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和推进策略

2018-03-28 09:12朱西括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时代教育

朱西括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和推进策略

朱西括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21)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的基本任务和重要使命。高校必须把握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定位,理解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系统梳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激发新动力、确立新理念、构建新生态三个方面着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内涵;路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报告59次提到创新、6次提及创业并对青年寄予极大厚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历史定位,明确新时代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理解新时代高等教育本质要求,不断开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局面。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的时代审视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回应时代和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新战略的重要支撑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十九大进一步作出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无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还是实施具体的决策部署,都离不开创新的驱动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支撑。面对新战略,回应新需求,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更为重要的基石作用。因此,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培育学生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更多青年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提升学生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换句话说,这也是对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问题的时代回应。

(二)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这是对新时代教育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新定位,也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要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核心在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现出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与瓶颈。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打好教育改革攻坚战,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正确定位、优化调整、全面发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如何培养人”问题的科学回答。

(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全新政治论断,勾勒了分两个阶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新时代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何谓“现代化的人”?具备何种素质和能力的人堪称“时代新人”?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来看,它内在地蕴含在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从时代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求人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其“只会考试、不会做事”弊病的突破,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钥匙,其实质就是释放个体的天性,鼓励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给出的时代答案。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科学把握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后,创新创业教育迅速在全国各地高校掀起改革热潮,成绩有目共睹。但整体来看,也客观存在着部分高校虽“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和内涵缺乏深入理解,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2]。因此,很有必要在这股热潮下冷静反思,以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一) 育人为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

育人是高等教育永恒不变的使命,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3]。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更是将“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4]列为“双一流”的建设任务。可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解决当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问题的当务之急,也与我们多年推行和发展的素质教育深度契合、一脉相承。两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提升学生素质,只是所强调的“素质”因为所处时代不同、实践诉求有异而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赋予了传统素质教育新内涵,是对素质教育的拓展延伸和实践创新。

(二) 点面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

“点面结合”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既要“面向全体”,亦应“分类施教”。既然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其首先必须坚持“两个全面”,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普及性,着力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批判、善于质疑、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使创新创业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当然,“不是每一种酒都叫茅台,不是每一种牛奶都叫特仑苏”。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就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心”而言,其价值指向也不是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发明家,更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企业家,这在现实实践中既不“可遇”也很“难求”。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既需要从整体上进行顶层设计,更需要分层次、分阶段、分群体具体推进,切实做到“面对全体”和“分类施教”有机结合。

(三) 三个融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特征

一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延伸和拓展,这决定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在统一性。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历程不难看出,今天所言的创新创业教育既不是我们最初提出的创新教育,也不是后来提出的创业教育,它既涵盖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又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两者有机融合的一种系统性教育。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决定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包括教育理念的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课程体系的融合、教学内容的融合、教育资源的融合等。在这种深层次融合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物理捆绑,而是出现化学反应,其最终结果和最佳状态不仅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而更应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三是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跨界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学科课程,也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活动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纵向上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在横向上打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环节,建立起政校行企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现实反思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因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思想认识:思想缺位与认识错位并存

思想缺位是指一些高校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其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喊破了嗓子”,但迟迟没有“甩开膀子”,制定了计划,但“锁进了柜子”,“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最终却“掉在地上”,创新创业教育被边缘化、虚化和表面化。认识错位是指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思想上没有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其外在体现为“四重四轻”。一是重实践轻理论,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视为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和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系统培养;二是重创业轻创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把创办创业学院、学生创业数量和成功率作为评价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功利色彩浓厚;三是重专业教育轻“双创”教育,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两张皮”现象突出;四是重精英教育轻通识教育,不少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作对少部分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理念的学生的培养工作,忽视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体系[5]。

(二) 教育模式:特色化与模式化并存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方能更好地开创未来。高校只有立足地方特殊区情契合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全面把握自身过去和现在,通盘考虑自己优势和劣势,并不断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和交流,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也是最好的“双创”教育模式。当前,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实践中,各地高校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特色不明显,“千校一面”的模式化“撞衫”现象依然突出。虽然多数高校已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和文化资源、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仍有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未真正与本校特色相结合,多为“复制粘贴”,呈现大同小异的状态,其组织模式的趋同、教育模式的相似,造成了“双创”教育生态位的重叠[6]。

(三) 教育体系:系统性和碎片化并存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横向上看,它涉及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方式等诸多因素。从纵向看,它包括意识激发、理论传授、模拟演练、实操实践、效果评价等多个核心环节。整体来说,资源整合不足、连贯性不够、个别环节存在短板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大制约。具体而言,一是多元开放协同育人合力不够,少数高校“关起门来搞教育”的状况依然存在,“自弹自唱、自说自话”等实际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即使一些高校主动适应产学研用一体化需要,但在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上尚有诸多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具体体现为“三热三冷”。即产教融合方面存在“政府热、社会冷”现象;校企合作方面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集约化发展方面存在“校方热、集团冷”现象。二是师资上存在着“三多三少”问题,即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经院式教师多,实战型导师少;校内教师多,校外教师少。三是教育方式科学性、系统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教材选择随意性较大,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法陈旧,“新方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实践平台搭建不充分,尚不能满足学生日益旺盛的创新创业需求;保障服务体系不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等。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取向

站在新起点,要有新作为,开辟新篇章。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进行破题,从三个主要方面着手补齐短板,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

(一) 增强文化自觉,激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动力

文化自觉,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决定着人的思想与精神状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增强文化自觉,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只有让创新创业成为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理性认知和行动自觉,才能使学生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内化为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实现创新的自由自觉。

高校应通过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校友、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典型和经验,加强对舆论的正面引导,在全校营造崇尚创新、激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应发挥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的作用,定期举办讲座、论坛、见面会、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建设“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应积极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师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推动创新创业意识向创新创业行为转变。

(二) 树立正确认识,确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

要树立战略眼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历史定位,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素质教育这一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持续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要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创新创业意识 启蒙——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实践”的育人工作链分阶段渐进推进。

要坚持走“泛在学习,精确培养、个性定制”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子。“泛在学习”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之惠及每一个学生;“精确培养”就是要面向“有明确创新创业愿望但素质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个性定制”就是针对少部分怀揣创业梦想和具备创业潜质的优秀学生“开小灶”,根据其专业基础、目标定位、个性特点配备导师,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深度指导,将之锻造成为创业精英。

要注重凝练特色。根据类型层次、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 深化教学改革,建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

教育创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建构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是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内外有关研究与实践表明,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由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产学研组织协调机制和内外部激励机制与支持体系等多种要素构成。将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需通过顶层设计来一场“静悄悄的生态革命”。

一是坚持能力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并将创新创业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 学分。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教学要素短板。2016年,按照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开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材不能仅局限于就业指导类教材和职业生涯规划类教材,要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开好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健全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环境瞬息万变,知识日新月异。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上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少一些“大水漫灌”,多一些沉浸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翻转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发展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师资上要坚持“外引”“内强”并举,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各方力量协同育人。让大师走进校园,让教师成为专家,努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要改革完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指标从“重硬件”向“重软件”、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将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第三方评估。

三是依托协同育人,拓展教育实践平台。“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将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要以此为契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做好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脱贫、生态文明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七有”社会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政校行企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开发更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同步规划协同育人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和实现途径,积极为青年学子搭建绽放自己、展现风采、服务国家的新平台。

四是强化保障体系建设,打通创新创业“最后一公里”。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机构,构建完善师资队伍、资金管理、学分管理、项目管理、评价激励等配套制度,为广大师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和全方位保障。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2).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Z/OL]. (2015-05-13)[2018-01-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4]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Z/OL]. (2015-10-24)[2018-01-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5] 北京中科创大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蓝皮书(2016)[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6] 陈昌芸,侯长林.找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位[N].中国教育报,2017-09-19(09).

[编辑:何彩章]

2017-12-08;

2018-07-08

2015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课题“提升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2015BJYX120)

朱西括(1977—),男,河南信阳人,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联系邮箱:735352921@qq.com

G640

A

1674-893X(2018)04−0074−05

猜你喜欢
时代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