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康
(浙江省之江棋院,浙江 杭州 310004)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学校、行业举办的体育赛事越来越多。体育赛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不仅有主办方、观众、工作人员、媒体、赞助商等,而且类型也比较复杂,既可能是单项体育组织或综合性体育组织,也可能是政府的具体体育部门,亦可以是公司、协会等,很多时候,赛事的管理者同时也会是组织者、参与者,如何做好这些资源的协调和统筹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此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组织应用项目管理概念来进行业务运营。体育赛事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项目,其组织管理遵循一般的工程项目的管理规律,伴随着成果需求的碎片化、时效化和集成化,传统直线型业务分类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采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来进行项目管理已经开始进入了轨道,并逐渐成为当前体育赛事组织关注的焦点[1,2]。项目管理的前提下,如何做到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3]。
本文以体育社会组织为例,考虑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环境,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经验,通过SPSS问卷调研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为设计项目人力资源配置重要度评价模型奠定数据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项目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人力资源配置策略。
目前的体育赛事内容冗杂,机构庞大,为改革和完善体育赛事的运作模式,倡导商业化运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体育社会组织就可以是这样一个突破口,作为民政系统登记管理、体育系统主管业务的体育类社会组织,它可看做是一个合理的中介,能同时满足运营目标和业主方业务需求,许多资源、时间冲突的矛盾会随着项目业务的转移从业主方传递给社会组织。社会组织通过构建快速响应团队,统筹考虑运营任务和项目管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社会组织通过将数量庞大的工作需求进行批次项目化的合理度量分解,形成项目管理体系。不过,有时会出现业务量过大的状况,有限的资源无法同一时间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另外,峰谷起伏,驱动因素不明的资源配置机制常常会带来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资源配置的随意性对各个项目实施质量都会产生较大影响[4,5]。
现有体育赛事组织项目人力资源配置流程包括6大步骤,如表1所示。
表1 体育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信息流程简表
在整个配置环节中,项目重要度综合评价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他工作都围绕该环节展开。项目管理中心组织专家根据统一标准和方法进行项目重要度综合评价,确定具体项目的重要度得分和需求计划,分成A重大项目、B常规项目以及C一般项目三大类,确定资源配置顺序,以及确定今后项目管控关注顺序。
前期通过一定量访谈了解到,体育组织资源计划部门的资源配置过程比较笼统,特别在需求评估人力资源配置策略方面不统一。从流程角度而言,组织对需求提出、评估、配置、预测、评价及调度等各项业务还没形成完全固化的业务程序。为确保问卷样本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选择2015年至2016年的10个体育赛事项目(例如浙江省体育竞赛中心承办的2015年杭州马拉松、2016年杭州市上城区举行的中学生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联赛、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围棋锦标赛等)作为调查的样本。在确定问卷调查的相关内容时,参考蒋国瑞和赵晓霞(2009)编写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的关于项目人力资源控制的原则,考虑确保项目质量、投资(成本)、进度、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6]。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37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1.33%。去除7份一部分信息不全或大部分问项都填相同选项的问卷,最终用于统计的有效问卷是130份。
利用SPSS对问卷数据整理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KMO检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检验因素的相关性,判别是否适合探索性因素分析[7]。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KMO样本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表(KMO and Bartlett's Test)
KMO样本测度:值为0.866,数据很适于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巴特利特球体检验:Chi-Square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α(α=0.05),该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
表3 总方差分解表(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表4 旋转后的因素载荷矩阵表(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通过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从管理统计上得出项目重要度评价初步指标。表3分析变异解释量,5个因素的特征根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8.249%。
分析转轴后的因素矩阵,旋转后的因素载荷矩阵表,如表4所示。
因素1(Q4、Q6、Q5、Q7、Q8)反映项目直接经济效益情况,命名“财务盈利指标”。
因素2(Q9、Q10、Q11、Q14、Q13、Q12)反映客户合作愉快程度情况,命名“客户亲密程度”。
因素3(Q2、Q1、Q3)反映项目合作模式,命名“后续发展前景”。
因素4(Q17、Q16、Q18、Q15)反映组织技术积累,命名“核心竞争能力”。
因素5(Q19、Q20)反映项目实施准备情况,命名“项目可控机制”。
问卷的信度计算,如表5所示。Cronbach's Alpha的数值计算结果为0.923,表明该问卷的信度很好。
表5 可靠性统计表(Reliability Statistics)
基于问卷调研的结果,可以构建相应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型,主要还是依据专家对于项目重要程度的评分来得到最后的结果,以便为正确地开展项目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从目前的情况看,基于项目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人力资源配置策略可以完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所有项目实施的综合成果,以便能顺利开展体育赛事,同时产生最大的价值和效用。
以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围棋锦标赛为例,从体育赛事的复杂程度和项目的重要度出发进行整体考虑,说明如何进行合理的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比赛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参与的人数也较多,参加的学校也是浙江省内各大高校,从高校体育赛事与社会体育的关系看(如图1所示),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良好接轨能为高校体育赛事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需要对原有组织机构进行优化。
图1 高校体育赛事与高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
一是组织结构优化与完善。考虑用项目型组织结构来加强赛事的管理,并增加项目管理办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PMO),设计项目流程,强调赛事组织管理和时效性。
二是资源配置流程完善与规范。全面建立项目管理模式,强化项目管理中心和项目经理角色。从全局的高度对所有项目进行统筹管理协调,包括项目之间的各类问题以及处置跨部门的高层级重难点事宜,并授权管理项目经理。
按照这样的职能转变思路可以设计出优化的体育赛事组织结构图,如图2所示。例如人力资源专业组提供掌握人力资源技能方面的顾问,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专业组提供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技能的顾问。
图2 优化的体育赛事组织结构图
由于体育组织项目周期短数量多,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工作会直接影响常规项目的运营。目前还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的措施。
借鉴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从项目起始(进度)、项目计划(团队)、项目实施(质量)、项目控制(安全)等方面进行体育赛事的人力资源管控。
3.2.1 项目的起始(进度管理)。项目组成立后,按照项目管理办公室要求,填报项目关键信息,包括业务部门联系人、项目经理、实施对象等,提交项目管理办公室登记备案,并由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分配专业管控组进行管控。依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计划表,如周计划和具体到人的日计划,由专业管控组统筹安排汇总后及时提交给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集成组和专业管控组统筹考虑各项目集成关系。
为加强项目计划的管控,项目组通过领队会议制度、比赛问题管理制度和比赛督导制度对计划工作进行跟踪、处理。
3.2.2 项目的计划(团队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计划进行,注意大学生围棋锦标赛的时间节点,抓好报名统计工作,联系好比赛场地,需要考虑分赛场的遴选情况,针对项目中出现的任何与项目既定计划或总体要求有出入的重要变更,包括里程碑进度、关键资源投入、合同等方面的重大变更,分阶段合理安排项目成员进入项目完成各个工作,并注意保持项目成员的阶段稳定性。
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根据项目的推进情况,跟踪了解相关各子项目成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并协助各子项目经理进行对应的管理,确保能够稳定、高效地推进项目各项工作。
3.2.3 项目的实施(质量管理)。项目组根据系统建设内容和要求,对问题和风险进行记录、分析和跟踪,并制定应对措施,避免或减少风险发生的损失。安排专人进行比赛全程质量管控,对比赛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场地、食宿和赛场人员管理做好协调,保障比赛的正常进行,做好赛事成绩的及时发布,遇到突发事件(投诉、申诉)等事件的实时处理等。
3.2.4 项目的控制(安全管理)。项目管理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整个项目群实施的安全管理,并采取签订保密协议的措施来确保项目的安全实施。与实施单位签订保密合同,同时针对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均签署项目内容保密协议,提升全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确保组织信息安全责任到人。
建立完善的进离场登记管理制度,对于项目人员进场和离场,实行严格进场审批、人员权限审批和登记管理,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项目实施全过程严格按照体育系统管理规范,不允许任何人员在项目组内登陆外网,充分隔离内外网环境,保证项目资源安全。
本文主要通过SPSS问卷统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相关的主因素,为设计体育赛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重要度评价模型奠定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项目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人力资源配置策略,并以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围棋锦标赛为例,设计体育赛事组织项目人力资源配置流程。
文章研究的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策略是目前体育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一种常用方式,其最终目标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组织效益最大化。由于日常项目业务不能暂停,因此配置策略要采用日常容易操作上手的方法,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出配置策略核心思想要符合组织现状,充分考虑调整幅度和组织适应能力。
[1] Suvi Elonen,Karlos Artto.Problems In Managing Internal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Multi-Project Environm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3,21(6):395-402.
[2] 丁荣贵.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5-68.
[3] 郭研,宁宣熙.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多项目资源平衡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10):78-82.
[4] Khan Arshad,冉晖.企业资源计划(ERP)实施方法论:SAP加速实施篇[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25-57.
[5] 项目管理协会[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M].王勇,张斌,译.第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5-67.
[6] 蒋国瑞,赵晓霞.项目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7-139.
[7] 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