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飞
(河北沧州广播电视台,河北 沧州 061001)
所谓成就报道就是媒体全面展示社会发展进步,进行正面宣传引导的一种有效报道形式。它反映的多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政绩新闻”,一直是新闻媒体的“规定动作”。广播成就报道如何才能紧紧抓住听众的耳朵,激起听众兴奋度和关注度,增强节目的可听性与亲和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成就报道的主题往往是宏观的,特别是重大成就报道,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点多面广、内容庞杂。如果选材时不加注意,纯粹从工作角度采写,很容易变成简报体,大话、空话、官话、套话连篇,形成政治化的空洞说教,言之无物令人生厌。这就要求我们在选取角度和切入点时,注意从“小”字上做文章,敢于“大题小作”。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成就报道时,我们在《沧州新闻》节目中,开辟了“喜看农村新变化”专栏。并先后播发了《农民变身农场主》《广场舞点亮农村新生活》《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泊头有个淘宝村,3000人村庄开起千余家网店》《圣佛返乡创业人员建起40多家“微工厂”》等30多篇稿件,这些报道从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件件小事写起,生动展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口虽小,但主题重大,缩短了报道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盐山管道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盐山管道装备制造业为何在全球经济发展减缓的情况下依然充满活力,长时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16年,我们隆重推出系列报道《盐山:全力打造管道装备制造基地》,从园区建设、企业机制、自主创新、投资环境、营销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剖析。这组报道与以往报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是“就成就报成就”,而是挖掘出成就背后带有那些规律性的“真经”,体现了较强的思辨色彩。此组稿件在本台播发后,还被河北电台采用,并被获得省好新闻奖。
新闻报道贵在创新,成就报道尤其如此,如果在写作时,简单套用以往的模式,都是千篇一律的例数成绩、列数字,长篇大论,枯燥乏味,势必令听众感到厌倦,进而引起听觉疲劳。因此,要做到生动活泼,关键在于形式上的创新,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把凝重的报道题材与轻松的报道形式融为一体,使人有新鲜感,这样才能做到让听众过耳不忘、引人入胜。
在国庆65周年前夕,我台《沧州新闻》节目推出“百姓身边看变化”栏目时,就对标题制作进行了有益尝试。《百姓出行更方便》《百姓居所更宽敞》《百姓家园更亮丽》《百姓家底更殷实》《百姓休闲更自在》《百姓晚年更幸福》等十几篇报道,标题既做到格调一致,又能画龙点睛,不仅为报道增添了光彩,而且刺激百姓的收听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每过一段时间,对房间的布局改变一下,我们就能获得新鲜的感觉,写成就报道也是这样。变化写作方式、口吻和语气,表达同样的事实,播出来的节目让人听起来就觉得新鲜好听。在报道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文字新闻与录音报道并存,新闻、专题兼顾。编辑(记者)点评、百姓感言、数字解读、新闻链接等与主体稿件相呼应,既增加了报道的深度,又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
对以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广播来说,音响的运用无疑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进行成就报道时,要注意尽量以现场音响作为切入点,力求先声夺人。音响形式要具有多样性,有效音响的选用要避免同质化。要充分运用音响来反映细节和现场,让听众听出现场感、听出意境,听出内心感受。
总之,搞好成就报道,不能单纯地宣传成就,必须立足于听众,树立以听众为中心的思想。从选取典型题材到确定报道方式都要“另辟蹊径”,缩短报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提升成就报道的可听性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