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为了扩展管弦乐队的音域,短笛被加入到木管组,成为管弦乐队的一员,大约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管弦乐队已形成了固定的配置标准,其中乐团一支短笛及两到三只长笛也成为乐队的标准配置。由于短笛出现的时间较晚,包含短笛声部的大多是十九世纪中晚期浪漫主义和近现代的作品。
尽管短笛也可以作为独奏乐器同钢琴或是乐队进行协奏,但由于短笛自身的音色特点以及其“边缘化”乐器的属性,更多的时候,短笛还是作为管弦乐队中的最高音旋律声部出现。短笛的低音区由于乐器构造的原因较难发声,音量小,在这个音区上音色也不及长笛柔美有美感,是以在大多数管弦作品中,作曲家常使用的是短笛的中高音区,短笛在许多作品中大部分是空拍,一出声不是在乐曲高潮部分,就是短笛的solo 部分。从短笛使用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在管弦乐队中充当着表现作品高潮部分时所必不可少的高音部分,相对其他“边缘化”乐器,短笛的使用率是相对较高的,实用性和表现力也十分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短笛是管弦乐团中不可缺少的标准配置之一,在管弦乐团中同其他主流乐器一样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容忽视。
(一)音色问题
一个好的长笛演奏者不一定就能很好的掌握短笛,由于短笛的吹口比长笛要小,较难发声,拥有一个好的短笛音色更是困难,尽管短笛的指法与长笛相同,但吹口角度、运气、音色等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较好的掌握。
(二)音准问题
短笛由于乐器自身的原因,音准较长笛来说更难掌控,其高音区很容易偏高,中低音区又容易偏低,在与乐队配合中,短笛出现跑音的现象是极其明显的,因此,音准问题对于短笛来说,变得尤其重要。
(三)表现力的问题
在乐队演奏中短笛经常演奏着旋律声部,由此,对于其演奏乐曲旋律部分表情术语、强弱变化、速度等都要求十分严谨,对于乐曲应该有丰富的表现力,这就要求演奏者平时在短笛的日常练习中加入渐强渐弱等等基本功的练习,这是很多长笛演奏者所做不到的,大部分演奏者离开排练也就不碰乐器,也是乐队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
(四)节奏问题
节奏是指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管弦乐队中的节奏丰富多变,哪怕只有一个声部节奏忽快忽慢,没有与乐队合在一起,作品听起来都会混乱无序,因此,短笛演奏者应该掌握稳定的节奏感及节拍强弱关系,避免在乐队演奏中出现节奏的问题。
成为一名合格的短笛演奏者,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保证乐队演奏有更好的合奏效果,而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演奏者在日常的练习中来慢慢完善:
(一)学习长笛的人都知道,想要拥有一个好的音色,必须投注很多心血在日常的练习中,同样,短笛也是一样,通过日常的练习,将吹惯长笛的吹口渐渐适应到短笛上,使气流更加饱满集中。同时,在乐团演奏中,对短笛演奏者的体力也有很高的要求,短笛要求演奏者吹奏时有一定的力道以及很强的气息,长时间的演奏必定会吃不消,这就要求演奏者在平时练习音色的同时,也加强自身耐力的练习,才能保证在乐团演奏时有较好的音色。
(二)关于音准问题,这是乐团每个演奏者都应解决的基本问题,每个演奏者都应该通过日常的练习演奏对自己的乐器有一个充分了解。每个人的吹口角度及自身乐器的不同,掌握好音准应该从适应乐器开始,了解自身在吹奏时哪些音会偏高,哪些音会偏低,一般短笛的高音区会偏高,中低音区会偏低,不过也是因人而异,在了解自身乐器音高之后,应该知道如何控制它,比如说,偏高了就应该将吹口向内收一点点,气息稍微舒缓,偏低则应该将吹口外翻,气息加强。在熟悉了自己的乐器之后,也要做到学会判断自己的音准,在乐团排练时,随时根据判断来调整自己的音准,由此才能更好的解决音准的问题。
(三)提高演奏表现力,需要演奏者在平时的练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日常练习中应该重视渐强渐弱等基本功的练习,只有在平时很好的掌握了,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在排练演奏时跟着指挥及时灵活应变、迅速的做出反应。同时,演奏者还应该从平时练习中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快速识谱、快速反应各种表情记号和各种术语等能力。
短笛在整个管弦乐队里是最高音旋律声部,一旦短笛在乐队演奏中有什么问题,将在乐队中无处可藏,暴露无遗。演奏者需要通过各种日常的基础练习来解决演奏中遇见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自身,以更好的融入乐队。
[1]赵计超.长笛在乐队中音准音色的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5.
[2]朱秋华.西方音乐史[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