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北洋政府派出以陆征祥为首的外交团出使巴黎,参加1919年1月18日开幕的巴黎和平会议(以下简称“和会”)。由于此次和会涉及到山东一地的主权归属问题,因此国人分外关注。值此重要时期,天津《益世报》作为北方知名报刊,对涉及山东问题的消息进行了较为全面而详细的报道。
《益世报》对于和会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消息在和会尚未召开之前就十分关注。在山东问题提上议程之后,《益世报》开始采用更加集中、连贯的报道方式,报道量随事态进展也有所增加。笔者通过翻阅1919年1月 至1919年7月31日 的《益世报》,观察到《益世报》在山东问题的报道上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报道策略:
《益世报》在对山东问题的报道上大量采用了连载式消息综述的形式。从1919年4月12日到当年7月22日,《益世报》98篇头条均为与山东问题有关的报道,且多为以同一标题连载数天的形式进行报道,其中《外交界最近之大黑幕》、《内忧外患交争记》等连载均在10天及以上。
而在使用连载性的特点之外,《益世报》头版消息中的另一个特点则是综合性。以5月连载10天的“国民力争外交记”系列为例,每天在“国民力争外交记”一栏中均有多条消息,其内容覆盖多个方面。1919年5月6日《国民力争外交之再记》中就有“章使之死里得生”、“学生之再接再厉”、“上美使之陈情书”、“曹陆之狼狈情形”、“空前之学界大会”、“各校校长之会议”、“国务院会议办法”等7条消息①。
《益世报》除以连载式消息综述的形式对有关山东问题的事件进行报道以外,对社会各界在山东问题上的表态也有所登载。
事关山东,因此山东各界的表态尤为重要。1919年4月5日《益世报》刊登《山东各团体致英法美意四国专使电》,电报中表示“此事关系吾国存亡,务望力主取消”②,1919年4月28日刊发《山东外交商榷会为青岛问题泣告父老书》,此后,山东各界表态频见报端。据《益世报》1919年5月4日所载,在山东国民请愿大会中“演说每至沉痛之处,无不愤惋悲泣,国民校生且多痛哭失声者。……东省人心之愤激可谓远于极点矣。”③
除报道山东各界表态以外,《益世报》对其他省份,其他团体甚至国外政府在山东问题上的表态也做了相应的报道。《益世报》对这些电报进行了集中式的刊登。在1919年5月19日和5月20日的《关于青岛问题各省致省议会电》中,《益世报》对来自山东、吉林、广东、上海、杭州、奉天、湖南等地电报进行了集中呈现。
《益世报》在每一期中都开有谐文一栏,内容大都是一些有关时事热点的讽喻性文章,来源多为读者投稿,且形式多样。由于有关山东问题和“五四运动”的消息大都出现在1919年5月份,因此在1919年5月期间有关山东问题的谐文数量最多,且质量颇高。如“卖国贼卖国贼,血已凉兮心已黑,那管土地与人民,发财只图暂时乐。”④和“还我青岛谐诗四面狂呼卖国奴,甘心竟受日人愚,胶州险据咽喉要,关系存亡莫小觑。”等句。⑤这些谐文言词辛辣,角度独特,且与时事贴合甚密,甚至有直接替某些政要代拟“遗书”之文,⑥读来令人五味杂陈,此类谐文可谓《益世报》报道中的一把利器。
1919年的山东问题是涉及中国主权,是当时举国关注的大事件,面对这一事件,《益世报》采用了以连载式消息综述为主,辅以各方表态和各类谐文的报道策略,记录了当时各界人士力争山东主权的情况,报道时间贯穿整个巴黎和会。除了记录现实之外,《益世报》对各方表态也进行了刊登。无论是山东各界,还是其他各省,《益世报》对其态度均有所登载,使得这份报纸在当时已然成为了各类人士发声的舆论场。
注释:
①:《国民力争外交之再记》[N].《益世报》,1919-5-6,2.
②:《公电录要》[N].《益世报》,1919-4-5,7.
③:《详述山东国民请愿大会开会之激昂》[N].《益世报》,1919-5-4,3.
④:《卖国贼谣》[N].《益世报》,1919-5-15,10.
⑤:《新剧》[N].《益世报》,1919-5-31,10.
⑥:《代拟章宗祥将死遗嘱》[N].《益世报》,1919-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