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社会传真》,江西 南昌 330046)
21世纪以来,我国新媒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就使得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以提高自己的节目收视率。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提高节目中的编导意识。基于此,围绕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的编导意识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重要组成部分,电视编导的创作水平极其关键,对节目的创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编导,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创作功底,还需要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要创新自己的制作风格,具备下面几种意识:
在电视新闻专题编导意识中,责任意识是最根本的精神品质。首先,电视编导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以加强对公众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在创作过程中,编导需要重视对党的思想的宣传,让人民群众都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再次,在节目制作中,编导要关注民生发展,要保证节目中内容反映观众的愿望。而要想实现这几点要求,就需要编导人员对社会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了解时代的发展趋势,以便对群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并需要编导人员重视民情,通过电视作品来达到宣传政治思想的目的。
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就限制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进一步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对节目进行创新,提高节目的创作质量。新闻专题节目的制作,对同期声与画质的要求较为严格。故此,一个优秀的编导,需要拍摄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专题节目,要确保自己的节目能够反映民生民情。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电视编导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在编导意识中,新闻意识是其中的基本意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应当在第一时间内,为广大受众提供最为真实的报道。一个编导是否优秀,与其新闻意识的强弱有着较大的关系,编导意识较强,他们就会更重视为广大受众服务,会将新闻事件的真相揭露出来。只有当编导具备新闻意识,他们才会及时地发现新闻,才能够发现新闻中的关键节点,然后对这些关键内容进行报道。另外,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也从侧面上反映了编导的发现能力较强,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抓住关键性的线索。如此,就能够使自己所制作的新闻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进而促使节目的收视率得到提升。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制作成功与否,与编导人员的策划意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新闻节目要确保真实性,严禁造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够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丰富。因此,编导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想象力,能够将一些发生于生活中的真实事物运用一种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而这就需要编导人员具有一定的策划意识。不管是前期的选题,还是节目的拍摄,乃至最后的节目剪辑,电视编导都需要深入其中,以保证节目的创作质量。
一般情况下,电视节目都有专门的策划部门,也有专门的专题挖掘部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视编导就可以不去关注节目的策划以及节目专题的确定,相反,编导需要亲自参与到选题与策划之中。如此,方能够确保自己所制作的节目具有良好的贯彻性。
只有当电视编导人员具有较强的策划意识,他们才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专题节目。而要想达到这一点,需要电视编导多关注社会生活,从中挖掘优质专题,这样所制作出来的节目更满足受众的需求,在节目拍摄之前,编导就要充分与采访对象沟通,有目的地筛选拍摄内容,初步确定拍摄的主题和风格。在拍摄过程中,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和采访对象的状态来调整拍摄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细节进行捕捉和放大,以突出人物的特点,或是更加完整真实地记录事件。在后期编辑时,更是要根据实际的拍情况和表现效果,对节目素材进行取舍,使节目在逻辑清晰,在层次分明的基础上主题更加突出,整体风格一致。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是否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与编导人员的品牌意识有着莫大的联系。只有当专题栏目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才能够吸引着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而要想达到这一点,则需要编导们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节目的制作究竟是采用纪实手法,还是采用访谈手法,都需要编导进行分析,以确定栏目的最终风格。故此,在确保新闻专题节目新闻性的基础之上,编导需要对栏目的表现手法进行探讨,以创作出紧扣时代脉搏的电视节目。
在如今这个新媒体发达,自媒体活跃的时代,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创新意识不仅仅是指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编导在节目拍摄制作的过程中更应该将创新思维贯彻始终,在专题节目的拍摄中加入一些电影的手法,在写稿时借鉴一些自媒体的语言,编辑中加入一些融媒体互动的版块等等,这都是观众所喜闻热见的,也是有助于收视率提高的因素。
综上,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环境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就需要编导人员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责任意识、策划意识、品牌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够使节目的制作更加的符合广大受众的内在需求,才能够提升节目的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