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贤
自从晋末天下大乱,衣冠南渡以来,江南逐渐成为了人文荟萃之地,而江南的紫砂壶也因为众多的文人而名扬天下,这里水波云影,画舫船头,水美人美壶更美,紫砂壶便诞生在这一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独特的肌理,悦目的色彩,不加装饰就让人感觉可亲可近,表达出种种的文人情趣和曼妙意境。紫砂壶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之中,将陶文化、茶文化完美结合,承载了诸多中华民族的美好特质,展现了一个优秀的文明对于文化和美的追求。
紫砂壶作为艺术性相当强烈的实用茶具,融入了很多人文元素和自然禀赋,这反映在外观上便是那数不尽数的多变造型。而泥料泥色的调配、装饰功能、设计理念的相互协调,等等诸多变化组合,又让其哪怕是同样的造型,也能展现出各种不同的味道,可以说紫砂壶不单单是形象美,更包含了寓意美,内蕴美等种种其他美的元素。想要了解紫砂,便首先要从原始经典的光素器造型开始,这种原始的通过质地以及简单的线条组合所形成的造型语言,能够很透彻的剖析紫砂艺术的表现形式,其中紫砂“虚扁壶”便是这样一种造型。
扁壶这一器物早在春秋时期便已经出现,陇县就曾出土过高二十厘米,宽二十厘米的铜扁壶酒器。到了战国时期这类铜扁壶就已经变得相当精美。这说明在中国的历史上,扁壶造型出现的时间相当之早,而后历代皆有类似形态的扁壶出现,只是材质逐渐从金属转变为陶瓷器。宜兴紫砂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宋明交替之间,这个时期恰逢烹煮茶法逐渐向散茶泡茶方向转变,很多原本从事陶瓷制作的从业者投入到了紫砂工艺制作中来,所以早期的紫砂壶制作跟古陶器制作一脉相承,都是采用手工捏塑的方法,从这一时期出土的紫砂残片上都可以明显的看到手指的压纹。这种制作方法的缺点在于很难制作出饱满圆润的圆形器,所以这一时期无法制作出美观的虚扁造型,历史上也很难找到实物,直到时大彬横空出世,彻底改良了紫砂制作的工艺,使紫砂壶的成型摆脱了传统古陶瓷单纯的手工成型制作,让紫砂的形体塑造整个上升了一个台阶。
从此以后,紫砂从业者们才从原始的制作工艺中解放出来,可以在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考虑具体的实用性。由于扁壶原本的用途多为盛酒器,不必频繁淋水和冲洗,最初亦没有功夫茶冲泡时壶身高矮对茶叶、茶汤的控制,更不必过多的考虑出水以及容量等一系列后世茶道的要求。仅仅从实用及摆放的稳定性来说,扁壶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低矮的壶身重心稳定,不容易倾倒,是古人绝佳的办公伴侣,而制作出来的紫砂扁壶和当时一本线装书的高度差不多,所以被取了一个相当文雅的名字“书扁”。
“书扁壶”即是我们现在所常说的“虚扁壶”,壶名的变迁有着历史的因由,如“仿鼓”误为“仿古”,“钟德”误为“德钟”,“虚扁”误为“水扁、书扁”等等,其根源还在于紫砂是一种活泼的民间文化艺术,有着相当充沛的发展动力。无论是“书扁”还是“虚扁”都显示出了当时的人文魅力,那便是对“雅”的核心追求,这是贯穿紫砂壶整个艺术历史的关键特点,文人尚雅,文化尚雅,因此紫砂壶也是“雅”的,这对于我们当代紫砂壶的创作,尤其是复古、摹古风格的创作有着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
“虚扁”这一造型在身筒成型的时候,需先将熟泥开成一定宽度、厚度、长度的“泥路丝”,随后打成所需要的泥条和泥片,用矩车划分泥条泥片成适宜的形状,旋出口、底以及围片,以围片作为基础,利用转盘圈成一个泥筒,以此作为壶身的基础,用拍子拍打出所需要的曲线。壶身完成之后,再制作出所需要比例大小的壶流、壶钮、壶盖和壶把,与壶身组成一个整体。其制作步骤并不复杂,但手工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堪称是传统紫砂壶形当中极难的器型,其根源便在于其形体的高度,老话曾有“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的说法。其身筒曲线完全由手中的拍子掌控,力要均,形扁而又不塌,对于全手工制作来说确实是一大挑战。
作为紫砂扁圆器中的代表作,虚扁壶所展现的是一种虚怀若谷,入世逍遥的脱俗气质,它的个性鲜明,形态端庄美观,令人玩味无穷。自明代时大彬的虚扁传世以来,历代名家能手皆多有演绎。此器形的关键便在于,线面屈伸的和谐,形虽扁气自昂,孕育着刚柔相济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