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地,林小美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竞技南拳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高水平、高难度的比赛项目,其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但是当今竞技南拳的技术体系也存在不少缺陷,例如运动员在套路编排中过分注重难度动作,导致套路整体水平技术单调,变化较少,缺少了南拳攻防含义的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将会使竞技南拳逐渐失去南拳的风格特点。
套路编排与运动员的临场发挥不同,它是一个可控因素,在平时训练中就可以解决,不会因为运动员赛场心态和情绪问题而受到影响。而一套新颖的动作编排和突出技术风格的套路往往可以成为运动员在赛场上制胜的法宝,在一些重大赛事中,前三名运动员们的技术和动作水平非常接近,比赛心态也早已成熟稳定了,此时,一套成功的套路编排在赛场上显得极度重要,可以帮助运动员的水平再上一层台阶。
本研究将运用“定量化”数据统计法来分析当今竞技南拳套路编排内容,通过查阅文献和分析资料,并依从现代武术竞赛规则,运用数据对比和统计,按照传统南拳的套路编排动作内容和要求作为数据分析的衡量点,对当今竞技武术南拳运动员的套路动作内容进行分析。
研究对象为竞技南拳套路编排内容的定量化。
调查分析对象为2016年参加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和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的优秀南拳运动员,成绩为前六名的运动员,人数定为12人,男运动员6名,女运动员6名。
1.2.1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武术竞赛规则、中国论文网等,收集相关南拳方面的著作和论文,查阅和收集有关南拳演练动作规格和要求,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2.2 录像分析法。分别对12位南拳运动员进行录像观察,录像选用2016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比赛视频。运用会声会影X8软件对录像进行剪切慢放后逐一统计与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记录研究对象的套路动作的数据,将分析过程中所有所得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及时进行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其基本形式就是概念、判断到最后推理论证,本研究将竞技南拳套路编排的定量化研究的可行性进行逻辑分析和论证,即通过利用现代数理逻辑分析方法,对研究统计的动作数据进行分析。
1.2.5 专家访谈法。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目前竞技南拳套路编排的发展现状,本次研究准备访谈咨询武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对南拳套路编排内容的相关评价,并对国内高水平运动员就本次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意见交流。访谈方式通过电话访谈和面谈两种形式完成。
2.1.1 场地路线图统计。武术竞赛场地的面积为112m2(长14m×宽8m),分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分别在长约4.67m、宽约2.67m处划四条连线,将场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可以并将区域用数字表示。通过记录运动员在演练套路时通过的场地区域,来分析运动员是否合理运用了场地,运动路线具有怎样的变化。
图1 武术竞赛场地图
图1中红色区域为裁判员评分区域,1表示前场左区,2表示前场中区,3表示前场右区;4表示中场左区,5表示中场中区,6表示中场右区;7表示后场左区,8表示后场中区,9表示后场右区。
首先记录12位研究对象的套路运动路线,再运用图1段落布局的研究方法,记录12位研究对象的场地运用次数,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所有研究录像统一选用2016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技术视频。
通过场地路线图表,来计算运动员运用了哪些区域,分析运动员在编排套路时会较多选用哪块区域,是否符合规则要求合理运用了场地四角。
表1 男子南拳套路场地编排区域统计表(次)
从表1分析得出,男子南拳运动员们在场地区域选用时主要选用5号区域、4号区域、2号区域和7号区域,其中5号区域和2号区域属于场地中央的位置,尤其5号区域的使用平均次数为3.833次,值数最高,说明男子运动员在编排套路时,段落布局都选择偏向场地中央且靠前的位置。
其次4号区域和7号区域,4号区域属于场地左边中场,7号区域在场地左后角落的区域,也说明男子南拳运动员在套路整套编排的位置上较靠场地的左边中后区域位置。从标准差数据分析,每块场地的平均数据都有标准差,这其中7号区域标准差最高,达到了1.107次。从数据分析来看,其中2名运动员根本没有用到7号场地区域,数值为0,而其他四名运动员则平均数值为2,这也导致了标准差的扩大。从表1中分析得出,数值最少的是1号区域,位于场地前场左区,平均值和标准差都为0.5,说明男运动员很少会使用此场地区域。
表2 女子南拳套路场地编排区域统计表(次)
从表2分析得出,女子南拳运动员们在场地区域选用时主要选用5号区域和8号区域,其中5号区域的使用平均次数为3.5次,值数最高,5号区域属于场地的中场位置,说明女子运动员在编排套路时,和男子运动员一样,段落布局也都选择偏向场地中央的位置。其次8号区域平均次数最高,为2.66次,8号区域属于场地中场靠后的区域,说明了女子南拳运动员在场地区域选择上,更倾向场地中心区域。从数值分析得出,1号区域的平均值最低,位于场地前场左区,平均值为0.333,可以得知女子南拳运动员跟男子南拳运动员类似,很少会使用1号场地区域。
2.2.1 套路动作节奏统计。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套路节奏变化快慢、动静、起伏等三块内容进行分析。
快慢、动静节奏研究方法采用《武术套路基础教程》中套路创编的节奏划分方法,时间与完成动作数量之间的比例确定,完成动作时间长、数量少为慢速动作;相反,完成动作时间短、数量多为快速动作。因此,确定节拍和动作数量,就容易划分节奏,使套路节奏相对固定。武术套路节拍的确定,首先以套路的自然表现为基础,再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动作变化的节拍。具体方法是将所有武术动作节奏设定为五个节拍,根据内容调整节拍。
套路起伏之间动作的转换,本研究所提到的起、伏节奏主要是指按照《人体解剖学》中定义的重心即人的肚脐眼部位来分辨运动员的高低重心,运动员在演练整套动作时,根据身体重心的高低次数占整个套路动作的百分比。
表3 男子南拳套路动作节奏统计表(个)
从表3可以分析得出。
①几位运动员的南拳套路动作总数量达到了平均69.166个,但这其中标准差达到了4.740,从个体分析,6位运动员中有3位都达到平均值70个或以上,另3位运动员也都保持动作总数量在60个以上。
②通过快慢、动静节奏方面分析,快动作(极速动作、快速动作)要比慢动作(慢速动作、静止动作)数量多很多,说明目前男子竞技南拳套路快慢节奏还是以快动作为主,也证明了南拳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特点,这其中数据显示快动作中以快速动作(1个节拍完成1~3个动作)最多,平均值达到44.833,已经超过了总动作数量69.166的一半以上,而快速动作的标准差为5.520,从单个运动员的数据看,6位运动员的数据有3位都达到了45个以上,只有一位运动员为38,说明套路编排中有快速动作44.833个,是可以作为参考标准的;其次慢动作中静止动作平均达到了16.666个,而慢速动作平均只有7.666个,也说明了现在男子运动员在编排南拳套路时,会加入了大量静止动作,慢速动作的选取较少。
③动作动静节奏方面,本次研究统计出男子南拳套路中静止性动作平均为16.666个,相比与慢速和快速动作等动态动作数据相比,静止动作排在了第2位。从录像观察,南拳套路有许多发力发声的动作,而且加上现在竞赛规则要求难度落地动作必须呈现静止状态,这些动作本身就需要在静止性状态下才能完成,所以导致了静止动作的增加。
④动作起伏节奏方面,很明显,男子南拳套路动作是以低重心动作为主,数据达到了49.166个,占了整套动作总数量的大半,高重心动作则只有18.166个。
表4 女子南拳套路动作节奏统计表(个)
从表4可以分析得出。
①几位女子运动员的南拳套路动作总数量达到了平均62.5个,标准差为4.232。6位运动员中有3位的动作总数量都超过了平均值,另3位运动员也都保持动作总数量在55个以上。
②通过快慢、动静节奏方面分析,女子运动员和男子运动员一样,也是快动作(极速动作、快速动作)要比慢动作(慢速动作、静止动作)数量多,但是差距不大,也说明目前女子竞技南拳套路快慢节奏虽然还是以快动作为主,快速动作平均达到了36.5,但是女子运动员套路中也没有缺少慢动作的体现,慢速动作平均为7.833,再算上静止动作平均值15.166个,女子南拳运动员编排套路主要体现了节奏分明、快慢相间的特点。
③在节奏起伏方面,女子运动员的南拳套路动作也都是以低重心动作为主,数据达到了44次,高重心动作平均则只有18次。可以得出目前女子南拳运动员的动作起伏节奏也是以低重心为主。
竞技南拳的单个动作具体是指以按照武术动作命名,组成南拳整个套路的基本元素,即:身法、腿法、步型手型、手法等都算是属于单个动作之中,本次研究以此种方式来划分组成当今自选南拳整个套路的单个动作。
根据研究科学的需要,本次研究主要参考了《运动解剖学》的理论依据,现将单个动作又分为上肢动作(手法和手型)、下肢动作(步法和腿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2.3.1 上肢动作。上肢动作是指武术套路动作中,人体上肢所表现出具有攻防含义、技击原理、带有武术拳种项目风格的技术动作。针对南拳项目风格特点的上肢动作主要由手型、手法和肘法三种,具体包括了——拳、掌、勾手、虎爪、单指、桥手、格桥等。
表5 男子南拳套路上肢动作数量统计表(个)
从表5可以分析得出。
①男子运动员在编排南拳套路动作时加入了非常多的上肢动作,整套手法数量平均达到了64.5,由于一个动作中经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手法,所以单个手法动作的总数量会大于或等于整套动作数量。如果光从手法数据来看,竞技南拳套路确实达到了手法多变的特点。
②男子套路编排手法动作数据中以拳法和掌法的平均值最高,平均分别是26.833和20.5,两者占了手法动作总数量一半以上。其后数据显示最多的是虎爪动作,平均达到了11次。这三种手法动作已经约等于了整套动作数量总和,说明了男子运动员在编排南拳套路时主要选用了拳法、掌法和虎爪等三种手法动作,这其中以拳法为主,掌法和虎爪为辅。
③除却拳法、掌法、虎爪三种手法动作以外,其他动作的数据明显有所下降,数量最多的是桥法动作,许多文献中对南拳动作的特点定义就是善桥法,竞赛规则中就要求了运动员必须出现一次或以上的滚桥动作(一种南拳桥法动作),通过计算统计,桥法动作的平均数据达到了5.5次,剩下肘法、勾、单指等三种手型动作是竞赛规则中没有要求运动员编排套路时必须增加的,从数据上分析,三种手法出现的比例较低,尤其是单指动作,有3名运动员的套路编排中一次也没出现。说明男子南拳运动员在编排套路时,会较少考虑加入桥法和桥法动作,而单指等手法动作基本不会加入到套路编排中。
表6 女子南拳套路上肢动作数量统计表(个)
从表6可以分析得出。
①女子运动员整套手法数量平均达到了55.666,通过此可以分析得出女子运动员的南拳套路手法数量也是相当惊人,也说明了女子运动员在编排套路时非常注重手法动作的表现。
②女子套路编排手法动作数据中拳法的平均值最高,平均达到了29.666,其次是掌法和虎爪,分别是15.666和11。说明了女子运动员在编排南拳套路时更愿意选用拳法动作,其次再是掌法和虎爪动作。
③女子南拳套路编排中其他手法动作,除却桥法以外的话,单指和勾手等动作只有两位运动员做了,其中勾手动作的数据更是少的可怜,只有0.166,说明现今女子南拳运动员在编排套路时基本不太会考虑选用其他南拳手法动作。
2.3.2 男女运动员上肢动作对比和分析。通过男女运动员的上肢动作的数据表,来对比分析男女运动员在套路中,都会选用哪些上肢动作作为套路中主要手法动作,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
图2 男女运动员上肢动作对比图(1整套手法数量,2拳法,3掌法,4虎爪,5桥法,6肘法,7勾手,8单指)
从图2可以客观分析得出:通过对比分析,女运动员的整套动作总数据要略微低于男运动员,但是从掌法、拳法、虎爪和桥法的运用次数上可以分析得出,女子运动员的手法数据丝毫不低于男运动员,甚至拳法、桥法和虎爪的数据女子运动员要高于男子运动员;但是在后几项南拳其他手法动作上,还是男子运动员要多于女子运动员,希望在以后的比赛中,男女运动员都要重视手法动作编排的丰富性。
从总体数据看,当今竞技南拳套路编排中手法动作还是以拳法、掌法、虎爪和桥法动作为主。
2.3.3 下肢动作。本次研究下肢动作是指在武术套路动作中,人体下肢所表现出来的带有武术攻防含义和技击原理的步法、步型、腿法动作等等,针对南拳项目风格特点的下肢动作主要由步型、步法和腿法三种,具体包括了——骑龙步、弓步、马步、虚步、仆步、麒麟步、单蝶步、独立步、南拳腿法(横钉腿、踢腿和蹬腿)等动作。
表7 男子南拳套路下肢动作数量统计表(个)
从表7可以分析得出。
①整套步法数量中马步的数据最高,平均值达到了14.333,是整套下肢动作中数量最多的步型,也说明了现今男子自选南拳整套动作技术特点主要是通过马步来体现,这与文献描述的南拳技术风格“稳马硬桥”是相符合的。通过录像观察,除却南拳动作本身都具有很多跟马步关联的动作以外,跟竞赛规则难度连接也有很大关系,从规则上分析,目前南拳难度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马步、独立和蝶步,而马步是每个运动员运用次数最多的难度连接动作。
1.2.4 细胞遗传学检查 通过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24 h培养法,按照常规制备染色体,正常核型至少要分析20个分裂象,异常核型至少要分析10个分裂象。核型异常描述依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 2013)》的规定进行[4]。
②骑龙步、麒麟步和蝶步是南拳特有的步型步法动作,从统计表分析,数据最高的是骑龙步,达到了88.33次,接着是蝶步,有4.5次,数据最低的是麒麟步,只有2.333次,而这其中有两次出现麒麟步也是现在竞赛规定组合中有两个麒麟步,要求每位运动员必须编排进去,除却之外,运动员的套路中很少统计到其他麒麟步法的次数。
③腿法动作平均数据为5.333次,相比其他动作的数据属于中等偏下,对比整套步法数量48.333,腿法动作真的不多。因此可以分析得出“腿法”动作对当今自选南拳整套动作风格的贡献率不是很强,除了规则中出现的必选腿法动作外,男子南拳运动员不会选用太多的腿法动作。
表8 女子南拳套路下肢动作数量统计表(个)
从表8可以分析得出。
①女子整套步法数量平均为50.666,整套步法数量中马步的数据也是最高的,和男子运动员类似,平均值达到了14.5,也说明了女子运动员在编排套路时,下肢动作步型也是以马步为主。
②除却马步外数据较多的是骑龙步、弓步和蝶步,这三种步型是现今《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要求运动员在编排套路时必须加进整套动作中的,也是非常具有南拳代表性的步型。
③腿法动作平均数据为2.833,相比其他动作的数据属于中等偏下,对比整套步法数量54.33,腿法动作真的不多。也的确体现了传统对南拳风格中的腿法特征群“腿法较少”的特点。
图3 男女运动员下肢动作对比图(1整套步法数量,2弓步,3马步,4虚步,5骑龙步,6麒麟步,7蝶步,8独立步,9腿法)
从图3可以分析得出。通过对比分析,男女运动员的数据比例极为接近,步法中,动作中以马步数量最高,其次是骑龙步;值得一提的是,女子南拳运动员的套路步法动作要比男子运动员的步法动作更多,无论是马步、骑龙步、其他步法还是弓步、蝶步等等,也说明了当今竞技南拳套路编排,女子要比男子更注重下肢步法动作。
2.4.1 南拳难度动作。武术成为竞技项目后,朝着“高、难、新、美”的导向发展技术,竞技南拳自然也是如此,而正好难度动作是目前武术最能体现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标准,在比赛中,运动员选用哪些难度动作显得尤为重要,整套难度动作编排得合理与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目前《武术竞赛规则》中共编排设计了南拳类难度动作31个,其中包含动作难度15个,连接难度16个,从类别来看主要包括了三类,即腿法类、跳跃类、跌扑类,其中难度分值最高的动作也属于跳跃类动作。表9是武术竞赛规则难度表。
表9 武术套路竞赛南拳类项目动作难度内容、等级与分值
根据竞赛规则要求,难度分总分为2分,每位运动员只能增加1.4分的难度动作和0.6分的连接难度动作,表9中是难度动作内容和分数,运动员通过编排难度组合要达到1.4分,且同一种难度动作同一种级别不能出现2次,如果难度分值超出或难度动作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动作难度加分。
2.4.1 难度动作统计。从表10可以分析得出。
表10 南拳套路难度动作数量统计表(个)
①从数据上分析,A级难度动作中腾空盘腿360°,只有1位男子运动员有选做了,但其实运动员是没有算分在难度动作分(1.4分)中,所以只有3名运动员选择做A级难度动作,规则中规定每位运动员可以选做两个A级难度动作,看来大部分运动员们没有把这项优惠的政策考虑进去。
②目前运动员们选做的难度主要还是B级和C级的,男子运动员主要难度选做的是旋风脚720°、旋风脚540°、腾空外摆720°和腾空外摆540°,3位男子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编排选择出奇的一致;女子运动员主要都选择旋风脚720°、旋风脚540°和腾空外摆540°,其中一位女运动员选做了和男子一样的C级难度腾空外摆720°,而另外两位运动员选做了B级难度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和单脚后空翻360°。
③无论男女运动员都没有选做腿法类的难度动作(直身前扫),跌扑类的难度也很少添加,可以说明目前竞技南拳运动员在编排套路时主要选用了跳跃类B级和C级的难度动作。
2.4.2 男女运动员难度动作对比和分析。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男女运动员在A级难度的数据上是一致的,B级难度女运动员要比男运动员更多,而难度系数最大分数最多的C级难度,明显男运动员要比女运动员数量要多,也说明了目前竞技南拳项目男子要比女子难度动作系数更高、更难,这和性别差异和男女身体素质差别有关,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未来女子运动员的难度动作也会逐渐提高,和男子的差距会不断减小。
3.1.1 竞技南拳套路编排段落布局。场地区域都以中场为中心,过于集中。男子运动员的套路段落布局主要在场地中场和前右半场区域,女子运动员则主要在场地中场和左后半场区域。
3.1.2 竞技南拳套路编排运动节奏。以快速动作和低重心动作为主,体现了南拳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特点。男女运动员在套路节奏处理方法上,保持一致,无太大差异。
3.1.3 竞技南拳套路编排单个动作。上肢动作以拳、掌、勾、虎爪为主,善用桥手和肘法动作;下肢动作以马步、弓步和骑龙步为主,善用蝶步、独立步和麒麟步等步法动作,较少使用腿法。男运动员更注重手法的变化,套路编排中加入了单指、勾手、肘法等南拳手法动作;女运动员更注重下肢动作的步型。
3.1.4 竞技南拳套路编排难度动作。从难度类别看,目前运动员都选择了跳跃类难度,没有选择腿法和跌扑类难度动作,导致选择动作的重复率大大提高了。以C级难度动作和B级难度动作为主,较少选用A级难度动作。男子运动员会更多选用C级高分值的难度动作,女子运动员会更多选择难度性一般的B级难度动作。
3.2.1 目前竞技南拳套路编排的运动路线缺少变化,场地区域运用过于集中,可以选择或参考运用弧线和曲线的运动路线作为套路的段落布局,能够更加合理运用场地四角区域。
3.2.2 套路编排内容应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在创编竞技南拳套路内容时,可以借签参考传统南拳的动作技术,丰富套路内容,并通过运动员对动作不断的理解和演练,会产生出更多的创新动作。
3.2.3 难度动作是当今武术竞赛取胜的关键点,在保证难度动作成功率的情况下,如何将难度动作完成得更高,更飘,更优美,起跳与落地动作衔接更自然,是运动员和教练员今后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徐曼,章波,吴雪霜.现代竞技武术南拳套路编排创新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2):117-122.
[3] 刘乃宝,李英奎.对当前自选南拳整套动作风格定量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4] 刘河旺,刘明昌,刘玉珍.攻防技击性在现代武术套路发展中的地位[J].搏击·武术科学,2011,8(2).
[5] 花蕊.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2).
[6] 何强.刍论传统南拳和竞技南拳的融合[J].科技信息·百家争鸣,2008,27.
[7] 林建华.关于创编福建南拳竞赛套路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1999,18(1).
[8] 姚丹.我国高水平竞技武术套路女子南拳项目整套动作编排构成研究[D].
[9] 朱轶龙.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演变对南拳项目发展的影响研究[D].
[10] 金龙,张茂林.现代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现状与趋势之研究[J].武术科学,2004(2).
[11] 中国武术协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试行) [S].2003.
[12] 李龙.当代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关系之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0).
[13] 张炎生.关于武术套路技术程序教学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
[14] 花家涛,周晓.论竞技武术套路编排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向[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
[15] 田勇,陈燕萍,覃明路.现代竞技南拳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8).
[16] 张晓林.试谈武术套路发展之动因[J].淮北师范学院学报,1989,10(4).
[17] 林建华,高楚兰.福建南拳的现状及改革发展的思路[J].体育科学研究,1999,3(4).
[18] 马贤达,马明达.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19] 朱瑞琪.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0]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1] 徐才.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2] 李吉远,牛爱军.南拳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
[23] 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4] 赵岷,李金龙.竞技武术是一项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吗?在古特曼现代体育特征体系下对竞技武术的再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
[25] 林小美,费兰兰.竞技武术套路新旧规则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11).
[26] 张炎生.试论武术套路编排的原则-方法与步骤[EB/OL].DOI:10.16099/j.cnki.jsus.1986.04.014.
[27] 陈欢,陈异.南拳竞赛套路技术风格演进的探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5(10).
[28] 林小美.竞技武术套路运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9] 朱瑞琪.南拳入门与提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0] 程大力.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4);20-24.
[31] 李吉远,牛爱军.南拳文化探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
[32] 郑颖颖.温州南拳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3(1).
[33] 陈勤,张巍.南拳评分结构与难度动作技术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7(2).
[34] 陈颖.关于南拳发力特点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9,18(1).
[35] 阮孝欣,葛霜,董逢威.女子南拳竞赛套路难度动作编排规律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6,38(1):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