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3-28 15:15平燕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业者毕业生大学生

平燕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 滁州239000)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过快增长,就业市场日益饱和。供大于求的岗位设置驱使大学毕业生们开始转变就业思路,寻求新的社会生存方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大环境的鼓舞与推动下,大学生们大胆创新,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创业队伍中,但是多数大学生只是单纯的凭靠自身兴趣,盲目创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0%以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对创业“情有独钟”但是多数却以失败告终,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1]。截至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从2001年的114万增长至765万。人数的持续激增伴随经济结构转型压力,让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残酷。在压力面前,一些毕业生不再依赖家长、学校,开始主动寻求新的求职方式,以创业代替就业。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近五年来不断上升[2]。已经从2008届的1%上升到2012届的2%,但是受限于产品定位、资金周转、市场运作、营销手段等条件限制,毕业生初创企业的成功率较低,仅为5%左右。2013年国内新成立的公司死亡量占比为90.6%,企业平均存活时间不足3年,大部分企业夭折于初创期。很多大学毕业生在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创业“洗礼”后,一蹶不振。

二、大学生创业失败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

1、政策扶持力度待深入

2002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指导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明确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自主创业[3]。但是滞后的宣传时间与单一的传播方式以及刻板、繁琐的操作模式,使政策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并享受政府出台的各项创业扶持优惠政策。

2、高校相关课程定位模糊

虽然多数高校已开设相关的创业指导课程,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课程定位“摇摆不定”,有的高校把创业指导课定位为基础必修课,需要学够一定学时方能拿到学分。有的高校作为选修课开设,安排在晚间或者周末非工作时间段讲授。模糊的课程定位使得部分学生对课程学习态度产生较大的反差。其次教学师资队伍良莠不齐。高校创业课程的讲授除本校专职教师外,校内辅导员以及部分行政人员也参与到其中。复杂的师资队伍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大多按照“概念—作用—益处—弊端—如何创业”的流水模式照本宣科,将创业课的灵动性演变为僵化的形式主义。此外教学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在校期间仅局限于学习基本的创业理论与技巧,熟知创业经典案例,但是鲜有在实践中检验创业设计的可行性。刻板的理论教学与空泛的实操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提升创业技能的要求。

3、创业孵化基地的“虚拟化”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设置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梦想的在校生提供便利的实践场所[4]。但是通过走访发现多数高校孵化基地不能充分被利用,有些基地出现有场无人的真空状态。社会人士与基地“嫁接”内部管理鱼龙混杂,缺乏专业人士指导与管理等问题。看似完美的创业场所,提供的却是“虚拟”服务。资源的过度浪费,空泛的实践指导,使得一些在校从事创业孵化的大学生走上了一条畸形而脆弱的创业之路。

(二)内部环境

1、自我认知不清,盲目跟风,缺乏创新

青年学生受年龄和社会阅历限制,生理与心理变化明显且活跃,情绪稳定性较差,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作为时代的娇子,盲目的优越感很容易导致自我认知极端化,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在各种比赛丰厚奖金的刺激下,在致富项目光鲜诱人的“包装”前,在成功人士创业财富的巨大吸引中,一些大学生不能合理的自我定位,给予自己过高的自信与能力,盲目跟风,项目选择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认为其所接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95%是没有创新的。模仿只能带来短暂的收益,在大浪淘沙的竞争环境里,终将会被市场淘汰。

2、缺乏基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方式,创业者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同时还需要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来应对创业过程中随时出现的挑战与风险。心理素质、创新意识、风险评估、法律知识、沟通社交、领导决策、组织管理等等,任何一个素质技能的脱节都将直接导致创业失败。其中,良好的开拓创新力是创业素质构成中的核心内容。但是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宽松闲适的社会环境致使其独立自主意识普遍较差,惰性和倚赖心理严重阻碍创新能力的发挥。

3、团队意识淡薄,独立变孤立

稳定优秀的创业团队是创业之路开始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团队中的主体成员,由于身处敏感的年龄阶段,思维中感性色彩丰富,行为个性化,自负心理颇高。在创业实践中常常自以为是,容易暴发认知和情感冲突,缺乏合作意识。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创业实践中,有七成的团队会因多种矛盾无法坚持五年以上。在坚持五年以上的团队中,仅有不到一成的创业团队成员保持稳定。匮乏的资金来源,企业规模的不断变化,创业团队内部的重重矛盾,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创业团队的稳定性。核心创业者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将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充分合理发挥,很有可能沦为“孤家寡人”。

(三)大学生应对创业失败的策略分析

1、制定明确的创业目标,精准选择创业项目

制定明确的创业目标是创业者在纷繁复杂的创业背景下避免随波逐流的重要条件,也是创业过程中的灵魂所在。创业者需要对自身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正确审视自我。同时目标的制定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即创业项目的选择不能盲目,应以市场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出发,认真做好市场调研,挖掘消费需求。对于初次创业者建议对市场做出详细调研报告后再进行项目选择。此外,选择国家政策扶持行业,投资前景广阔项目,都有利于日后企业的发展。

2、充分准备,敢于挑战

创业的过程漫长且具风险性。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推进创业过程顺利发展的先决要素。完善的知识储备,积极的竞争意识,健全的法律意识,高超的沟通社交能力,杰出的领导决策能力,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出色的创新力等都是决定创业者能否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创业者需要更加努力学习,掌握基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勇敢面对创业之路上的各种挑战。

3、构建优秀团队,明确职责分工

创业团队的质量与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命脉。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需要创业者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以书面合同的形式记录责任利益关系,规范团队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从而构建出卓有成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团队。

大学生创业者在改造内部环境的同时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扶助。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5]。高校良好的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理论基础。孵化基地的科学使用与管理是孕育大学生创业梦想成为现实的摇篮。作为年轻的社会创业者,大学生创业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呵护。

猜你喜欢
创业者毕业生大学生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