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三困生”问题的研究综述

2018-03-28 11:13颜文朗雷莹莹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困生贫困生困难

颜文朗,雷莹莹

精准扶贫背景下“三困生”问题的研究综述

颜文朗1,雷莹莹2

(1.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福建福州,350116;2.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并着重强调“精准扶贫”,随着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战略的启动,作为特殊群体的“三困生”(经济、心理、就业三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帮助“三困生”摆脱困境是高校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三困生”定义的梳理、产生原因的分析、解决路径等方面的探究,为学生群体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精准扶贫;“三困生”;综述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州调研时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三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面临着经济贫困、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就业贫困等复杂问题。截至目前,搜索中国知网与“三困生”直接相关文章为450篇,与“双困生”相关文章为1331篇,与“贫困生”相关文章为106 672篇。本文拟通过对“三困生”的定义、产生“三困生”的原因、“三困生”解决路径等多角度的梳理及反思,以期为“三困生”问题后期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关于“三困生”定义的研究

从家庭经济困难生到“双困生”再到“三困生”,学界对困难学生定义研究呈现出动态发展趋势。

(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定义

张远航认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概括为三类:第一,根据学生所在地民政部门公布的最低生活标准,以家庭人均月收入作为衡量,划分为一般困难学生和特困生;第二,以家庭能否提供生活费、学费、住宿费等为依据;第三,根据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家庭证明认定[1]。黄旭辉指出,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在生活和学习上没有获得家庭和社会基本经济保障的高校大学生,主要包括上学时负担不了学校所规定缴纳的各项费用和上学后缺乏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由此可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在完成学业过程中,难以承担其生活费、学费、住宿费的学生群体[2]。

(二) “双困生”定义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学界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以经济条件作为衡量尺度,基于此,部分学者提出“双困生”概念。白日东将“双困生”定义为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 生[3],李晶等人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的贫困生作为研究调查对象,认为“双困生”是生活贫困、心理困惑乃至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4]。根据当前高校内待援助贫困学生的情况和高校所能提供的援助方式看,李淑娥指出“双困生”应由两大类人群组成,一类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另一类是就业困难学生[5]。由此可知,对于“双困生”的定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指“经济、心理双困难的学生”,二指“经济、就业双困难的高校毕业生” 。

(三) “三困生”定义

“三困生”相较于“双困生”而言所面临的困境更为错综复杂,其特征表现为需救助范围由两项扩大至三项甚至是多项。

徐光井认为,“三困生”即生活贫困生、学习困难生和思想困惑生[6]。张金元等人提出“三困生”即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是在大学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而形成的特殊群体[7]。

综上所述,“三困生”主要包含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就业是大学生必将面临的选择,而由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就业困难将对毕业生造成严重困扰,因此,对于“三困生”可定义为“经济、心理、就业三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

二、关于“三困生”引发的消极影响及原因分析

“三困生”群体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引发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对该问题原因的剖析是提出相应对策的前提条件。

(一) “三困生”现象引发的负面效应

在就业方面,消极就业心理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王征运用SWTO分析理论认为,一部分贫困学生由于没能正确对待贫穷的出身,在就业问题上抱有消极情绪[8];林建浩则认为就业难易使贫困生产生忧郁、冷漠与自暴自弃情绪[9]。

在心理方面,经济压力成为引发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诱因。何少颖等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和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据模型,指出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在人格特征上,与非贫困生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极大。段华平等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福州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处理,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普通学生在某些方面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强迫症、人际敏感和偏执方面等[10]。林晓桂等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利用SPSS对测量数据初步分析表明,经济困难引起压力大、营养不良等将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容易患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11]。荆玉梅表示“三困生”呈现出自信心缺乏、负性情绪明显、人际交往能力差与主观幸福感低的消极状态[12]。

(二) “三困生”现象的原因剖析

“三困生”的产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指其自身因素,外因包括社会、学校与家庭三大层面。

1. 心理因素是“三困生”产生的内在原因

蓝冬玉指出,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与就业心理不成熟造成“三困生”就业难度增大[13];江琴则表明,在主观上,部分贫困生自信心不足,但就业期望又较高[14],同样,李瑾在对湘南学院部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致使其心理承受能力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较差[15];殷利红则强调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阶段,种种社会冲突以及自身心理发展中的两面性容易引起矛盾与冲 突[16]。因此,就业心理不成熟、精神压力大、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是引发“三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现实原因。

2. 社会因素是“三困生”产生的基础性原因

王苓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多数人把利益作为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促成追名逐利现象,[17]成为“三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张栋则认为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高等教育收费大幅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定性模糊等造成了资助运行困难,交易成本高成为“三困生”的最大阻碍[18]。

3. 高校因素是“三困生”产生的关键性原因

董晓绒指出,就业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高校就业理念滞后,对大学生就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全方位的指导,未将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等进行融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做到差异性对待[19];丁文娟则发现在入高校前学习成绩高低是衡量优秀的标准,入高校后,衡量优秀学生的标准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综合评价,前后的变化导致多数学生出现矛盾心理引发产生自卑感[20]。

4. 家庭因素是“三困生”产生的重要性原因

胡晓璐指出,“三困生”家庭困难主要体现在家庭经济贫困和家庭遭遇变故,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给学生造成较大的负担,使其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学习困难[21]。同样,李孔文也认为很多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费、生活费致使学生分散了学习注意力,对自己令家庭经济情况愈发困难所产生的负罪感促使其通过勤工助学或兼职的方式减轻家里负担,从而懈怠学业[22]。

除此之外,少数外国学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Rowe等研究发现,经济困难有损学生的智力和人格发展,使得他们在学识方面不如普通学生丰富、全面,性格也以内向者居多,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担忧[23]。Wilton指出,经济困难是影响自尊的重要因素,经济问题会导致个体自尊水平降低[24]。Pancer等通过使用SACQ(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发现,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特别是低年级新生,由于对学校的设想与期待得不到满足,以及面对来自校园生活的各方面压力,这些心理的不适应会直接导致心理健康问题[25]。

总而言之,一方面,学界对“三困生”引发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影响的特征并没有做详细探讨,如影响的持续性、反复性、单一性、多元性等。另一方面,对“三困生”产生原因的分析多以个人经验作为分析依据而缺乏有效的数据作为支撑。

三、关于“三困生”问题解决路径的研究

在精准扶贫的社会大背景下,“三困生”现象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学界研究者针对该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从经济帮扶、心理帮扶、就业帮扶三个层次简要概括。

(一) 经济帮扶:解决物质问题

对“三困生”进行经济帮扶,是解决问题基础性的一步。孙晓东认为在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建立档案、提供助学岗位、开展心理问题团体及个体辅导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人文关怀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帮助他们实现智慧脱贫。另外,要重点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物质需求,提供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救助模式[26]。“建立完善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和财政问题,归根到底是个政治安排和思想观念问题,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制度是否正义……它是一个政治态度和政治意愿问题,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27]而欧美国家在对高校贫困生的经济援助方面已形成相对成熟的机制,大部分高校拥有一套完备的资助体系,助学资金来源广泛而充足。例如,美国高校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大量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以及更多的社会岗位需求。国外有少数学者对经济困难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除了在物质上承受较大的压力之外,他们更易遭受心理压力。

(二) 心理帮扶:排除隐性障碍

对“三困生”进行心理帮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性环节。戴吉认为应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他们的积极体验,塑造他们的积极思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支持系统,最终达到塑造悦纳进取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28]。王俊等人则认为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调适与疏导机制,建立贫困学生激励机制,鼓励贫困学生超越自我,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29]熊珍琴在分析马加爵事件的基础上指出,要加强贫困生心理引导,提高贫困生解困及竞争能力。具体地说,一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二要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及心理适应能力;三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加活动;四要尊重贫困生的劳动;五要组织各类贫困生的学生社团,使他们拥有归属感;六要改善资助方式,以学生为本[30]。

(三) 就业帮扶:培养自助能力

对“三困生”进行就业帮扶,是解决问题的发展性办法。刘静通过分析贫困生现状,认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具有重要性,要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充分利用网络,推广职业测评,建立个别生涯辅导服务,要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辅导员潜力,督促其近期目标的实现,要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团体辅导[31]。杨君表示要健全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和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要着眼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32]。郑志民认为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就业,其第一步是要从家庭入手,建立校、院两级的贫困生管理网络,建立学生档案做好细分工作[33]。

除所述外,部分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苏晓玲指出,“心理贫困”对学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经济贫困”,学生积极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抚平其与普通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和心理落差[34]。

简而言之,由于“三困生”所面临的困难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三困生”的帮扶不应仅仅局限于单方面帮扶,而是要采取综合帮扶即多元帮扶的方式,从而有效解决“三困生”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学界对“三困生”有着深刻的认识,对于“三困生”定义、问题、原因及路径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不足之处值得深入研究:一是在研究对象方面,局限于高校“三困生”,而较少关注小学到中学教育阶段的“三困生”;二是在“三困生”定义方面,并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无法区分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差异产生的影响;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其操作方式较为单一,而对其分析与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是空白的;四是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偏向于家庭经济、心理、学习困难等三方面,对于“三困生”的就业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和分析;五是在研究结论方面,既有研究仅提供单一措施,缺乏针对性,难以解决“三困生”问题,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模型。

因此,对于“三困生”问题的研究仍需深入,不能局限思维与视角,需在实践调查中获取相关有效信息,完善研究体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发展动态,为高校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数据支持。

[1] 张远航.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 [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08-111.

[2] 曾光初.高校助学工作中贫困生优良品质培养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4):217-218.

[3] 白日东.双困毕业生的能力拓展与就业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7):29-31.

[4] 李晶,李向阳.高校“双困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对比分析——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93.

[5] 李淑娥.构建高校“双困生”援助体系的几点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1):93-95.

[6] 徐光井,陈爱生,李沐珍.提高“三困生”心理素质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5(7):128-130.

[7] 张金元,刘维国.树立正确观念推进职校素质教育——湖北省部分职业学校负责人座谈学习贯彻江总书记《谈话》[J].职教论坛,2000(4):4.

[8] 王征.SWTO分析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J].前沿,2013(9):118-119.

[9] 林建浩.从就业上解决高校在读贫困生问题的途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7-78.

[10] 段华平,赵凌波,白丽英.福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3):265-266.

[11] 林晓桂,何少颖,赵凌波.高校贫困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4): 363-365.

[12] 荆玉梅.高师“三困生”教育帮扶机制的探索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41-143.

[13] 蓝冬玉.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112-114.

[14] 江琴.价值体认的实现——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2):75-79.

[15] 李瑾.贫困生心理贫困对就业的影响与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7):115-117.

[16] 殷利红.“三困生”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J].科学之友(B版),2008(12):71-73.

[17] 王苓等.高校“三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途径[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4):33-36

[18] 张栋.试论我国贫困生大学生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7-29.

[19] 董晓绒.新形势下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新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73-75.

[20] 丁文娟.高校“三困生”的帮扶工作探析[J].长三角(教育),2012(2):78.

[21] 胡晓璐.浅析高校“三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2(15):250-251.

[22] 李孔文.浅析高校“三困生”现存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2):80+86.

[23] Rowe D C, Rodgers J L. Poverty and Behavior: A Response to a Critique of a Critique of a Special Issue[J]. Developmental Review, 1997, 17(3): 394-406.

[24] Wilton R. Putting policy into practice? Poverty and people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4, 58(1): 25-39.

[25] Pancer S M, Hunsberger B, Pratt M W, et al. Cognitive complexity of expectations and 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in the first year[J].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000, 15(1): 38-57.

[26] 孙晓东,苏晓玲.高校“双困生”现状及思政教育帮扶措施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113-114.

[27] 周庆刚,黄淑芬,李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和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57-158.

[28] 戴吉.以心理帮扶为核心的高校“三困生”积极帮扶机制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139-142.

[29] 王俊,罗俊.高校“双困生”心理冲突的缓解与矫治[J].孝感学院学报,2007(1):117-118.

[30] 熊珍琴.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化解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97-98.

[31] 刘静.高校经济困难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科学大众,2015(3):155-156.

[32] 杨君.“双困生”毕业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及对策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3):45-46.

[33] 郑志民.职业指导在促进“双困生”就业工作中的有效路径分析[J].教育观察,2016(5):39-40.

[34] 苏晓玲.“双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2):118.

[编辑:游玉佩]

2017-12-01;

2018-03-09

2016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水平大学‘三困生’职业发展模型研究”(FJ2016C055)

颜文朗(1984—),女,福建莆田人,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奖助贷、就业与创业;雷莹莹(1994—),女,福建霞浦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联系邮箱:787564150@qq.com

G639.1

A

1674-893X(2018)02−0170−04

猜你喜欢
困生贫困生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培养家困生的积极品质
德困源于心困
——小学德困生现象及心理辅导策略
选择困难症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有困难,找警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