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宇,卢 馨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近年来,工匠精神被社会各界给予关注,也引起了一场关于工匠精神的大讨论。工匠精神是一种集敬业、专注、创新等于一体的职业精神,它要求工作者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严肃谨慎,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卓越优秀。工匠精神在各个行业都引起了共识:大家都认为工匠精神的回归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因为工匠精神对国家的发展、企业的进步、个人的成长都能起到促进作用。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回归更具意义,工匠精神也影响着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在高职院校,需要具备工匠精神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应该包括教师,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1]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的成长依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要想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工匠精神。因此对教师工匠精神的要求,是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关键,在高职院校培养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需要。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的角度分析了工匠精神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及养成条件。
一名高职院校教师的工匠精神应该体现为:对教育事业的向往和执着、对人民教师职业的崇尚和热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丝不苟和认真负责、在科研工作中的探索与创新。总体来说,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体现可以概括为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2]
敬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也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敬业体现在一名高职院校教师身上就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进行教育工作。教师应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充满关心与关爱,既要是学生学习时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生活中的益友,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要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保证课堂的听课率;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实操技能,高职院校的教学以实践技能为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这些技能的行家里手,就不可能教会学生;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应该具备规范的言行、高尚的品德,这样才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内在体现。专注在高职院校教师身上的体现为要耐得住寂寞,站得住讲台,每天都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完成教学任务,不厌其烦;专注还体现为不忘初心、以教为本,当今社会的浮躁气息愈浓,校园也没有避免,教师为了职称评定、争先选优、增加收入等费尽心思,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个人利益的谋求上,而忘记了从教的初心,这无疑与教师的本职工作相违背,教师应该首先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做到以教为本;教师的专注还体现在发挥个人的专长、服务教学中,教师要是能发挥个人专长,服务教学,课堂教学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精益求精就是在工作中注意细节、追求完美,将其做到极致,它是工匠精神的外在特征,也可以说是教师工作中的衡量准则。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精益求精首先体现在对职业教育内涵方针的准确理解上,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教学的核心内容应是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精益求精还体现在教师对知识的准确掌握和认知上,教师对所教授的知识一定要深刻掌握,讲解要深入透彻。此外,精益求精还体现在课堂的精心组织上,教师在授课时要讲究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只有精心组织的课堂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发展动力,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创新意味着要不断学习行业内的新知识。当代的中国日新月异,任何一个行业都在不断地运用新知识,发明新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保证不被淘汰,才能保证自己讲授的知识与时代同步。创新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教学新方法和新手段,当下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教、学、做”一体化、网络课、混合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职院校教师身上工匠精神的体现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是一名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要求,专注于教学和学生是一名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工作,精益求精是一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质量的基本衡量标准,开拓创新是一名高职院校教师提升能力的基本路径[3]。
对一名高职院校教师来说是否崇尚和践行工匠精神,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自己。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秉承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最主要的是要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耐得住寂寞。教书育人更像是传统的农业,需要在课堂这片土地上精耕细作,缓慢从容;需要耐心的等待与长时间的耕作,种子才能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不能一味地追求效率,拔苗助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守得住寂寞,不可急于求成、焦躁轻浮。第二,专心投入、精益求精。教师在教学当中要认真地完成备课、教研、上课、辅导等教学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专心地投入,保证每一个细节都认真打磨雕琢,精益求精,尽自己所能,将知识传递给自己的学生。第三,大简归一、不忘初心。在商品经济大环境下,部分人将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思想异常纷繁复杂,高职院校教师要守住校园的这一方净土,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去除浮躁,静下心来,专心从教。[4]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在学校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缺乏实践技能经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来说,这无疑是高职院校教师的一块短板,这块短板如果弥补不上,高职院校教师就谈不上具备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体系,让刚刚走出校门的教师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拥有合适的技能培训途径。在培训过程中,要体现出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的培训思想,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对接。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的能工巧匠及技术大师请到高职院校,让学校的教师与大师们沟通交流。另外,高职院校也要利用一切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派出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且鼓励教师获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5]通过这样的培训和交流高职院校教师可以感受工匠精神、领悟工匠精神,只有掌握精湛技术的教师才能成为工匠教师,才能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
工匠精神回归高职院校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发展工匠精神,为祖国“工匠”的培养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