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恒,牛文东,荣 潇,周博曦,王金亮,刘超男
(国网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电力生产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整个系统同时包含了生产、供应以及销售,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差错,都可能引起整个生产系统的紊乱,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为此,电力企业出台了很多电力生产的安全规程、规范及安全制度等,这就决定了电力职业培训过程,需要把各种安全规定和要求融入到培训教学过程中。既要坚持专业技术培训,又要保证训练过程中的安全,以提高实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这就涉及到电力职业培训中的安全问题。
电力职业培训中的安全问题,我们可简单把它分为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下简称安全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下简称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来看,安全培训主要是依托于电力生产的实际现场情况,从理论和实操两个方面开展学习和训练,理论方面,结合电力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对学员开展教育,尤其是加强并落实各岗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培训,逐条学习安全规程的具体条款,应着重理解它的系统性、整体性。实操方面,要结合所开展的实训项目,通过反复、大量、规范化、标准化的作业训练,养成遵章作业的习惯,达到杜绝习惯性违章和提高预防发生事故的能力。所以安全培训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将来到现场作业的人的作业习惯和安全意识,是预期安全。
安全管理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确保电力职业培训过程安全的一套手段和方法。关系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安全,是当下安全。所以对于从事电力职业培训的管理者来说,既要清楚安全培训和安全管理目的性同质的一面,也要看到二者之间安全关注侧重点不同之处,二者不能完全割裂,也不能相互替代[1-3]。
由于安全问题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上讲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所以一提到安全,培训单位和培训师首先想到的是把电力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部照搬到电力实训过程中,以规避不必要的责任承担。这出发点是好的,当然也最简单,但结合实际培训情况,这样既不严谨,也很不科学[4]。
《电力安全作业规程》是从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出发,它规定了电力系统中不同种类工作需要遵循的操作流程、方法及规范,所作业的对象有的是带电设备,有的虽然暂时不带电,但处于周围带电的环境之中,每个设备都是电网中的一部分而且长期带电运行,为此特规定了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比如工作票,就是一种电力安全生产非常有效的一种组织措施。
工作票是电力工作人员在电力生产现场、设备、系统上进行检修、维护、安装、改造、调试、试验等工作(统称“检修工作”)的书面依据和安全许可证,是检修、运行人员双方共同持有、共同强制遵守的书面安全约定。由于电力现场是一张网,如果没有工作票的约定,很容易造成电力安全事故。
目前,电力职业培训中带电类的实训项目基本都要求办理工作票,实际上,电力职业培训和电力生产现场还是有着很大不同,首先各培训实训室或实训场基本上都是相对独立的,不同专业的实训对象彼此没有电的联系,很难形成实训现场中的所谓“电力网”;其次是带电与否取决于实训任务的安排,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实训项目是采用的虚拟电压。所以这里的工作票的办理更多的体现为 “现场模拟”,只是一种安全培训的内容,并不是一种安全管理的手段。
同样,电力职业培训中带电类的实训项目基本都要求学员戴安全帽,从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这是必须的,由于大部分实训场地均是室内的,从安全角度来考虑,基本上不存在高空落物的安全风险,所以从安全管理的角度 ,对安全帽使用管理应该有一套有别于生产现场的办法,如使用了一个安全周期(20个月)的安全帽,在哪些培训现场必须到期更换,哪些培训现场可适度延长使用,值得商榷。
关于电力职业培训中工器具的管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只有通过定期检验合格才可以使用,但对有些项目,本身所操作的对象就是仿真信号,使用安全工器具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标准作业动作,像这种情况还是否有必要定期送检,值得探讨。
安全交底的目的主要是让学员在从事某项作业前,事先了解该项操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预防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减少因违章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可能。它需要在事前大声宣读告知作业人员,在全体人员均明白后,需要所有人员逐一签字确认,这既是对培训对象的安全告知,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培训师和安全管理人员自我保护的手段。
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细化的和具体的标准化操作文件,它主要是指导学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范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作业所需的工器具及要求、材料、人员的组织和要求、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作业的步骤及技术要求等,一本好的作业指导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员尽快的获知作业项目的安全及技术要求。
班前会顾名思义它是班组(班级)每天实操前开的会,是对每天的实训作业作具体的安排,以及操作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它所开展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除了由除了老师作具体的安排外,还可以让学员在会上就该项操作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认识,把工作中有关疑惑说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以此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班后会当然是每天操作练习结束后开的会,主要的目的是及时总结大家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和给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当然还可以鼓励学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体会等。
由于电力职业培训工作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程的编排,所以在具体开展实训项目的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组,由于班级人员较多,实训很难满足一人一工位,合理分组就显得特别重要。分组的目的主要是便于学习和安全管理,每个小组需要确定负责人,以及具体的指导培训师,目的是可以将安全落实到人,强化责任担当。
各培训项目结合自身的培训特点,分析风险点和危险源,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卡,并开展定期的安全应急演练,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学习,可以及时学习新的安全规定、要求及会议精神,可以及时从发生的安全违章事故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可以时刻提醒广大的培训师和学员,牢记安全生产理念,增强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不论单位还是科室或班组,每年或每学期均应制定安全督查计划,并依据计划开展定期的安全督查,其目的是监督从事培训教学的人员是否认真执行了相关的安全规定,有无违章行为,从而确保正常培训教学秩序安全规范的运行。
电力职业培训的目的是培训学员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和意识,为了获得好的培训效果,有相当一部分培训用的设施、设备是与生产现场完全一样,但无论怎样,还是和现场真实的运行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就可以采用一些更适合电力培训的安全预防手段。
对于危险性较强的培训项目或者说一旦送电就不能再进入的实训现场,可以加装安全监控设备,充分利用目前比较成熟控制技术,完成一旦发生违章行为,系统自动预警并同时切断电源,实现保护和预防。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培训用的设施、设备是与生产现场完全一样,由于其目的是用于培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造,尤其是高压设备,我们只需保证输出的结果和真实的一样,至于输入是不是高压信号,没有任何关系,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5-7]。
通过对电力职业培训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值得商榷的几种管理手段,同时又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方面给出了具有培训特点的安全管理手段,旨在归纳总结出一套培训过程中比较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安全管理是电力培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电力培训的特点是培训项目多,人员集中且数量较大,从而特别易造成各种安全事故,只有认真梳理电力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清楚电力生产和电力培训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更好的管理培训过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