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基
[摘要]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存在意愿和需要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产能合作可有两个渠道进行:既可以通过产品输出方式进行产能位移,也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产能位移。可见,我国提出的产能合作超越了传统的资本输出,它既是商品输出,也是资本输出。不过,流行的产能合作主要指产业转移。近年来,青岛地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国际产能合作成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家国际产能合作 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青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持续顺利进行。
一、青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一)促进产能合作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直以来,我国青岛地区在企业管理方面忽视海外投资存在的风险体系,并且在行政方面某些机制也较为复杂,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没有完全将工作情况向大众展示出来,这就使得行政审批体制受到多方面的共同制约。新一届的政府成立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针对以上内容展开具体的改革措施,除了一些个别项目没有真正得以解决之外,其他境外投资项目都已经的到完善的处理,已经落实备案管理制度,避免大量不合理收费和限制的现象发生。然而,其改革范围仅仅是针对前置审批环节,并不包括之后的审批环节。当前,在跨国产能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并且执行效果也处于下等。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管理体系方面,该项体制一直没有得到完善。另外,政府在对外产能合作的信息服务网站以及多项监控系统方面也都缺乏管理,这严重制约政府对产能合作的调整步伐,对于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做不到第一时间发布。
(二)与国外制度环境和技术标准不兼容
青岛企业“走出去”目前面临着多重制度困境,青岛企业在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再加上当前企业并不熟悉国外的商业特征和法律环境,并且严重缺乏与国际企业共同完成项目的经验,因此,在青岛企业中经常会出现合同失效、项目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当前,“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建设中具有显著的G2G特征,G2G的意思也就是政府对政府。在G2G合作方案上主要是将政府作为项目的重点,并没有真正考虑到社会人民以及各国市场的现状,这就会导致社会抵制现象的发生。
目前,青岛地区虽然已经具备较为全面的土建市场,但是其中所具备的合同条件并不符合标准,在合同条款的建立上没有结合《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来进行拟定,青岛发包企业在制定合同上考虑不够全面,最终导致企业风险大幅度增加。
产能合作技术方面达不到标准要求。例如,青岛地区虽然说其自身技术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但是仍然坚持推崇国外先进技术,这就使得青岛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还存在部分企业始终坚持执行国外技术为标准,尤其是电力、交通运输等企业,目前都已经形成固定的国外技术标准。甚至有的电力企业中的一些项目建立明确的制度来禁止在工作期间运用中国标准,明文规定要采用国外标准。
(三)企业国际化能力不足
青岛汽车企业在市场特征和规则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产品形象维护、知识产权保护和违约条款规定等方面,这些方面在青岛汽车企业中保护能力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这就使得“走出去”很难做到。青岛工程机械在海外竞争方面,不仅其各项技术都依赖于发达国家,在售后服务方面也受到严重的制约。钢铁企业在技术水平方面有很大的欠缺,并且缺乏国际交流能力,在市场中所表现出的竞争力严重低下。
我國企业在跨国产能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有关。跨国产能合作涉及各国法律、汇率、财会制度及各种复杂因素,而企业只有拥有完备的熟悉国际市场分析、商务规则、法律法规、投融资管理、项目管理等人才队伍,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中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四)境外各类风险将长期存在
“一带一路”国家大多具有十分鲜明的发展性特点,从综合经济指标来看,其中的部分国家的经济进程明显滞后于我国,相对的其工业水平也比我国低,还有部分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提升信用等级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其主权信用呈现出了相应不良趋势,其等级也相对较低,这就会导致其主权级别不断下降,其中的风险因素也会相对增加,以此为依托,境外各类风险也将呈现出长久蔓延趋势。
“一带一路”所影响的国家在地区分布上并没有明显特点,但是一般情况下沿线国家地区所受影响较多,再加之文化及语言等多项因素的直接作用,为我国企业海外项目的建设及运行带来了相应机遇,其发展要求也有所提高。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还存在对“中国威胁论”不合理渲染的现象,这就使得经济往来及交往中的不安定因素相对增加,我国对外交易的成本也会有所提升。
虽然我国在发展阶段,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发展范畴也不断拓展,并且其输出产能也以优质形式存在,虽然产能本身是过剩的,这也明显不是出于劣势的落后产能。在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钢铁、水泥等产业逐步发展,其应用范畴也不断拓展,我国将工业化优势及产能输送给缺少工业保障的国家中,就能获得较多好评,但是在这一过程化中明显存在相应环境保护风险,一旦控制不当,就会导致后续纠纷问题不断增加。
二、推进青岛与“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促进产能合作体制机制与支持服务体系
在全新的发展背景及环境下,我国应当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路径,这就需要政府重新调整结构布局,在此基础上优化管理体制,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完善,从而促使制度创新更加符合实际需求。也只有实现对对外投资体制的优化转变,提升备案制的主体地位,促使审批为辅,二者相互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对外投资的整体水平,促使其能效作用充分发挥。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形成干预效应,与多个国家达成双边及多变保护协议,促使体制精准落实到位。
加快推动青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密切联系,促使国际产能合作更加科学及高效,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之相契合的促进与支持政策,激发政策的引导作用,相对的应用措施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积极动员及整合各方力量,更应当构建以政府为核心的产能合作平台,为信息应用提供基础保障。以国际经验为主导,应当进一步强化跨国产能合作中的法律效应,这就需要会计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等发挥其专业作用。除此之外,我国还应当重点强化对国际产能合作的支持,构建相应中间平台,促使各个关联机构都能够“走出去”,为我国的产能合作及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
(二)积极利用外部力量,实现合作共赢
青岛企业要想真正的“走出去”,需要突破的难题及阻碍也是相当多的,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下,法律法规及人文环境等各个关联要素都较为陌生,这将为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较大挑战,企业本身及员工处理问题的难度也会相对增加,这就需要合理利用外部力量将问题解决,其能效作用也将有所提升。因此,开拓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首先应当强化意识,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国际公司的合作,精准把控其中存在的不安定因素,规避各类风险。
其次,青岛企业本身也应当结合实际需求,不断提升自身发展实力,这就需要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为主导,将采购侧重点放在本土范畴中,尽可能的聘用当地员工,推动当地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优化当地的产业布局,为配套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更能获得当地民众及各方力量的支持及鼓励。因此,在与国际组织合作的前期阶段,应当重点选择与知名的金融机构合作,在此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提升海外项目的发展指标,为其发展创设更为安全的环境保障,加大各项关联因素的直接投入,促使各项指标的优化程度明显提升。
(三)创新商业运行模式
建设高水平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议我国与相关国家进一步完善双边或多边合作框架,将税收、金融、产业、科技、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列为政策协调的重点,争取促成一批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使高水平海外产业园区成为特殊政策的优先实施平台。總结提高中马“两国双园”建设经验,积极推进“两国双园”模式,以及“两国多园”“多国多园”模式。
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营一体化。以往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业务是施工总承包或EPC总承包,不仅没有全面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也使自己居于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价值链的低端,利润微薄。今后,要将“基础设施建营一体化”作为重点工作来推进。“基础设施建营一体化”,重点是加大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将以工程建设为主体的对外工程承包业务链前伸后延,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基础设施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进而在价值链体系中实现从“汗水建造”向“智慧创造”的转变。
(四)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建立多元化海外用人机制,大力实施“中高级管理人才国际化,基层管理人才及操作人员本土化”的人力资源战略。中高级人才国际化即引进一些具有国际经营能力、熟悉国际运营模式的高级人才,利用外籍雇员的语言和管理经验上的优势,推动跨国产能合作。在中高级国际化人才的开发上,要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延揽两方面相结合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相应限制性因素的直接影响,现阶段青岛在“一带一路”产能中明显呈现出了相应问题,这将为其后续发展带来消极作用,为了有效推动青岛与“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更加高效的完成,就需要以青岛实际情况为基准,采取相应有效的优化措施,从整体上提高青岛的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