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广播电视台,浙江 丽水 323000)
在国内主流媒体中,不管是国家报社,还是各省市纸媒、广电媒体在采访中会发现一些不能公开报道或者是暂时不能公开报道的情况,接触一手资料的记者会将情况进行采写,以内参的形式递交给上级部门领导阅读。内参有其独特的封闭传播环境,可以通过内部渠道及时反映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及思考,对各级领导决策和处理各种棘手问题,提供一种信息、思路和观念,发挥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和耳目作用。
正如前文所言,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有其独特的信息传播渠道、方式方法以及独特的信息到达效果。决策者通过阅读内参,可以了解民意和事件内涵的真相,也可以从内参中看到一些问题的解决建议,一些更适合自己今后决策的好的做法。因而,内参也是重要的治国理政的手段,在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矛盾、解决矛盾,推动工作进展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而往往我们都认为内参更应该由报社记者进行文字内容编辑,但其实广播电视新闻部门内的记者也会将新闻事件采写为内参,但还是以传统报社采写内参的模式进行编辑,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一些拍摄的镜头很难用文字直观进行表达,或者冗长的表达不能更加直观的反映问题。
以笔者工作时采写的内参《紧急!温州工程车连夜奔袭丽水瓯江段倾倒淤泥》为例,在早上8点左右,笔者接到青田县温溪镇渔民的投诉,反映在温溪大桥下的一个砂场,每天夜里都有会大量工程车不断进入,将淤泥倾倒至瓯江江畔。渔民在砂场附近撒网捕鱼时会捞上来很多淤泥,这才发现,淤泥已经被冲至瓯江水系。这在当下五水共治的关键时期,连瓯江都被这般污染,着实让他们难以接受。
笔者经过几天的跟踪考察,证实了温州工地等着运过来的淤泥一年半载都运不完,并已经确认砂场倾倒淤泥是非法的,相关部门在采访时也说将进行处罚,但是根据相关法规处罚的金额并不大,是否能够达到制止效果也不确定。笔者对这样的事件多次采访,录制了大量的视频内容,最后决定以内参方式先将问题及时反映,刊发后,引起丽水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立即作出批示。但同时,笔者也发现在编写时总不能完整地展现所拍摄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严重程度。也因此发现了电视新闻编写成文字内参的弊病所在。
以近几年的内参内容,笔者发现还是以负面新闻居多,让一些记者总以为内参就是曝光一些负面信息,但其实并非如此。一些政府机构保密的项目数据、工程成就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意义,但由于这些不便公开,或者是即使发表了,普通民众由于会觉得贴近性不高而不感兴趣,也使得这个内容不适合放在大众传媒平台;还有一些新的解决思路、一些地方典型做法或者还未形成体系但十分有价值的经验也适合进行推广,只是推广的范围不是全体大众,那么这时就可以采用内参报道的形式,通报给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通过他们的关注和支持,使那些正在摸索的新经验迅速成熟起来,真正地进行推广实施以实现其价值。当然这一做法在突发事件中也是可取的,解决突发事件的先进做法,好的效果也可以及时以内参的形式反映,这样可以将好的经验及时总结运用,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当前的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内参这种独特的封闭式传播方式,自成体系的传播途径与发挥作用的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首先,我国的传媒行业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方式,有传媒单位发布信心,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获取反馈,有的媒体也开放了网络平台,但也是需要受众主动提供信息,再进一步收集了解。而随着媒介平台的不断升级、媒体环境的不断更新,以及政府执政方式的随之变化,“两微一端”等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展网上问政活动,这些网络新媒体平台也成了普通民众反映情况的重要平台。再加上现在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的环境,各方主动爆料,网络信息传播之迅速,使得一定程度上内参报道的空间被挤占。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环境,内参也并非全无价值,反而变得更加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爆炸的情况、受众获取信息变得更加碎片化,即使有自媒体的爆料,不如记者前往了解得透彻真实。记者发现问题的角度与普通民众不同,较之普通民众,了解事件的渠道与挖掘真相的深度都有很大的优势,能更好地反映事情真相于内参中。
内参只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制度及机制创新,才能在当下更新迅速的媒体环境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笔者作为电视新闻的记者,自身与同事都在视频类方面更具优势,以加密视频方式或者加密网络平台输入视频文件,以视频的方式展示内参事件信息,让内参更为直观,同时可以借用“两微一端”信息平台快速传输,让内参信息上达时效更快速。
当前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我们的阅读方式被改变,从曾经的纸质阅读越来越多地转为电子阅读,如果让内参信息变得可视化、电子化等,那么领导在车内、办公室内、出差路途上都可以进行批阅,甚至在相关的会议中也可以随时将这样的信息拿出来进行讨论,这样不仅便于领导更直观快速地获取信息,大大地节省了纸质资源、阅读成本,另一方面也让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发挥自身优势,更直观地反映事件本身,此外,可以根据不同领导分管的工作的不同,也可以将内参进行分类,分呈给不同领导。如果有电子版内参,还可以通过数据后台进行自动分发。
目前电视新闻的内参采写机制往往是进行实地调查报道的记者将原本应该制作成电视新闻的稿件改写为文字内参,他们亲身体验,对事件的了解往往比较深刻,但也存在很大的短板。一是电视新闻的编播习惯没有转换,还是以事件就事论事的冗长陈述,对建议等方面缺少系统化。
此外,记者本身的技术能力也存在一些短板,有些记者擅长数据的挖掘,有些记者擅长图片视频的拍摄与制作,如果将他们组合起来,会事半功倍。在内容制作上可尝试项目组、小团队制度,发挥各个成员之所长,收集各方信息,既有来自基层的反馈,也有来自网络及其他的数据挖掘,内外互补。
例如在2017年,笔者与同事一起进行内参《“武洋事件”发人深思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及时“查漏补缺”》采写时,不仅同事之间相互配合,从不同的线索线中寻找专业人士提供建议,还从检察院体系中获得相关数据,一方面为内参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参考,也初步意识到不同的体系中不同信息的整合对于内参的重要性,不同组员的配合更能完善内参的完整度,及时将内参采写完成。
即使这样,广电媒体里的工作人员还是分工明细的“各自为政”,也缺少一些计算机、大数据背景的人才,如果有这样的人才引入,那么可以建构一个地方舆情数据库,不断地收集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一方面为内参的制作编写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内参融入这个数据库中,为决策者调取信息,查看内参,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建议服务。
虽然重大报道具有一定的规模体量,但民生热点不时转换,突发性事件更是防不胜防,信息爆炸的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碎片化,如果内参不能及时进行反馈,一方面达不到传达信息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将会失去其价值与意义。所以,新闻工作者也需要在不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思考如何能够使内参效应最大化,传播机制更加有效合理,发挥内参的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