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把关困境的新思考

2018-03-28 17:19:48白瑶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受传者传播者视域

白瑶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近些年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大量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习惯,成为当下替代传统媒体最炙手可热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但与此同时也为把关工作带来难度。形形色色的传播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平台传播多彩多样的内容,使得把关工作陷入困境。

一、传播主体多元,把关人角色弱化

在传统媒体中,传播主体仅限于媒介组织,把关人有着强烈的角色意识,扮演着把关人角色,承担着把关责任。但传播主体在新媒体视域下不再只是媒介组织,而是分散到广大公众,不论身份、地位,人人都有传播权,他们可以通过发送文字、音频视频等传播信息,或者将这些信息重新编辑再创作,其中也不乏歪曲编辑,改变事实原貌,混淆视听的行为。这其中把关权被无形中赋予到任何传播信息的人身上,把关权的使用对象范围无限放大,失去了昔日的传统把关人对把关权的专属使用权,把关人愈加普遍化和平常化,把关人角色弱化。

(一)人人都是传播者,传受界限淡化

传统媒体下媒介组织独享传播权,拥有对把关权的专属使用权,他们能决定受众接受什么信息内容和以什么样的形式接受,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媒介组织安排的信息,自身无法进行传播,因此,双方角色是固定的,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二者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传播者的把关人角色感极强。而在新媒体视域下受众不再是媒体的“提线木偶”,人人都是传播者,再也不是单纯地接受信息,他们有思想有能力去把关自己传播的内容,能够判断和决定传播哪些内容,不传播哪些内容,成为“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建构者”。[1]传受双方的角色不再固定,新媒体视域下的每一方都可同时扮演着传播者和受传者两个角色,既可以作为受传者接受信息,也可以作为传播者发布信息,传受合一,二者的界限愈加不明显。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把关人,把关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被淡化,往日传统媒体下的把关人必须具备专业的媒介知识和素养以及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在新媒体视域下受众不需要具备任何专业媒介知识和素养,只需掌握些许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便可发布信息,由于缺乏专业的把关知识和素养,新媒体视域下的大部分把关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情绪决定传播哪些信息内容,其把关规范性和专业性大大降低。

因此在新媒体视域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二者之间界限淡化,以及把关规范性和专业性降低,进而导致把关人角色弱化。

(二)传播的双向互动使角色模糊

与传统媒体单向性传播相比,新媒体的交互性使其传播成为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人们既能传播信息,也可以接受信息,当传播与人们休戚相关的信息时,会引来广泛讨论,人们相互交换意见,表达观点,提出建议,形成互动的情形。而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人们渐渐会忽略哪一方是传播者,哪一方又是受传者,进而导致传播过程中把关人角色模糊。

另外,新媒体视域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二者也开始互动,并渐渐互动频繁,“在各类网络舆论事件中,有60%以上由网民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等首先爆料,然后顷刻间被各大网站转发,引来更多网民关注;随后传统媒体闻风而起,进行全面调查,揭露真相,发表评论,向外界阐明媒体立场和倾向,激起网民更深入、更全面的讨论,形成强大声浪,直至问题解决。”[2]在这一过程中新老媒体双向互动,相互配合,首先由新媒体发声,引起话题,引发关注,接着传统媒体跟进,进行深度报道和访谈,深度挖掘内容,紧接着会引发网民的再次讨论和关注,这其中很难说清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谁是真正的传播者,谁又是受传者,把关人就更难捋清。

因此,由于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双向互动,使受传者和传播者角色难以固定,进而导致传播过程中把关人角色模糊。

综上,在新媒体视域下,人人都是传播者,导致传受界限淡化,使得把关人角色模糊,把关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个人,把关工作难度增加。

二、传播内容复杂,把关难度加大

新媒体种类的愈加繁多和多样为人们提供了公开表达意见、自由发表观点的多项选择,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可以发表观点,畅所欲言,言无不尽,但这导致传播内容庞杂,信息海量,鱼龙混杂,给把关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一)信息泛滥,把关人应接不暇

新媒体视域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网络传播所传播的所有的信息都是数字化的,不同的信息形式可以方便地进行转化。数字压缩技术使信息的传送和储存更加方便,更有效率。”[3]的确,在这个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广泛传播,数字化的信息加速了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不同形式的信息可以互相转化,或加深了信息本身的内涵,或创造出新的信息含义。

而除了网络技术对信息量增大的作用外,网络空间中的主体——使用者的作用更加显著。不同地位、身份、文化水平的人都能够进行信息的传播,人们表达观点,发表意见,传播各种信息内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信息发射点,连续不断地发出信息,信息从一个发射点发出,会形成无数个新发射点,以此类推,信息迅速繁殖扩散。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把关人分身乏术,即便是最优秀的把关人也无法同时对无数个信息进行把关。另外不同行业、地位、文化水平的不同传播者每时每刻都会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带有不同的专属特征,把关人不可能对各种不同行业的信息了如指掌,因此把关人着实很难得心应手地进行把关。同时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交互性使每传播一个信息,便会引来其他网民的竞相关注、转载和评论,进而会衍生出新的话题,制造出更多新的信息,导致信息膨胀、蔓延,把关人应接不暇,即使把关人能力非常过硬,也无法招架这巨量的信息。比如一旦有人传播出违法违规信息,其刺激性和劲爆性将会迅速博得大量眼球和轰动,而这时即使把关人在后台极力过滤,但总会有人将这部分信息保存下来再次进行传播,众口难“封”,把关人把关工作难度系数加大。

此外,据调查,到2017年12月为止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网民数量的逐年快速增加意味着将会生产出更多的信息,把关人也将会面临更大的考验。

(二)传播内容泥沙俱下,把关人受到挑战

技术的进步和网民数量的增多虽然一方面造就了海量的信息,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许多人滥用网络空间和新媒体的特性肆无忌惮地传播危害国家和人们利益的信息,垃圾信息涌现,虚假新闻猖獗,在“法不责众”心理的驱使下和没有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疯狂发泄原始情绪,不计后果。网络空间信息鱼龙混杂,既存在对国家对人们有益的信息,但也存在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信息,甚至有时候大面积的不良信息、虚假新闻铺天盖地将正确有益的信息内容吞没、掩盖,导致人们难以接触到哪些是真实信息,转而会对不实信息信以为真,走入信息误区。同时,这种情况下不良信息会干扰把关人从中分拣出真实的信息,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混杂在一起,把关人既需要扼杀虚假信息的传播,又需要挑拣真实信息,再加之信息数量的庞大,给把关人的工作难上加难。

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海量传播内容泥沙俱下,这对把关人的新闻素养和综合能力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传播渠道丰富,把关可行性降低

传播渠道在新媒体视域下既包含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也包括微博、twitter、微信、论坛、博客和社区等以交流为主的平台以及以视频创作为主的社交软件抖音、快手等,并且随着传播技术的一日千里,传播途径越发多元化。传播渠道的丰富,会使把关人很难顾及到所有渠道,把关的可行性大大降低。

(一)传播途径与日俱增,把关不易

以往我们传播信息只能通过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形式,而广播虽然时效性强、影响面广,但保存性差,选择性弱;电视虽然现场感强,形象真实,但易流于表面化和浅薄化;报纸虽然保存性强、深度性好,但时效性差,受众范围小。而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既融合了三者的优点,也克服了三者的缺点,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比如直播平台加深了互动性,抖音满足了人们创作的欲望等等,这些都是信息传播的新渠道,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播途径的创新将永无止境。传播渠道的与日俱增使得人们在传播信息时将会有更多的选项,可以从种类繁多的传播渠道中挑选满足自己需求的途径。但各式各样传播途径的不断增多,会使把关人难以照顾到全部渠道,至多只能兼顾几个。同时每个渠道都有自身不同于其他渠道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受众群体,把关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传播渠道都做到轻车熟路,这会使把关难上加难,把关工作将更难展开。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传播途径与日俱增,把关不易。

(二)信息“放射性”扩散,把关难以面面俱到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这三种渠道,而新媒体视域下传播渠道的越来越丰富,这就意味着一旦发布信息,信息将不只从原来的三条流道传播,信息将迅速地呈放射状朝四面八方扩散,由一个点通过大量传播渠道辐射散开,形成无数信息,而这些信息会进行再次扩散,产生更多的信息,也会生产出大量新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把关人把控所有的信息是极其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分散的信息会使把关人不知朝哪个方向进行把关,很可能会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出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情况,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四、结语

新媒体视域下把关人角色弱化、把关难度加大、把关可行性大大降低,对传统把关人理论和实践造成巨大的冲击,但也因此带来了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泛滥和不良信息层见迭出。人们拥有极大的传播权,能够自由地发布信息、表达观点,随意传播无限量的信息,使得网络空间中信息泛滥成灾。同时也因为新媒体视域下传播是在双方不了解对方真实身份的虚拟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人们更加放肆地发布言论,展示个性,不考虑后果,无所畏惧,导致虚假新闻屡见不鲜,垃圾信息频频涌现,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视域下更加迫切需要把关人对信息进行把关,剔除垃圾信息,营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受传者传播者视域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0:58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论传播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应用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科技档案信息受传者的地位与类型
卷宗(2016年1期)2016-03-21 08:21:28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新闻传播(2015年15期)2015-07-18 11:03:42
亳州五禽戏社区受传者研究
亳州五禽戏社区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