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实
摘 要: 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崭露头角,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似乎成为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最佳途径。考察1990年以来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或提名的华语电影,可以探究其规律,提出其展望。
关键词: 华语电影 国际化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
1935年,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得了荣誉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从此也拉开了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漫漫“获奖路”。本文以1990年以来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和提名最佳影片的华语电影作品为主要考察对象,探寻华语电影在国际之路上的成果与发展。
一、建构中的东方影像
纵观90年代以来在欧洲三大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奖和提名的华语电影作品,可以发现这些华语电影都致力于为观众,特别是西方观众呈现出一个异域风味浓厚,奇观效果明显的东方世界。
(一)历史背景中的东方影像
在早期获奖、提名的华语电影中,历史背景下东方世界格外受青睐,这些电影主要以下特点:
1.风起云涌的武侠世界
蜻蜓点水般的“水上漂”、行云流水般的招式、叹为观止的武侠动作等都使华语武侠电影蒙上一层神秘又充满魅力的面纱,功夫武侠片作为中国特有的类型片,一直以来,都受到海内外观众的期待与喜爱。如电影《英雄》(张艺谋,2003),诗意化的打斗动作、壮观的战争场面无疑为观众奉上一场视觉盛宴。还有不容忽视的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卧虎藏龙》(李安,2001),就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神奇的东方武侠世界。
2.特殊历史的重新审视
由于我国特殊时期的历史,其实给电影提供了大量的表现空间,这一类历史题材的影片也广受欢迎。有表现抗日战争方面的电影,例如《鬼子来了》(姜文,2000),它突破了一贯的表现手法,解构了战争的严肃性,用一种戏谑地方式呈现出来。《色·戒》(李安,2007)摘得了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金狮奖,它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它将国共内战的厚重历史寄于个人情感,着重表现战争背景下的人伦情感,以人性为表现对象。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变现文革历史的影片,例如《霸王别姬》(陈凯歌,1993)、《活着》(张艺谋,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1994)、《青红》(王小帅,2005)、《孔雀》(顾长卫,2005)等,这些电影所表现特殊年代的愚昧荒诞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猎奇快感。
3.异域历史的奇观化呈现
考察90年代以来主要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华语電影,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获奖作品,不难发现,诸多电影都倾向于表现一个奇观化的东方空间。例如《菊豆》(张艺谋,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1991)、《海上花》(侯孝贤,1998)等作品中,都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气息。无论是中国大陆导演还是台湾导演都无所不用其极地展示出一个陌生化十足的东方世界。在张艺谋的“红色三部曲”中,中国的西北乡村充满了野性和粗犷的美,大肆渲染的红色让西北农村架构在一个平行的时空里。侯孝贤获得第5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的电影《海上花》将目光聚焦于老上海妓院,大量的封闭空间里充斥着满满的中国元素。
(二)现代背景中的东方影像
在愈来愈多获奖和提名的华语电影中,微观个体生命的关照日益成为电影表现的热点。这些电影抑或将人物命运寄于整体的历史背景中去表现,抑或表现人物隐秘细腻的情感生活。
1.底层社会人物的关照
除了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越来越多的电影也将目光投射到小人物身上。例如在《秋菊打官司》(张艺谋,1992)中,导演不再刻意地追求一种视觉的仪式化,转而表现小人物的生活。《有话好好说》(张艺谋,1997)表现了小市民的幽默,《一个都不能少》(张艺谋,1999)以半纪实的手法锁定农村教育事业,更具人文关怀。到了第六代导演,由于资金和艺术追求等各方面问题,边缘人物、底层叙事更是其显著特点。贾樟柯的《三峡好人》(2006)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奖。电影以三峡拆迁为大背景,呈现出一个时代的变迁,不仅获得国内外业界的肯定,也获得学界的深入探究。
2.现代青年普遍的迷茫
现代青年普遍的迷茫不只是华语电影中特有的表现题材,在全球范围内,很多电影都表现了这一母题。例如英国著名导演丹尼博伊尔的《猜火车》,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等,都呈现出年轻一代的迷茫。
《千禧曼波》(侯孝贤,2001)着重表现的是台湾青年从老家来到城市的种种纠葛和迷茫。获得第50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的《春光乍泄》(王家卫,1997)就用十分个人化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同性之间隐晦私密的情感。还有《你那边几点》(蔡明亮,2001)、《美丽时光》(张作骥,2002)、《2046》(王家卫,2006)等电影表现的都是类似的母题。
3.纪实性的电影题材
纪实性题材也会受到国际电影节评委的青睐。《一个都不能少》、《天注定》(贾樟柯,2013)以及《白日焰火》(刁亦男,2014)都是根据真实事件为题材改编而来的电影。现实题材影片是韩国电影的崛起之路,对于中国电影实属一个不错的借鉴和参考。不仅可以在国际赚得口碑,在院线也能赢得良好的票房。
二、华语电影的国际之路
无论是历史背景下还是现代空间下,华语电影在国际上的艺术之路还是一条有待挖掘的艰难之路。
(一)重构中国电影的现代书写
1.传递现代的正确价值观
“好莱坞大片”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不仅由于其精良的制作,更和它所传达出的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打破地域间因文化不同造成的隔阂。在“冲奥”路上败北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纠其根源,由于所传递出的对待生命不平等的内核导致了失利于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妓女们认为,面对日本侵略者残忍的强暴行为,她们是职业的,女学生们是非职业的。”①西方媒体批评这是张艺谋最糟糕的电影,每一个生命都做了无意义的牺牲,只为换来廉价的眼泪。
虽然文化全球各地文化相异,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却是相同,传递现代的正确价值观是一部电影的生命力所在,也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不同地域的受众。
2.进行电影技术的科技革命
2016年11月11日,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北美和大陆同时公映。此片一经上映就吸引了大量学界和观众的关注,原因就在于这部电影带来了电影技术革新,由传统的的每秒24帧一跃革新到每秒120帧。逼真的画面,高饱和度的色彩以及运动画面的连续感清晰地还原了现实世界。技术革命由此带来美学革新。
在此之前,2016年10月29日全国公映的郭敬明执导的真人动画电影《爵迹》口碑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国内第一部大范围使用CG动画技术的电影,在国内尚属首例。获得第66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的杨超导演作品《长江图》则用胶片拍摄,运用4K技术,这在如今数字技术广泛运用大环境下实属不易。该片摄影指导李屏宾也凭借《长江图》摘得杰出艺术成就奖,肯定他在摄影艺术甚至技术上的贡献。新一代的导演应该具有创新革命的精神,应兼顾内容和形式的高标准统一。中国工笔画里讲究的精细传神和惟妙惟肖美学其实与高新技术里对画面的清晰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3.关注当下现实主义题材
新世纪以来,韩国电影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迅速崛起,这与兴起的一批导演分不开,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于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真实的事件加上独特的艺术风格,传达出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不仅在国际获得不错反响,也在院线吸引了大量观众。
第六代导演从精英式的俯视角度跳出来,开始用“边缘化”和“奇异”的方式将思考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去。这与他们的资金运作方式有关,此其一。其二,也与当时的社会现状不无联系。他们的作品不仅关注自身,也有意无意牵扯到整个社会的进程与变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也将目光投射到现实主义的题材。近年来接连两部关注打拐题材的电影《亲爱的》(陈可辛,2014)和《失孤》(彭三源,2015)得以上映。影片以底层关注的视角给予了特殊群体的关怀。不断挖掘可供表现的现实主义题材,赋予华语电影可贵的价值内核。
(二)坚守中国电影的传统表达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抓住西方观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面对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趋同的倾向,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愈发同质化的今天,我们也要能坚守住传统的自我表达。
1.以传统文化与世界跨文化交流
90年代初,第五代导演的作品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夺得头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影运用了自我的传統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交流。例如早在1988年的《红高粱》中,奔放热情的九儿体现了生命的狂热追求。《秋菊打官司》(张艺谋,1992)中塑造了一个执拗固执的秋菊,层层上访的行为虽为中国国情所独有,但是鲜活的人物却是对真理和自我追求的体现。又如近年的《刺客聂隐娘》,这是一个虽包裹着武侠外衣却讲述了人类普遍产生共鸣的情感的作品。
不只在中国,伊朗电影以及印度电影甚至韩国电影走向国际的正是一条民族化之路。
2.塑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化影音风格
“中国电影要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电影互动交流,必须与世界影视美学观念和电影本体审美语言接轨。”②电影作为直接诉诸于观众视觉和听觉而呈现形象的艺术形式,影音风格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经历了第五代导演恢弘庞大的视觉盛宴和第六代导演的沉郁顿挫的独特气质,华语荧幕上从来没有单调平乏过。特别是经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一批台湾导演,自觉追求民族化影音风格已成为他们的美学标志之一。
《刺客聂隐娘》作为侯孝贤斩获金棕榈奖的作品,是他众多探索民族影音风格的作品之一。纵观他历年来提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作品,例如《戏梦人生》(1993)、《好男好女》(1995)、《海上花》(1998)等作品无不展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在《刺客聂隐娘》中,侯孝贤运用胶卷拍摄和不同画幅的展现,大胆尝试也成功展示了民族风情。
很多人只关注电影的视觉影像,而忽视了声音。但声音其实与画面是相辅相成的。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卧虎藏龙》可以说在配乐上独具匠心,将传统的击鼓与打斗画面相结合,一击一步,声话同步,大大强化了观众的代入感。
3.提高电影的叙事水平
有了好的主题和民族风韵的影音不代表就可以成功,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如何叙事。好莱坞叙事大师比比皆是,通过叙事,一个平庸的故事也有峰回路转之妙。获得64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的《白日焰火》(刁亦男)和获得提名的《闯入者》(王小帅)都同时运用了悬疑的色彩。
受传统影响,中国文学讲究平铺直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善运用叙事技巧这一特点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叙事。一方面,我们要取其所长,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体系成熟,移植到电影上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方法。例如美国著名导演昆汀·塔伦提诺擅长的“环形叙事”和“章节”和中国的章回体小说就有共融共通之妙;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运用悬念等叙事技巧提高观众的收看兴趣。在这一点上,香港电影的叙事优点值得大陆以及台湾电影人的学习。例如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的《神探》(杜琪峰、韦家辉)就运用了独特的推理悬疑技巧,使电影在一开篇,就能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
三、国际道路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杜绝东方主义下的文化表达
“他经常表示某种文本或传统扭曲、主宰或忽视了东方的真实或真正特征。”③频频在国际舞台出现的第五代自开始之初就受到了学界众多的质疑。“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的《黄土地》、《红高粱》等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国际电影节的青睐,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电影符合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想象。”④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东西方隔绝太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崛起的第五代正通过大量含有“寓言性”的表达,向西方呈现出一个看上去有些粗俗落后、封闭鄙俗甚至畸形丑陋的一面带到了西方。《菊豆》中的乱伦、《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纳妾制度,正迎合了西方观众文化上的优越感。不少的偷窥镜头也符合了观众的猎奇心,这正是西方观众想要看到的。
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个愈发真实清晰的东方世界逐渐褪去了神秘的面纱。近年来在国际电影节上提名或获奖的作品,如《三峡好人》(贾樟柯,2006)、《二十四城记》(贾樟柯,2008)、《左右》(王小帅,2008)、《日照重庆》(王小帅,2010)等影片越来越关注中国普通的百姓生活,没有了曾经沉重的社会批判,开始纠缠于人伦情感和社会变迁。
只有摆脱了东方主义下的认知,才能在镜头下呈现出真实可感的中国百态,这有益于西方对我们的了解,也有益于华语电影自信地走向世界。
(二)拒绝忽视电影的观赏性、大众性
在资金完全市场化的大陆市场,电影的观赏性和大众性即电影的票房是电影创作人员首要关心的问题。然而在台湾,由于“辅导金”制度的存在,有些导演似乎将电影的国际参展问题置于电影的票房之前,这就导致一方面台湾电影的国际地位看似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台湾本土市场却日渐衰落的“倒挂”现象。
其电影作品获得大奖和多次提名的蔡明亮,其作品晦涩的主题和隐喻的电影语言常常将观众拒之千里。然而越是个人化的作品就离普罗大众越远。电影不同于文学私人化的创作,它制作的团队性和集体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属于个人,它需要观众的检验,失去了观众这片丰沃的土壤,电影艺术的探索之路也只会变成寂寞的禹禹独行。
本文把曾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提名和获奖最佳影片的华语电影作为考察对象,但其实,华语电影在国际各大电影节所获的荣誉不胜枚举,由于篇幅原因,不再一一赘述。是这些作品将东方世界呈现在西方观众面前。无论是迎合了西方视野的第五代导演还是坚持自我表达的第六代导演到愈发丰富的新生代导演,他们都在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助了一臂之力。华语电影走向世界还有很长很远的一段路要走。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好莱坞横扫全球的现状下,依然能够看到伊朗电影、印度电影、韩国电影、日本电影甚至泰国电影占有的一席之地。文化输出是一个国家强胜与否的标志之一,我们有方向,也有信心。
注释:
①郭鵬群.人性救赎和情色救国的双重误读——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争议解读.电影文学,2012(10).
②沈国芳.中国电影艺术走向世界的文化策略.湖南社会科学,2002(1).
③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6.
④董梅,吕逸新.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影坛的尴尬之路.电影评介,2004:24.
参考文献:
[1]罗钢.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穆尔-吉尔伯特著,陈仲丹译.后殖民理论:语境 实践 政治[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沈国芳.中国电影艺术走向世界的文化策略[J].湖南社会科学,2002,01:101-103.
[4]刘海波.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四个向度与四种力量[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5:50-54.
[5]董梅,吕逸新.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影坛的尴尬之路[J].电影评介,2007,24:11-12.
[6]于冬.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1:11-13.
[7]郭鹏群.人性救赎与情色救国的双重误读——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争议解读[J].电影文学,2012,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