众创空间更大范围的推广,高校实力的增强也间接地提升了众创空间的发展驱动力。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了友好互动式的局面。

(五)大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需要

面对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改革、多元价值观的挑战以及资源结构整合等挑战,大学生创业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众多思想困惑与现实难题。通过众创空间在高校范围内的推广,对大学生创业就业价值取向引导进行顶层设计,通过丰富有趣的线下创业教育指导和培训,用“理论”+“实战”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创业就业价值取向,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必备素养和技能。创客既可以“用心聆听”,也可以“动手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建自给自完能力,增强其在激烈竞争中的核心引导力。在创客交流中,通过新思维碰撞、创意交流、融合不同学科知识等众多方式,能够进一步缓解大学生在精神层面存在的创业就业困惑,增强大学生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质量。

二、大学生创业就业过程中众创空间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高校众创空间的办学性定位不统一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的不断升级,社会对精英化以及多元化的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使得高校必须明确办学理念以及办学格局,将内部的学生群体严密细分,实施分类分层办学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高校简单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院校三类,但这三种类型又互相交融,同时也可延伸出更多种类型大学。如果高校对自身建设没有精确的定位认识就会使得众创空间发展的针对性变弱。高校也存在专业数量过多、学科知识庞杂的特点,使得众创空间的开展课程及实践活动难以与专业相契合,更难以受到创客们的青睐。

(二)对于高校众创空间的统一性认识不明确

目前,高校对众创空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知。一种观点认为,众创空间作为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的重要发展媒介,应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课程内部,受到高度支持。并将其深入到内部,吸引更多的校园创客选择创业课程和实践。从而破除渐趋僵硬化和同质化的课程束缚,使得大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学。另一种观点认为众创空间应该作为脱离高校而形成独立创业孵化基地,高校所提供的仅仅是“理论教育”部分,而并非“创业实践”,这就说明其认可格局并未完全形成。由于缺乏内部的支持,这些所谓的创业组织由于自身定位认知不够清晰,发展机制不够完善,更缺乏专业人员的引导,大部分都已经夭折。

(三)管理制度和服务职能不够完善

从团队运营的角度来看,由于扩张速度加快,其管理和服务很难相协调,其规模处在强大的张力作用下,与此同时,众创空间的供给与需求不相吻合。其提供的综合服务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和复制性,总体模式缺乏创新点,使得运营方式和策略变成了“空架子”,很难对创客产生实质性的效用。与社会相比,高端的科研技术和优质的产业资源成为了高校发展众创空间的两大绊脚石。同时,高校众创空间在内部运营方式方面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感知力差、绩效低下等问题,同时相关的市场人员也存在自身素质不高、职能跨权等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影响了高校众创空间的整体服务策略。

(四)盈利始终是众创空间性质的痛点

目前高校众创空间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无偿性的公益性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另一种则是有偿性的盈利性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我们可以肯定,高校众创空间肯定存在盈利点,如果没有经济支撑,引进先进设备和高素质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课程和实践活动都无法开展。在考虑盈利点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众创空间的本体性质——半公益性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但从目前调研分析结果来看,高校众创空间往往把盈利看作是生存发展的根本,将盈利作为提供创业服务指导课程及实践的前提。

三、总结

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深入挖掘自己的办学宗旨和办学职能,从而建立符合发展要求的众创空间,将教育格局更加细化,使得创客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特色选择相关课程服务;高校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不同的建校性质和特点,从而精准定位自己众创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格局;对于高校众创空间要进行合理性的引导和规划,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及其相关的内部服务职能,加强内部人员素质拓展培训,和众多企业和相关院校进行强强联合,使得创客能够获得优质的产业资源和高端的科研技术;使众创空间的公益属性大于其盈利属性,帮助创客做到创客前引导工作,就业后的规划工作。

猜你喜欢
众创创客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