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评论奖作品表达方式的比较分析

2018-03-27 12:34段诗哲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普利策

段诗哲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中美评论之别

中美两国在新闻评论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追根溯源是由于两国使用了不同的语法系统。中国擅长使用硬语法,而美国偏爱软语法。[1]

(一)中国以理论逻辑达成认同,美国借生活细节累积情感

中国评论依循逻辑规则,使用理论话语系统展开评论,因此、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等关联词出现频繁;以较为强势的逻辑推理得出权威型结论以收割认同。美国注重现实体验、情感变化,使用自然生活话语展开评论。

第27届中国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作品《供给侧改革需加减法并举》的前半部分指出“首先要形成崇尚创新的宽松环境”“其次,国家尤其要通过立法和执法,建立起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秩序”,接着指明“减法之一是减税,二是减少行政审批,三是停止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和扶持政策”,最后得出“总之,政府和市场都能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改革就能顺利推进”的结论。

2017年普利策评论奖作品《Remembering a Hero,15 Years After 9/11》一文以911恐怖袭击事件为背景,不直接描述火场现场救援状况,而是讲述救火英雄主人公威尔斯童年他和爸爸去消防队的快乐时光,一方面为主人公的做法找到了合理性的解释,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欲抑先扬的手法更能凸显出威尔斯救人而牺牲的悲壮。文章最后写到“面对堕落的世界,我们能做什么?也许就像威尔斯·克劳瑟一样,带上你的大手帕,改变世界”,暗指特朗普政府也应该承担起责任的态度不言自明。

(二)中国注重呼吁式告知,美国偏爱启发式思考

中国评论多采用直接式的呼吁话语告知受众应采取何种行为规范,多采用感叹句;而美国评论偏爱“隐形呼吁”,将态度隐藏于他人的口述中,以启发的方式达到行为改变的结果,多采用疑问句。

第26届一等奖作品《漠视生命是最可怕的沉沦》围绕邵东18岁少年杀师案展开评论,反复强调“漠视生命是可怕的沉沦”以起到告知和警示的作用,如“漠视生命正在一些青少年心中萌芽,这是令人可怕的事”“对自己生命的漠视,是不负责任的,是应该谴责的”。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从来没把他的命放在心上”,文中连用两个感叹句“多么可怕的回答!多么令人不寒而栗的回答!”表明态度。

同样展示珍爱生命的2016年普利策评论奖作品《A Wounded Boy’s Silence,And the Candidates’》却以第三者的视角描述叙利亚的5岁男孩从废墟下被救的场景以及战争的残酷画面,如“他的左脑被血覆盖,腿上有煤烟和瘀伤,他已在废墟里呆了一个小时,他没有哭,他的哥哥已经死亡”,战争的残酷已跃然纸上。如“我见过城市被摧毁,我讨厌战争”“潜在的候选人说他当然不喜欢战争,但有时是必要的”使读者在观点的交锋中看到美国领导人为了政绩和支持率鼓吹战争的可耻行为。

(三)中国偏重全局观论理性,美国偏重故事感人情味

中国评论经常由大局而非个体展开立论说理;美国评论更倾向于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和场景描写等手法反映出事件的实质性问题。[2]

第27届一等奖作品《走向经济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围绕新常态下中国如何走向经济治理现代化这个论题,以怎么看、怎么干为视角,从筹谋战略、推动改革、强化执行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大局观念。

在2017年普利策评论奖作品《The moment when 2016 hits you》中,作者大量运用普通人的对话、生活中的场景来展示美国民众对特朗普当选的失望情绪。如“劳埃德和他的儿子一起坐在车里,听着汉密尔顿原版录音时感叹美国历史是崇高的、巨大的,但现在它是锯齿状的,而且已经磨损了。”“比尔和14岁的女儿站在图书馆里观看特朗普演讲的视频时,他意识到,他的女儿永远不会看到如里根和罗斯福这样出色的政治领袖,她的第一个政治记忆是那些更低级、更肮脏的人。”这种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比起正式而严肃的评论,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兴趣,从而还实现了新闻的社会价值。

(四)中国擅长刻画群体形象,美国擅长塑造个体人物

群体形象包含了无数具有相同特点的个体,独特的人物形象是群像的缩影。中国评论擅长通过对群像的描绘来展现某个社会现象;美国习惯通过细节,对白等塑造立体生动的个体形象,增强了评论的感染力的同时也更使人们感同身受。

第25届一等奖作品《刹“不为”之风 换“不为”之将》中刻画的是部分为官不为的党员,对此展开针砭,直击病灶。《洪水面前,谁都不是旁观者》将面对洪灾时的人群分成两类,“有人在灾难现场勇往直前,也有人置身事外看热闹,甚至造谣生事”,作者不单独描写某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概述 描写不同群体。

2016年普利策评论奖作品《In Harris County,secrecy shrouds our grand jurors’names》中出现了很多普通的美国公民与地方法官的对话,如苏珊·布朗法官说“如果乔·史密斯是一个死罪被告的亲属,他想知道是谁起诉了他,怎么就会造成伤害呢?我必须想出一些门道让法官公布陪审员的名字”,法官鲁本·格雷罗的进行辩解“我完全不知道我在这么做密封名字,我一直都这么做吗?”通过对有代表性人物的细描,以点带面呈现不同群体的诉求和美国存在大陪审团职权滥用的普遍问题。

二、受众心理对中西评论风格的影响

虽然中国与美国评论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但是新闻评论的本质功能并不因此发生改变,都是表达对某新闻事实的见解,以期达到引导舆论、实现社会动员的效果。如果从社会文化角度考量,我们可在历史中找到风格迥异的原因。

(一)中国:根深蒂固的求同思维

中国新闻评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知人论世、明辨是非的精神品质。先儒时期,孔子的《论语》开创论说文的先河,明清时期的政论和史论文章也有不少撼人之作受后人推崇。应该说,中国传统文论中“兴、观、群、怨”的优良传统,孕育了中国现代新闻评论的基本品质,进入现代社会后继续担当传播先进思想的重要武器。从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在《新青年》上发表振奋人心的新思想,到如今《人民日报》上的评论员文章,中国新闻评论一直在引导受众意识不断走向自觉。[3]

信息时代,受众自主性大大提高,面对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文化对媒体的渗透和影响,中国新闻评论必须始终发挥着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精神,以鲜明的思辨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引导中国受众明辨是非,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美国:崇尚个人价值与自由

从政党报刊到商业报刊,美国新闻业在争取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方面不断前进,美国记者们不仅仅要做到反映问题,还要追求问题的最终结果,这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监督和调节作用,新闻业成为美国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利。普利策新闻评论奖以以揭丑为主的抨击、批判性的负面报道深刻反映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追求。它强调冲突,多样纷呈,凸显人文关怀气息,这与美国人的价值观相一致。他们所强调的“重大”,多数是以个体为视点,强调个人价值,关注个人的发展,展现了美国人所推崇的人文主义精神,人性的尊严与平等。

三、结语

新闻评论的表达方法与其背后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关联密切。批判地汲取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将有利于新闻评论写作的健康发展。我国并非固守套路,一成不变,以第26届获奖作品《漠视生命是最可怕的沉沦》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就是中国新闻评论运用软语法的成功尝试。

[1]顾建明.中美新闻评论选题方法的比较分析[J].新闻大学,2007(3).

[2]申晓娟.普利策新闻奖近十年评论奖获奖作品研究[D].山西大学,2013.

[3]丁柏铨.新闻舆论引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普利策
“最熟悉的陌生人”——文学经典在21世纪普利策获奖剧作中的另类再现
普利策奖创立人约瑟夫·普利策
改变命运的30美元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报道——基于百年普利策的新闻思考
普利策奖100年
浅析普利策新闻思想
皇冠上的明珠:揭秘普利策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普利策:新闻界的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