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只能通过纸质产品,出版行业在图书的编辑策划上面具有绝对的主动权,当时在出版行业的垄断经营下,图书编辑呈现出一定的封闭性,为了达到图书编辑的效率化,图书编辑各家趋于同一性。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出版行业对信息把控愈来愈弱,同时也逐渐失去了对信息的垄断。在这种信息爆炸化的时代,图书编辑工作便变得尤为复杂,如果编辑不能准确地把握住读者的心理,甄别出吸引读者眼球的信息,那么读者便会失去对图书的兴趣,便会寻求其他途径进行信息的获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被拉快,浅阅读已成为现代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而部分出版商便看中人们的这一点,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出版一些大众化,通俗化,甚至是低俗化的读物,降低了整个传统出版行业的行业水平,也误导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但人们的也慢慢意识到了这一个点,也更加重视浅阅读,以及低俗信息的危害,这使得本就艰难的传统的出版行业雪上加霜。同时由于部分出版商的不良输出,使得人们对图书的选取更加谨慎,同时这也加大了图书编辑的难度,在编辑图书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如果呈现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要为读者展现出内容的深刻性,让读者选择图书进行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设备进行图书的阅读,在这样的条件下便涌现了一大批的网络图书编辑,但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猛,一些图书编辑在进军互联网的时候,由于缺乏计算机基础和互联网意识,使得大部分图书编辑者在这高速的互联网世界里手足无措而陷入消极的状态。互联网是个虚拟的平台,人们在互联网世界里的责任意识变得更加淡泊,一部分图书编辑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便忽视了图书的内容和质量,一味地追求阅读量和购买量,而编辑一些无用甚至是垃圾信息。让图书编辑的秩序变得混乱不堪,好在人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各大网络图书平台,给网络图书带来了新的秩序和规范。同时也给图书编辑带来了机会。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人们获取图书资源的渠道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在我们平时使用的社交平台上,例如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就能获得部分图书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是不太全面的,而不完整的内容往往也会误导读者,让读者曲解图书的内涵,从而无法向读者传达图书内容和价值,即使能在网络上下载到整本图书,也可能由于网络图书的审核不完善,而导致错误百出,对读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因而,图书编辑者必须坚守本心,无论社会怎么变迁,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牢记自己的使命,将图书的质量严格把关。坚决不允许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放宽对图书质量的把控。同时,也要加大对流入市场的图书的审核力度,一旦发现有质量差图书应当及时拦截,拒绝流入市场。绝对不能让这些低质量的图书毁掉整个出版行业的声誉。尤其是在现代网络文化的迅猛冲击下,人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杜绝鸦片文化和垃圾图书在网络上流传,让读者重拾阅读的乐趣,从而从源头上让读者走出浅阅读,走进深层次的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编辑便不能固步自封,一味的封闭只会被社会给淘汰。图书编辑应该紧跟社会的潮流,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在互联网中去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开创新心态的图书编辑,也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传统的图书编辑,在当今的社会,还是有很多的资深读者热衷于纸质图书的阅读,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发展传统图书编辑,为那些不常接触网络提供高质量的阅读图书。再者,也要将网络图书编辑于传统图书编辑相结合推动纸质图书与网络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到求同存异,把关好网络图书编辑的质量,多借鉴传统图书编辑的有效经验,用高质量,高水平的网络图书,将大量的网络用户引导到阅读的队伍中来。最后,出版商可以广泛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移动社交平台,建立图书编辑的交流会。创办交流平台,微博,微信等,让图书编辑与读者零距离交流沟通,全方位分析和把握读者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阅读、电子图书的兴起,给传统图书编辑带来巨大的影响,电子图书的规范化,网络图书的打赏制度的出现,这对现代图书的编辑既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所以当代的发展,要求图书的编辑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了解网络时代读者新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学习和掌握新媒体知识、新网络工具和应用技术等,然后开动脑筋,找到新的方法。
移动互联网网络时代的到来,网路阅读必然会崛起,但肯定会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图书编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在把握图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数字化应用能力,在传统图书编辑与网络化图书编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