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圣林 同江市信息中心
现在网络新闻中较大的问题是由于网络信息来源的广泛导致的信息准确性较低,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且由于新闻采编工作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一定在新闻采编工作上入手。
采编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是目前网络新闻准确性较差的根本原因。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已经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信息单向传递方式,在现有的网络媒体格局下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软件成为信息发布者。因为采编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低就会使得采编人员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时不会去分析其来源是否可靠,然后将信息发布更大的网络平台上,这就造成了一些不真实的甚至低俗的信息在网上传播。大量的虚假信息存在于网络之上,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不信任。现在的网络新闻存在隐性失实的情况,这也是由于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造成的,新闻采访编辑者对新闻信息的理解不够深刻或者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没有理解被采访者所表达的真实意义,造成了被采访者的语义被歪曲理解并且在被网络媒体传播后被有心人士恶意解读的现象。
人才培养机制的落后与我国仍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有关系,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人们的创新思想有所限制,在网络媒体方面也是如此,由于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使得网络新闻媒体的内部体系杂乱。造成这方面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企业高层管理层对改革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严格的秉持质量第一的企业理念来管理企业,并且在工作人员内部建立由核心目标的共识。大多的网络新闻媒体企业的单位部门领导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没有给予人才培养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环境不发达。而且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在新闻媒体采编人才的开发方面,我们对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仍不够充分以至于社会上的企业内部并没有形成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更有些企业并没有很好的落实政府的人才培养政策,导致具体的政策流于表面,取得的效果差强人意。
采编人员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的新闻失真现象屡有发生,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比以上两种问题更应该被严肃对待。采编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就会使他们忽视基本的职业操守,在进行新闻采编报道时不够尽职尽责去还原新闻真相。例如说有些采编人员会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通过走捷径的方式来获取新闻素材,他们不在现场进行相关的采访与画面拍摄,只是截取现已播报的新闻片段并将此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视频,然后就在各自所在的新闻媒体平台上播报这些新闻。更有些新闻采编人员为了吸引大家眼球获取点击阅读量,恶意使用一些明星的虚假信息甚至是花边丑闻来博取关注,更有甚者甚至会煽动阅读者的情绪使他们之间展开骂战。这些现象对网络媒体的发展有弊无利,因此,作为信息的编辑与传播者,我们一定要加强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从政府角度出发,我认为政府一定要督促新闻采编人员重视对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这样才能够将事件真相还原给大家。为了提升人们对网络新闻信息的认可与忠诚度,采编人员一定要抓住大家都关注的事件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够抓住受众,培养他们的忠诚度。而且进行采编的时候,工作人员一定不能被社会舆论所牵引,带有情绪的新闻采访一定有失偏颇,不盲目跟风。一定要树立自己的采编风格,从而增加网络新闻平台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使得受众信任与支持网络新闻。
由于网络媒体对新闻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导致网络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市场活力,这也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而言,其工作质量对报道的新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创新采编方式是新闻采编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新的网络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要利用现代化工具创新新闻采编工作的形式与内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采编方式的创新能够使得新闻采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并且提高新闻采编的质量。在新闻采编的模式创新上,一定要加强媒体采访人员与被访者的近距离接触和直接沟通,这样才能够更真实的表达受访者的主观意愿,还原各种新闻事件的真相。
政府政策要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上来提高新闻编辑的质量。政府通过督促企业对新闻采编人员进行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对各种各样的新闻具有敏感度从而不随波逐流,并且通过能力培养来强化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得他们在进行新闻采编时能够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并且挖掘新闻信息的本质。而且作为新闻采编人员一定要具有很好的写作功底,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一定要加强采访编辑人员的语言表述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新闻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来临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挑战,虽然网络媒体具有多种多样的优势,但是与传统媒体相比其明显劣势是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偏低从而导致网络新闻冗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网络媒体准确性的要求,一定要对新闻采编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要重视对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防止信息流于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