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阅读预测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18-03-28 15:10:57
成才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晨间预测幼儿

幼儿阅读预测能力,是指幼儿在阅读中运用原有的知识、意义、有关语言结构的知识以及从文本中提取形象化的信息,来帮助自己预测阅读情节的能力。幼儿预测能力的提升对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伴随阅读预测能力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阅读预测能力的重要性、发展作用的探讨在我国幼教领域已经达成共识,其重心已转向支持性、指导性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受个体认知、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阅读预测教育依然存在教法单一,实施不够系统、完善,无法有效落实阅读预测课程等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阅读预测活动来帮助幼儿形成阅读预测习惯,促进幼儿阅读预测能力的提升呢?

一、挑选适宜阅读材料,打好阅读预测能力培养基础

一本适宜的阅读材料是提升幼儿阅读预测能力的前提。以中班幼儿为例,相对小班幼儿,他们有意注意的能力增强,能对情节和结构清晰的图书进行初步想象和推测,能理解图书所蕴含的简单意义,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从角色、情节等不同角度来关注内容,并与同伴展开讨论。

针对中班幼儿的能力特点,为了更加科学系统地提升他们的阅读预测能力,笔者认为,我们在选择中班幼儿的阅读材料时,应挑选故事性强,能突出表现人物情感和心情并有情节冲突的故事类绘本读物;在绘本作品的选择上,则要突出阅读内容的丰富性、阅读价值的启迪性和阅读类型的适切性等原则,如《树真好》《惊险露营记》等。丰富的内容能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开阔幼儿的视野;有启迪价值的故事能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起到教育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适切的阅读类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能读懂、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有助他们下一步的预测想象。

二、制定科学培养策略,促进阅读预测能力提升

(一)晨间自主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打好阅读预测基础

阅读预测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良好阅读习惯的支持,而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得益于日积月累的坚持。教师适时的介入,一对一的指导能有效纠正幼儿阅读中的不当行为,为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那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哪个时段最合适开展一对一的阅读指导活动呢?

笔者认为,入园后的晨间是较为适宜的时间。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幼儿晨间入园时间的阶段性特点,有的孩子先到,有的孩子后到,这种时间差为教师一对一的阅读指导提供了便利,让教师能关注到每位孩子的阅读行为,发现问题也能及时纠正指导,从而更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二,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中不难发现,晨间是幼儿记忆能力最强、思维最清晰、头脑接收资讯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在这一时间段的“阅”和“读”能帮助其习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同时也能将教师对其阅读习惯养成的要求牢记于心。

(二)集体阅读教学——分层阅读架构,培养阅读预测能力

集体阅读教学活动是幼儿提升阅读预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阅读预测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猜想思维发展的特点,将阅读材料进行分层剖析,帮助幼儿从单幅图的猜想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多幅图的联想,最后增加猜想难度,让幼儿尝试进行故事的续编。

1.阅读前期:单幅图的猜想

单福图的猜想适用于阅读预测课程的初期。处在这一阶段的幼儿刚刚接触阅读预测,能力有限,只能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辅助猜想。这时教师可以出示阅读材料的封面,引导孩子根据画面猜测阅读主题;或者将连贯的阅读材料分解成单页的图片,降低猜想难度,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单页画面,猜想故事细节。例如:根据画面背景猜想故事时间;根据人物表情猜想人物心理活动;根据人物着装猜想人物职业;根据人物间的互动画面猜想他们之间的对话等。这一阶段,教师可通过连续性提问,如:看看图上有什么?他们在干嘛?他们是什么表情?来引导幼儿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思考进行猜测。

2.阅读中期:多幅图的联想

多幅图的联想适用于阅读预测课程的中期。此时,幼儿已经养成良好的阅读预测习惯并具有一定的猜想经验,能独立完成单幅图的合理猜想。对这一发展时期的幼儿,教师可以从完整的阅读材料中抽取具有连贯性的部分图片,指导他们根据材料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推理出故事的后续发展。此环节中教师应关注幼儿观察、理解、联想和推理的过程,并引导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强调猜想的合理性。如,教师可抛出推理性的问题:猜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对后续发展进行合理联想和推测。例如:《寻宝》一书中,根据“藏宝路线图”猜想寻宝的过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一书中,根据鳄鱼蛀牙的情节和鳄鱼凶猛的特点猜想鳄鱼就医的故事发展;《爷爷一定有办法》一书中,根据爷爷前几次解决问题的思路,猜想爷爷最后一次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3.阅读后期:故事的续编

故事的续编适用于猜想课程的后期。此时,幼儿的阅读预测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能独立完成对故事情节的合理猜想。在这一发展时期,教师可以直接抛给幼儿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仿照故事架构,创编出另外一个故事,使得两个故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幼儿续编故事的完整性,以及与母体故事的连续性。例如在集体阅读活动《聊聊盘古开天地》中,教师通过假设性提问“如果你是盘古你会怎么变?”引导幼儿通过思考故事的核心问题,进而扩展续编完成《盘古开天》的故事。

(三)延伸阅读——发展思维,拓展阅读预测能力

1.餐前多人续编——促进思维碰撞,保持阅读预测的兴趣

思想是在交流和碰撞中发展的,将枯燥的单人猜想转化为合作式的多人猜想,能丰富阅读预测课程的形式,更能激发幼儿持续的阅读预测兴趣。多人合作式的猜想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大胆的设想,曲折的情节,都能在故事续编的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利用幼儿喜欢在餐前一起畅谈交流的时间,开展多人合作续编故事,正是促进幼儿思维碰撞、保持幼儿持续阅读预测兴趣的契机。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应该首先抛给幼儿一个具有开放性结局的母体故事,让幼儿自由接龙,鼓励他们大胆续编,强调在前一位幼儿所编故事的基础上生成具有自我特点的新故事,促进幼儿个性化的表达。

2.区域资源整合——关注个体差异,丰富阅读预测的形式

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将区域活动与阅读预测有机整合能帮助教师完善集体阅读预测活动的教学效果,丰富猜想形式,也能弥补集体阅读预测活动中无法兼顾个体差异的现象,让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猜想的快乐。例如:在角色区创设故事环境,投放人物服装,引导幼儿将猜想的故事情节表演出来;在美工区投放阅读材料,鼓励幼儿将猜想续编的故事用绘画或者手工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建构区投放各种半成品材料,支持幼儿建构猜想中的故事环境。

3.睡前故事欣赏——累积知识经验,拓展阅读预测思维

阅读预测能力需要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作为推测的基础,午睡前的故事欣赏活动便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一天一个故事,日积月累,能为幼儿阅读猜测能力的培养积攒大量的知识经验;同时,亦能提升幼儿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幼儿阅读预测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丰厚的积淀,幼儿便能在单幅图猜想时有理可循,在多幅图猜想时逻辑清晰,在猜想续编故事时创意无限。

幼儿阅读预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晨间的阅读习惯培养、集体阅读教学活动时的能力构建和延伸活动中的能力拓展等。一日生活和阅读预测能力培养的有机整合,能更科学、更系统地促进幼儿阅读预测能力的提升。当然,幼儿阅读预测能力培养的形式还可以进一步挖掘,笔者将继续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幼儿提升阅读预测能力,为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晨间预测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无可预测
黄河之声(2022年10期)2022-09-27 13:59:46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晨间咖啡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论晨间谈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