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晶,箫涵,刘杨
(1. 重庆品合泰建材有限公司,重庆 400042;2. 重庆华新凤凰湖混凝土有限公司,重庆 402160)
我国行业标准 JGJ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而气温骤降至 0℃ 以下时,应按冬期施工的要求采取应急防护措施。工程越冬期间,应采取维护保温措施。
研究表明,水泥水化反应要在 0℃ 以上才能进行。水泥水化反应进程与混凝土强度增长成正比,两者均与满足 0℃ 以上温度条件密不可分。因此,冬期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就是确保混凝土能够正常水化,是冬期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本文利用人、机、料、法、环五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和探讨冬期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混凝土生产企业和施工企业,都必须具备混凝土冬期生产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还应根据具体特点,编制冬期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的专项方案。
参与冬期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的管理人员、作业者,应具有质量意识和质量活动的素质和能力。“方案先行”,管理人员应在事前,对作业者进行了专项方案的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强调质量控制的要点和难点;“事中监督”,混凝土生产和施工工程中,管理人员应监督和检查作业者措施落实和方案实施情况,确保混凝土生产、施工能够正常进行;“事后总结”,进行总结,完善措施和方案。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冬期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养护等各过程涉及的机械和工器具性能,是混凝土生产和施工方案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冬期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混凝土生产企业除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既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也有满足要求的出机温度。混凝土运输车应加强保温功能,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温度不损失。
混凝土施工企业冬期施工、养护所用工器具工况性能良好,确保混凝土施工、养护能正常进行。
材料包括生产混凝土用原材料和施工用材料,各类材料质量优劣,是工程质量达标的基础。
根据冬期气温较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因受温度影响,强度增长缓慢的特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考虑这一现实特点,应该使用强度增长速度较快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早强水泥,减少掺合料的用量,严寒地区还要使用防冻剂。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和工作性,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施工时间,减少热量损耗,满足混凝土入模温度要求,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能正常水化。
方法的因素就是工艺技术。从某种程度来讲,工艺水平和技术方案的优劣,决定了工程质量。
冬期混凝土生产和施工,应根据科学的理论,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方案,使用保温材料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确保混凝土初凝前不受冻害,尽快达到受冻临界强度,降低混凝土局部受冻,形成质量缺陷的风险。
研究表明,新浇的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遭受冻害,当恢复正温养护后,混凝土强度仍继续增长,后期强度可达到设计强度的 95% 以上。
环境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管理环境因素、作业环境因素。
虽然冬期自然环境,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不利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根据科学的理论,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方案,完全可以消除或减轻不利环境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管理环境因素,涵盖冬期混凝土生产和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和有效运行,决定了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
作业环境因素主要是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实施条件,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只有加强作业环境管理才能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冬期混凝土生产和施工,可以利用人、机、料、法、环五种客观和主观因素,分析并总结质量控制要点。根据科学的理论,编制冬期专项方案,采取先进的工艺技术,克服不利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质量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