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淑真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2012年1月,《Big Data,Big Impact∶New Possibilitie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大数据,大影响:国际化发展的新可能》)的报告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引起热议,报告指出:大数据将会同货币、黄金一样,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资产。哈佛大学定量社会研究所主任加里·金用“革命”来形容这场由数据带来的变革:“被大量数据所带来的定量化方法将横扫学界、商界和政界,所有领域都将被触及”。在大数据时代,新闻工作者具备专业的数据新闻素养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云集的时代。作为专业的媒体人,我们更应该懂得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我们想要的各种数据。互联网思维不仅仅局限于“会使用互联网”,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懂得让互联网为我们创造更大的数据价值。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合理生产新闻作品。快速反应,加速作品更新。这些都需要我们利用互联网数据来分析,同时要以创新的方式来吸引受众。
数据新闻时代,大众更喜欢简单明了的新闻内容,而不是啰嗦的文字。相对于文字,大众更喜欢以图片的方式来阅读新闻,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更加有趣,而且也节省了读者的大量时间。除此之外,会做各种各样的图表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考验。
数据对于新闻的真实性来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那么我们如何呈现好数据,就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数据分析软件,在运用这些数据分析工具时,我们才能更好呈现数据新闻,实现新闻可视化。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也是数据新闻时代,更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一只“麦克风”,人人都是媒体人。在自媒体时代,许多传播者和接收者相互交织,渐渐失去了界限,我们既成了传播者也是成了接收者,导致各种虚假信息泛滥,谣言四起。大数据时代,多的是信息的广泛传播,这个时候“把关人”必须要发挥积极的作用,甄别有效信息,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作为专业媒体人,对于碎片信息的提炼和有效整合,也是一种考验。
大数据天生具有互联网基因,并以数据方式存储于计算机内。数据获取是在熟练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的工具性升级技术。然而,获取数据的前提是获取数据的来源,即知晓从哪里可以获得需求的数据。论述的大数据的众多数据来源中,企业、政府和媒体都是生产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同样这几类主体也是新闻从业者获取数据的主要来源。媒体自身进行数据采集也是重要数据来源,如建立“媒体资源数据库”,将媒体自身过往资源以及其他媒体的内容数据化后收录其中,形成媒体自身的数据资源,现阶段,从业者可以不具备抓取出实在数据字节的能力,对于具体的抓取工作,可以交给媒体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但一定要有探寻数据资源的意识,要知道从哪里获取数据,从哪里获取更有价值的数据等。
在获取数据之后,即需要完成对数据的分析。如何从海量的、静态的甚至是枯燥的数据集合中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解读出数据背后的故事,揭示出数据反映的规律,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数据时代下从事新闻业务时所需具备的又一项技能。对于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将形式各异的数据结构化,然后去除极端不合理的干扰性数据,接着对数据进行分析。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数据的分析主要集中于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这需要从业者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基础,应通晓SPSS语言,甚至是R语言。在完成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结果后,还要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除掌握一定的统计学语言,还需熟练应用数据库语言,能够独立运用数据库完成查询、过滤、分类等工作,这样才能自主地完成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有新闻价值的数据资源。
媒体工作者在通过对新抓取、分析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之后,下一步面对的是如何对数据进行呈现。传统媒体展现新闻的手段主要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呈现方式是因袭传统手段,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答案当然是创新。展现数据具体可以分为展示数据和解读数据两部分。新闻从业者要完成数据可视化,则要学习相应的可视化软件,如:Tableau Public、Google Fusion Tablesn IBM的Many Eyes和Datamarket等,从而在已有的新闻呈现方式基础上熟练掌握可视化技术。解读数据主要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规律、结果和有价值信息的说明以及对于数据可视化呈现后的辅助解释。
作为新媒体工作者,数据新闻是新闻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加快转型,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