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丹
(九江市实验台,江西 九江 332000)
随着调频广播技术与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也促使人们对这两种技术的研究逐步深入,尤其是中短波广播在受到人们喜爱程度逐步提升的情况下,其中的频道资源已经逐渐被开发所剩无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频率覆盖重合与干扰问题,因此针对调频广播技术与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研究则显得尤为迫切且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1)传输渠道固定。通常来讲,调频广播的传输渠道为特定频率,加之其带宽较宽,因此传输渠道会在高频道运行,而高频段中的传输信号偏少,所以受到其他信号干扰的情况则较为少见。
(2)传输带宽较宽。同AM相比较,调频广播的传输带宽会更宽,因此在抗干扰能力方面表现更强,意味着信号传输中的衰减能够有效抑制。
(3)传播范围广。正因为调频广播的传输渠道固定且带宽较宽,所以其传播覆盖范围相较其他广播而言会更广,因此在偏远山区的乡镇与学校较常采用,既可确保信号稳定,也能扩大信号覆盖范围。
(1)弥补广播监测频段空白。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顾名思义主要针对中短波,有效弥补了广播监测频段中过去只有长波频段,而没有中短波的空白,从而促使广播监测频段类别多元化,保证了广播监测的精准性与全面性。
(2)发挥中短波频段优势。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中短波频段的优势,对中短波频段广播信号实现有效监测。正因为信号传输中长波、中波与短波中,中短波频段的应用会更为广泛,因此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优势会更为明显。
(3)实现全频段监测覆盖。在过去长波监测的基础上增多了中短波,可见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了全频段广播监测覆盖。
具体来讲,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应用中的主要内容包含如下家电:①监测发射声源技术质量。针对已完成录制的广播节目要展开播放声源比对工作,由于录制完成后会经由光缆、卫星、电缆等途径才被送入发射台,因此要保证信号质量在传输中不会受到影响,则应认真对待比对工作;②监测发射机中的电声指标。一般来讲,针对发射机中的电声指标会采取信号环路的监测方法,主要监测指标为噪声电平、频率响应等等。实际应用中主观监测更为常见,主要通过接收天线方向的改变去确认发射机噪声,倘若出现“发破”声,则表明谐波失真;③监测发射机调幅度。不同时间段内保证定向天线安放的合理性,同时使用调幅度仪针对调频展开最大幅度地运算与监测;④监测发射机覆盖区域。通常会采用移动测量法对覆盖区域进行监测,之后便会结合中短波覆盖区域特征在昼夜时间段展开。先在地图上将测量点确定,之后划定干扰反应区,对这片区域的中短波场强与干扰场强展开监测,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最后计算分析得出中短波频率与干扰场强,推算节目信号场强,以标准对比手段去核实数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如若在则表明为有效场强。
对于调频广播技术应用而言,首先要规范其设备选择,尤其是天线的选择,要格外重视其抗干扰特性。原因就在于调频广播技术主要依靠无线传播,所以在选择天线设备时要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强化天线信号发射与接收能力。此外,上文提到调频广播技术的传输带宽较宽且本身具备较强抗干扰能力,因此天线设备的选用要重视抗干扰性符合标准,进而充分发挥出调频广播技术优势。
此外,调频广播技术参数的选定还需结合技术本身特征,选定调频广播技术带宽数据与传输频率,最后选好传输距离,而对于这几项参数测量与选定而言,要坚持“多次测量取均值”的原则,确保所测数据具有代表性,保证调频广播技术作用最大化发挥。
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做好如下几点:①规范干扰功率。倘若经确认存在同频干扰,并且中波发生覆盖范围未达到要求、干扰场强高于允许范围0.5dB,那么可上报总局,依据《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予以管理;②采用同步广播技术。工作区域相近的发射机可用同一频率且应用定向天线接收,同时所有发射机载频率需保持统一。尤其是中短波广播,同频射频保护率应当不高于4dB;③提升电磁兼容性。由于干扰与无用信号会对正常信号接收传输形成影响,因此需要提升电磁兼容性去保证信号能够与干扰共存。
综上所述,通过对调频广播及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相信随着通信科技的快速发展进步,这两种技术都会迎来全新发展,更多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排除调频广播与中短波广播信号质量问题,从而确保信号发生的高效,满足听众对信号质量的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