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紫砂艺术经历过高峰和低谷,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成就了它的传奇,紫砂与当代艺术的更深层次融合已经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形体设计者,涉足到紫砂壶形体创作领域中来,而学院派的崛起更是为整个紫砂行业刮起了一阵新风,让人看到了一条全新的紫砂艺术发展道路。这将传统的雕塑、诗词、绘画、金石、篆刻等等的技艺相结合,不断的融入到紫砂工艺造型设计当中,形成了一道道美轮美奂的风景线,而受学院派以及西方美术思维影响最深的领域,无疑是近几年崛起的紫砂雕塑。
紫砂雕塑与紫砂壶中的雕塑是一个需要有所区分的概念,前者的范围更广,但应用的范围尚且属于初级阶段,后者的范围很小,仅仅是指紫砂壶上有运用到雕塑的一部分壶形,但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在壶上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后者比前者发展的更早。这两者孰优孰劣颇有些见仁见智,但紫砂雕塑与紫砂壶上的雕塑装饰可以相互参照借鉴,乃至于相互影响。
我们都知道紫砂泥料有着十分优异的可塑性,但这种可塑性实际上是直到近代紫砂工艺厂成立以后才得以发挥的。在明清时期,由于炼泥工艺的落后,当时的匠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制作出数目更为精细的泥料,也无法如现代电气窑一样实时合理的掌握温度,紫砂器的制作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传承,精品的文人器仍然是小范围传播,更遑论工艺更为复杂的紫砂雕塑了。所以在古代实际上是缺少紫砂雕塑发展土壤的,因此雕塑技法更多的是运用到紫砂壶的花货装饰之上,这就造成了这种运用仍然是以装饰为目的,是有限的。而紫砂工艺厂成立以后,引入了科学的炼泥方法,紫砂泥料的目数以及种类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和扩充,紫砂泥优异的可塑性因此得以完全发挥,趁着紫砂壶市场的火热,紫砂雕塑市场也趁势崛起,这些起初依托于紫砂壶的紫砂雕塑,逐渐的成为了宜兴紫砂的一个分支,其发展速度之快,技艺变化之多实在令人惊讶,尤其是在这种发展过后,紫砂雕塑的技艺技法开始反哺紫砂壶的形体创作,许多优秀的花货紫砂壶作品应运而生。这种结合紫砂壶结构、充满了紫砂雕塑韵味的作品甚至成为了紫砂壶创作的主体,而并非是以往那样,只起到附属的装饰作用。
一些激进的创作者更是认为,传统的紫砂壶结构已经不合时宜了,应当跳出传统壶形结构的限制,以一种更加自由的眼光开始进行形体的塑造。不过很可惜,这一类作品市场反响并不热烈,甚至还受到很大一部分主流需求的排斥,不过这一类大胆的创作还是给予了其它从艺业者以启发,逐渐诞生了以雕塑形态为主题,同时又遵循了传统紫砂壶结构的一类作品。例如一些生肖属相的“生肖系列”作品(图1),惟妙惟肖的形象塑造大量的运用了紫砂雕塑中常见的塑造方法,将原本茶壶为主,装饰为辅的设计制作理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颠覆,形成了茶壶为主装饰形象亦为主的新局面,模糊了紫砂壶实用器或是工艺美术品的界限。
相对于传统的紫砂花货造型来说,更多的雕塑技法很多其实可以直接应用于一些古典造型的塑造上,例如“松、竹、梅”等等的形态,让它们更加生动,立体,甚至于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催生出新的装饰形式,从这方面而言,紫砂雕塑对紫砂壶形体的影响更多的是属于正面的,不应去抵制这种改变,相反还应该主动的吸收接纳。
可以预见,随着紫砂人文影响力的扩张,紫砂器市场的进一步开发,紫砂雕塑势必会更加快速的拓展自身的创作题材,造成形式的更多样化。这同样也就意味着紫砂壶形体同样会受此影响,相应的发展变化,甚至某些紫砂雕塑形体塑造,会被直接套用到紫砂壶形体中去,这种变化时好时坏,尚且无从定论,但身处于这个时代的紫砂人则应当选择勇于接受这种变化,以艺术性的思维将这些影响加以优化,从而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气息的紫砂壶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