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普是一种传播医学健康知识的重要媒介,目的在于增强民众健康意识,提高医学素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减少疾病发生等。通俗讲,医疗科普的目标在于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让看的到人尽可能看懂,让看懂的人尽可能照着去做。
医疗科普的特点在于不同人群关注度不同,需要考虑受众人群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实力等各个方面。许多医疗科普知识给人以专业名词多,逻辑复杂,晦涩难懂等印象,让人望而却步,提不起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一看到相关内容就头大犯愁,望而生畏不知所云。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民健康意识愈发增强。每个人都希望能健康的生活,能了解、预防健康问题与各类疾病,健康中国成了全民热议的焦点。医疗科普知识可以满足人们在看病就诊之外,对于了解医疗知识的渴望,甚至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医疗科普知识。
通过传播医疗科普,可以缓解人们对医学知识的恐惧感,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知病懂病,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医生传播医学知识,拉近人们与医务工作者、医院的距离。
因此,提高传播效率,以点对面广泛宣传,增强全民医学常识十分必要,医疗科普知识的权威制作与有效推广成了重点。
医疗科普的传播方式逐渐由单一的传统静态媒体,转变为静态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协同发展的局面,新媒体媒介甚至受众面更加广泛。之前想要学习医学知识,需要去借阅图书报纸等,或者在医院就诊时观看墙壁上的科普宣传画。网络发展后,医学网站对于医疗科普的推广也起到一定作用。而现今,随着新媒体的壮大发展,随身携带的手机就可以将大量知识点收录,不再受场地、呈现方式的限制,随时随地想看就看,想学就学。
读图时代已经到来,视觉图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视觉是人们最先感受到的感官,文字图片化成了一种趋势。信息爆炸的社会留给人们的大块时间相对减少,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接收新鲜事物能更好的提高生活效率。图片可以浓缩文字内容,并赋予文字独特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视觉传播,以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引导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
医疗科普推送以图文结合的表达方式,将充满艺术感染力的图片与严谨科学的科普文字相结合。以点、线、面的构成原理与色彩原理作为设计指导,将设计符号融入插图,以简单、直观的方式解析科普知识。
网络日渐发达,流量无处不在,近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受众人群相对为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年轻一代。医疗科普推送的关注人群主要涵盖的是互联网人群,相对集中在手机客户端,通过手机关注相关医学微信、微博账号,接收相关医疗科普知识。
受众年龄不同,医学科普推送的内容也应相应作出调整。如考虑到文章受众可能年龄偏大,文章的整体风格应以严谨而不失活泼为主,在插图的绘制上尽量稳重。在面对青年一代时,整体风格可以变幻多端,以轻松、诙谐为主,图文搭配上也尽可能趣味化。
医疗科普推送应根据不同科室、不同主题、不同内容进行对应调整,图片的选取与绘制的要有针对性、恰当性、合理性。鉴于关注人群主要为中青年一代,年龄分布较广,设计涵盖的各类疾病较多。
当进行慢性病、相对严重病症的科普时,画风不能过分恶搞,要以整体相对严肃的基调进行科普。在图片的绘制上,可设计拟人化形象减少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感,拉近文字与读者内心的距离,让读者放下心理防线,以平稳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去阅读。当进行亚健康等疾病科普时,在图片的绘制上可以风格多变,选取趣味性元素融入画面,使读者快速理解其中逻辑,消化科普知识。当进行健身、美白等轻松话题科普时,可增加文章中的图片数量,以俏皮搞怪的插图漫画形式呈现,适量搭配诙谐幽默的文字对话,融入网络流行文化,吸引读者注意力。
医疗科普用是向人们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媒介,新媒体微信、微博等平台是传播内容的有效渠道。医疗科普推送具有快速、便捷、易传播等特点,满足了信息化快速发展下人们的需求。图文结合的阅读模式是读图时代的趋势,严谨的文字搭配直观的插图,尤其是充满趣味性的插图可以有效缓解医学科普的严肃感与距离感,降低读者的恐惧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新媒体医疗科普推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读者对于医学的兴趣,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医学。新媒体医疗科普推送应考虑到受众人群的分布特点,科普推送应根据不同主题在文字编排、图片绘制、整体风格上作出调整,让内容与风格和谐统一,在生动、有趣、容易、耐看的基础上,快速、高效、便捷的进行阅读学习。
[1]宋锡敏.关于医学科普与医疗广告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0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