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勤,刘 昊,孙 星,刘晓峥(.重庆市精神病院精神科400038;2.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心内科400053)
精神分裂症的多发人群为青壮年,从第一种抗精神病药物诞生开始,药物治疗已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1]。抗精神病药物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2]。帕利哌酮是一种较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主要通过阻断5-羟色胺(5-HT)和D2受体发挥抗精神病作用,且疗效显著,同时,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药理机制,很少经肝脏代谢,所以深受患者及家属尤其是肝功能轻、中度异常患者的青睐[3]。帕利哌酮(9羟利培酮)是利培酮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目前,关于服用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报道较多,但关于帕利哌酮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62例中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帕利哌酮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对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精神病院住院和门诊中、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根据纳入标准,共5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服药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6 mg/d)和高剂量组(>6 mg/d)。低剂量组 30例患者中,年龄 20~53岁,平均(35.30±8.94)岁;病程 2~10 年,平均(5.68±3.36)年。高剂量组28例患者中,年龄18~55岁,平均(34.10±9.42)岁;病程 2~11年,平均(6.21±3.89)年。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CD-10)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3];(2)患者年龄18~59岁,入组前2周内未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3)患者入组前心电图检查正常。排除标准:(1)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者;(2)目前患有其他急、慢性需要药物治疗的躯体疾病者。
1.2 方法 用药治疗方法、药物信息等采用深圳理邦SE-1010型全自动心电图机,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分别行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心电图检查数据均由心电图专业医生对其进行分析,评定结果。心电图检查前要求患者安静休息10 min。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特征发生情况比较 2组治疗前检查心电图均正常,治疗后2组均有不同程度心电图异常特征发生。在同一用药时间点,2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特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32、0.180、0.327,P>0.05)。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2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特征发生率均逐渐降低,2组患者治疗后4、8、12周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06、14.516、28.452,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特征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不同用药时间2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特征分布情况 随着时间的增加,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S-T段改变及其他异常特征发生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高低剂量2组患者均未出现Q-T间期延长和传导阻滞。见表2。
表2 不同用药时间2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特征分布情况[n(%)]
2.3 不同用药剂量患者心电图异常特征分布情况 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2组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S-T段改变及其他异常特征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77、0.017、0.008、0.017、1.135,P>0.05)。见表3。
表3 不同用药剂量患者心电图异常特征分布情况[n(%)]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无论是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还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有确切疗效,但药物之间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不良反应方面。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存在较高风险的锥体外系症状和迟发性运动障碍,这给患者回归社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更容易引起代谢异常,并引发心血管的不良反应[4-5]。有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其心电图改变的发生可达 30%~70%[2,6]。而帕利哌酮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疗效,主要因其很少经肝脏代谢,不会引起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该药近几年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采用该药长期治疗后,可造成血钾和镁离子变化,引起心肌复极化障碍,患者易出现心电图异常。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特征的发生,该药引起的心电图异常主要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和窦性心律不齐。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率加快。最易导致心率增加的抗精神病药物为氯氮平,氯氮平是通过阻断心脏的M2胆碱受体所致,而帕利哌酮不与M2胆碱受体结合,而是通过阻断突触前α2-肾上腺素受体增加交感神经活性,间接激活心脏的β受体而引起心率加快[3,7-8]。同时,有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导致QT间期延长可能与阻断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有关,从而导致心脏复极化[9]。已有临床研究报道,服用帕利哌酮可出现QTC间期延长,应避免与延长QTC的药物联用,先天性QTC延长者也应慎用[10],但鲜见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报道。(2)窦性心律不齐。可能是由于药物影响人体的自主神经所致。(3)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由于帕利哌酮对多巴胺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造成多巴胺水平下降、多巴胺/乙酰胆碱(Ach)平衡失调,出现胆碱能占优势,Ach能抑制窦房结功能,所以患者出现心动过缓[11]。(4)随着帕利哌酮用药剂量的增加,帕利哌酮并未增高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5)随着帕利哌酮用药时间的延长,心电图异常特征发生率降低。可能与刚开始用药时心肌对药物更加敏感,适应性差,并未出现器质性损害有关。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心电图异常率也逐渐降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逐渐降低,可能与患者机体的适应能力有关。患者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心电图逐渐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帕利哌酮对心脏的安全性较高,且该药用药剂量的高低对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影响,然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虽逐渐下降,但长期服用药物后仍具有潜在危险,临床医生应定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查心电图。
[1]赵靖平,施慎逊.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2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35-41.
[2]范洪峰.帕利哌酮缓释片和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5,28(2):134-137.
[3]王云,郭素芹,张子梅,等.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 ,32(11):1015-1018.
[4]李四冬,阳前军,熊华朝,等.帕利哌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首发女性患者疗效及代谢、体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1(3):3-6.
[5]LEUNG JY,BARR AM,PROCYSHYN RM,et al.Cardiovascular sideeffects of antipsychotic drugs:the role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J].Pharmacol Ther,2012,135(2):113-122.
[6]吕建宝,张荣珍,李娟,等.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长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 QTc间期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2):1418-1422.
[7]刘晓峥,陈勤.西酞普兰联合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6):839-841.
[8]LEONARD CE,FREEMAN CP,NEWCOMB CW,et al.Antipsychotics and the risk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all-cause death:cohort studies in medicaid and dually-eligible medicaid-medicare beneficiaries of five states[J].J Clin Exp Cardiolog,2013,10(6):1-9.
[9]吴艳琴,党瑞丽,江沛,等.抗精神病药物的心血管副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4):327-331.
[10]舒良,蔡焯基,吉中孚,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临床用药指导意见[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6):1514-1521.
[11]BRAUER R,DOUGLAS I,SMEETH 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psychotic agents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a systematic review[J].Br J Clin Pharmacol,2011,72(6):87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