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彩霞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够注重教学过程与生活的联系,很容易使学生造成脱节的现象。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小学第二段数学教学中,提出了教学生活化的观点,在初期运用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改进。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学第二段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与对策
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在小学第二段数学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于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很多教师开始将教学生活化的观点落到实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选择有误,使得这样的模式没有能有效地发挥起作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教学生活化展开探究,更好地开展生活化教学。那么我将针对小学第二段数学教学,浅谈教学生活化的现状与对策。
教学生活化是在新课程改革开展之后兴起的教学理念,旨在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考虑到小学第二段数学教学的特点,存在当下的现状:首先,教学生活化流于形式,没有从本质上实现生活化,使得生活化教学的作用没有能直接显现;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科学,生活化教学要求的是教学方法的优化,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最后,教学活动形式有限,未能有效创设生活实践平台。这是当前教学生活化的现状,要提高有效性必须面对这些现状做出科学优化。
1.体现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真正的生活化教学是从本质上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就以“簡单几何图形”的教学为例,这一章引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绝不只是机械地认识了几个图形,几个定理,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性质在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实际应用。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介绍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心里有个底,接着再让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探讨,用多种方式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这些性质,教师先用多媒体系统展示几个案例,比如自行车前部设计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收缩门运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等,随后学生深入探究了解到很多具体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
2.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关键,为了使生活化教学更好地进行,教师要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就以“长度单位”的教学为例,这一章引导学生学习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基本知识。为了体现教学生活化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来运用情境教学法,首先教师先将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具体的单位代表什么含义;接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比如乒乓球、小桶、米尺等,并且在这些物体的一边标上一个数字,这时教师则要求学生在数字的一边标上单位,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懂得这些单位具体代表多少,也加强了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直接看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提升学习效果。
3.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
生活化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于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就以“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为例,这一章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计算定则,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的困难。教师针对这样的目标,可以开展探究性学习,不再是由教师来进行理论的灌输,而让学生实际参与其中进行探究。教师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交叉分组,选出小组长,让学生进行自由式的讨论,假设每一个学习小组承担着班级采购的任务,教师给出了购物清单,上面有商品的价格,但是只给定了一定数目的现金,要求学生通过计算确定最优的方案,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买到又多又全的商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展了探究性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深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获取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教学,在小学第二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实现教学生活化。尽管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学生活化的模式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但是当问题解决之后能够大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第二段数学教师应该更注重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了解当前的教学现状,并从现状出发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淑侠.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10) : 125-126.
[2]吴祖敏.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 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