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探析

2018-03-28 09:43
传媒论坛 2018年14期
关键词:视阈跨文化传统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我国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成为东方最神秘的国度之一。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建设,我国传统文化开始走上世界舞台,并引发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其独有的魅力色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时期,其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对外传播,对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并为世界文明建设增添了色彩。

一、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问题

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不可同日而语,相应的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取得了巨大成果,并产生了深刻影响力。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及实施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然被世界认知。但是客观维度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仍旧存有不少问题,必须理性对待,摆正姿态,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具体而言,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自信度不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与积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人对中华民族文化充满了自信与自豪。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建设,尤其是受互联网应用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渗透愈演愈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自卑现象,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论,严重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从另一个维度上讲,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创新不足,亦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此外,中西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思维方式、价值选择、民俗习惯等的不同,造成了话语交流障碍,词不达意影响了传统文化精神魅力散发,对外传播效力大打折扣。

二、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路径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要想扩大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单纯地依靠世界感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主动出击,依托广阔的传播途径,采取科学策略,才得以实现预期目标。本节针对当前文化传播主流路径进行了选择和论述,具体表述如下。

(一)媒体传播

信息化时代,媒体是跨文化传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在文化传播领域,大众传播媒体是所有传播媒体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加持下,其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在现代化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渠道越发多元,包括电脑、手机、电视、报纸、广播等等,并突破了传统媒介传播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为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利好条件。同时,互联网可以说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风潮,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更加便捷、畅通。对比,建议各类媒体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传播功能,设定专属版块,开通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通道,以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散发其独有魅力。

(二)语言教育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方式,更是通往心灵的重要通道,对建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尤为重要。萨丕尔认为,人的独特性在于,人能通过语言的传播建构自己与世界的一体化关系。事实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就十分重视对本国语言的推广,并将之视为传播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通道。在整个文化构成系统中,语言作为基本元素组成,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汉语的国际化亦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方式,相关教育活动开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践行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提升,一度引发了汉语热,并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文化潮流。基于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汉语国际化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及其他培训机构的功能价值,为更多国际友人学习中国文化提供服务。

(三)产业融合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文化产业作为投入小、回报高的朝阳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日渐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制高点。甚至有学者指出,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的胜负决定于文化产业。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探寻最富有中国特色和气息的表现元素,将之融入其他产业领域,如艺术设计、工艺品等,平添其文化色彩,如此既可推进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又有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面对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更具竞争力。尤其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一步建设,企业要想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稳固自身地位,就必须要重视品牌形象建设,而我国传统文化则提供了丰富的元素支持。同时,国家亦需加强对外向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支持,采取积极的外贸和财政政策,为其与外媒的交流合作打通通道,建立知名品牌。

三、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些非凡的价值意义,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最根本途径之一,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最大限度地调配各个要素功能。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下几种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提升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中谈及中国传统文化,并表现出了极度地认同与推崇,同时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其首要基础是建立国民文化自信,唯有形成国人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才能被世界接受。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应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度解析其中内涵价值,并采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同时,充分发挥新旧媒体传播功能,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扩大影响力,为国人提供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使之成为有力的对外传播者。除此之外,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播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新时期,各大高校应注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学习,将之有机地融入自身文化体系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年学生成长,树立他们正确的文化意识及价值,提升其文化品位,使之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生力军,满足国家战略部署需求。

(二)融入现代元素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沉淀,并对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要客观、理性地分析选择传统文化内容,对其丰厚的内涵底蕴进行解读和梳理,注重融入现代元素,促进其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剔除低级趣味,使之重新散发活力。只有符合现代人心理需求及审美需求的传统文化才是发展的,更易于被世界认同和接受。对此,应当加强对我国璀璨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做好相关文物的修缮工作,适度增加该方面的建设投入,并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及主体,让我国传统文化遗产重新散发光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如书籍、建筑等,其中渗透的精神思想仍旧被世人传颂,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天人合一等,是现代精神文明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此过程中,还需对部分不符合现代价值规律的传统文化部分剔除出来,如等级观念、尊卑观念等,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客观呈现我国社会主义印象。

(三)塑造良好形象

正如雷默所述,中国目前最大的战略威胁之一在于其“国家形象”。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形象传播是一种以文化为内容的政治信息传播,直接影响了其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地位。跨文化传播视阈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热忱,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奠定了基础。事实上,良好的国家形象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国际社会所做的贡献。

一直以来,以习近平为领导的党中央集体,十分重视和平发展,并将我国定位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是彰显了我国作为大国的风采魅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应当进一步发展下去,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世界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最终取决于它的公民文明素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建设,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是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使者,更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因此,要重视国民素质建设与提升,加强传统优良文化的教育、宣传。

(四)明确目标受众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最基本价值和目标,在于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时代风貌与发展,稳固强国、大国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多元化文化生态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理性思考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迥异,实施针对性的文化输出战略。在此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充分散发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民族的思维个性,善于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使之更好地被认知。毛泽东曾经指出,“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在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践行过程中,要充分分析目标受众所属民族、国家的思维特点、表达方式等,用他们听得懂、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注重融入最真实的情感,坦诚阐明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激发两者之间的共鸣感受,唯有如此才是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正确方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十分重要和必要,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战略选择,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需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功能,通过语言教育、产业融合,扩充传播渠道,并采取科学的践行策略,未来关于此课题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多可实行的策略。

猜你喜欢
视阈跨文化传统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