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花
【摘要】数学课堂巧用错误资源,挖掘错误背后的有效教学因素,丰富教学内容。以误导正,让错误成为学生认知的“转折点”,思维飞跃的“起跳板”,互学共进的“融合剂”,打造“学”的课堂,让儿童的数学学习真实发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思维;错误;生成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 “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疑惑和误解,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把错误看作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善于引导学生识“错”、 析“错”、思“错”、悟“错”,激发探究的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对概念进行正确理解并深化,从而将错误纠正过来,将它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让“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
哲学家黑格尔先生说得好:“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真实的数学课堂,学生出错是司空见惯的情况,教师要适时、巧妙地分析引导,引发认知冲突,这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如一位老师教学“平均数”,新课伊始,创设套圈游戏,教者依次呈现男生和女生各1名、男生和女生各2名、男生和女生各3名、男生和女生各4名的套圈成绩,学生均能用比多、比少、比总数,得出男女生的套圈成绩。最后,教者呈现4名男生和5名女生的套圈成绩统计图(如右图),提出问题: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怎么比较呢?问题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同意见的争论,有的认为比较男生和女生中套得最多的个数,有的认为比较男生和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教者顺势而导,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哪种比较方法是合理的?学生再次产生争论,发现两种比较方法都不合理,产生探究新知的心理需求,思考合理有效的比较方法,进而引入“平均数”这一新概念的学习。
下面仍以“平均数”为例,学生要有效建构“平均数”的新概念,离不开练习的巩固与应用,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益于突破知识难点的典型错例,让学生识别错误,针对错误要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里,教者在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后,引入一组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辨析:①王力是学校足球队员,他身高145厘米,可能吗?学校足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50厘米的队员吗?②小军想下水学游泳,池塘的平均水深100厘米。小军问:“我身高145厘米,下水游泳有危险吗?”你们觉得他下水游泳有没有危险呢?③小兵走6步,共走了330厘米,他每一步都走了55厘米,对吗?④电梯里有5人,他们体重的和是310千克,每个人的体重都是62千克,对吗?通过典型的错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运用所学的平均数的知识判断和分析对错,体会平均数只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实际数值可能远远高于平均数,也可能低于平均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实际意义的理解。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有的是学生最初的思维展现,有的是学生最真的思维流露,教师应善于发现与捕捉学生的错误,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有效促进学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的最佳功效,不能漠视学生的错误抑或视而不见,错失良机,需因势利导,有目的、适度地展示与“放大”有价值的错误,组织与引导学生议错、辨错,聚焦知识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让学生尝试计算350+180÷6×5后,先集体反馈正确的计算过程,接着展示收集到的典型的错解,具体如下:
教者引导学生自主辨析错误,找出并划出错误,想想哪儿出错了,弄清错因,紧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在辨析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强化认识,加深印象。
再如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一位老师呈现如下问题:幼儿园阿姨带900元买洗衣液,如果每瓶50元,可以买多少瓶?如果每瓶40元,可以买多少瓶,还剩多少元?学生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会用简便方法计算900÷50 =18(瓶)。这里的第二个问题,既是巩固商不变规律的简便方法,同时引出本课的知识难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余数究竟是多少?教者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有的学生竖式计算过程如下:900÷40=22(瓶)……2(元)
教者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无形中“放大”错误,引发学生辨析:余数究竟是2还是20呢?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用验算的方法检验得数是否正确,教师让学生“将错就错”进行验算,发现22×40+2的得数不是900,而22×40+20=900,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结果有错,并进行错误的合理修正。接着,教者抓住关键知识点,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余数是20而不是2呢?”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认识,再次思考和辨析“商不变,余数变”,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自主解释算理,进而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杜威曾说过:“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他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到的一样多,甚至更多。”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错误与自我诊断,主动分析错误的深层次原因,是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历练、生长和提升的过程。教师不必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催学生“被動”纠错,不妨稍等片刻,把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多留一些自主究“错”、反思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自我反省、剖析错误,在“思维风暴”中获得更多的启迪、顿悟,感悟数学思考的成功与快乐。教师应巧妙引导学生回顾与剖析自己的思维过程,找出错误原因,及时内化感悟新知,唤醒数学思维的重组,修正错误的认知,正确建构新知。
如一位老师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课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有学生说看数的个位作判断,有学生接着补充说“我们已经学过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那么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因为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纷纷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也就情有可原了,这是学生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基于2和5倍数的特征影响到3的倍数特征的判断。尽管有许多同学认同上述猜想,但也有同学发现猜想是错的,并举例23、26、29等数都不是3的倍数。这时,教者不置可否,而是把思考悟错的机会留给学生,用期待的目光扫向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动脑,然后做出评判。教者启发学生思考:“既然不能从个位上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那怎样才能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呢?”激发学生探究欲,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已有探索规律的数学活动经验,教者适时进行引导,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举例、验证”的探究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大量举例发现“这样不行……”,继而思考“为什么不行”?那么“怎样才行……”继而思考“为什么这样行”?学生再通过举例验证,并注意进行及时的修正,最终探索出3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总之,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全新的,需要经历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因此课堂上会出现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其实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看我们怎样来对待它,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生命力,更精彩。学生的学习错误产生于学习活动中,亦可“消化”于学习活动中,作为教者的我们应因势利导为学生创造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让错误成为学生认知的“转折点”,让错误成为学生思维飞跃的“起跳板”,让错误成为互学共进的“融合剂”。因此教师应以发掘资源的眼光看待错误,巧妙地利用错误甚至可以故意布设错误,夯实数学的课堂教学。为此,教学时,我们应巧用这些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有效激活数学课堂。诚然,引导学生识错、思错、悟错、纠错,体现了学生对错误的再认识、再思考,这些有价值的错误均是教学中重要的生长点,值得巧妙用好、用实、用活。在学生自主诊断、修正错误后,教师及时引领学生分析梳理、总结概况,挖掘错误背后存在的数学问题,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等,有效提升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