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视域下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2018-03-27 14:40张洪川
传播与版权 2018年7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文化身份

张洪川 肖 涛

一、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个传播学的学科分支,非常关注身份,特别是文化身份,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期望的影响”[1]。海克特在其身份传播理论体系中认为,身份具有传播性质,传播等同于身份认同,传播的编码与解码反映身份传播的信息特征。文化身份在本质特征上主要表现为不同文化的语言代码、符号系统、社会规范和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等具体文化特征。通过这些具体的文化特征,在一定历史背景下,文化传播中,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费孝通先生认为:“民族是一个有着共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会发生民族的认同。”[2]费孝通先生的这一论断与我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境况十分契合。

其实,中华民族身份早已成为联结各民族成员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纽带,在各民族历史共同的演进中,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下,中华民族早已形成,而如今身份认同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政治文化的巩固和发展。不同民族成员的身份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作为不同民族成员的身份从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的转变,“这种转化完成之后,国家整合变得更为顺畅,不同民族文化融为一体而形成一个多元一体的格局”[3]。这种基于不同的民族身份特性所构成的中华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导向,发挥着中华民族身份这条联结纽带的作用,这就要求各民族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民主参与政治、适应社会发展和加强安全保障,是民族成员身份认同构建的基础,各民族成员应注重中华民族身份意识的培养,自觉践行国家公共原则,参与国家公共生活,维护国家统一,超越民族自身的狭隘性,以“建立起对于国家政治权威、公共准则乃至一种历史文化共同体的认同”[3]。

二、中华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基础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意识”。[4]文化具有凝聚性,无论哪个民族都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精神情感、价值规范认可度很高,这就很容易使民族凝聚在一起。但是对别族文化的不了解,很容易导致对别的民族文化产生矛盾与冲突。中华文化是由包括中国境内的56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民族文化形成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是一个统一而不可割舍的文化整体,在这个文化共同体当中所有民族文化成分都已经具有高一层次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而民族文化价值只有通过中华文化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加强民族文化归属于中华文化的意识,在文化共同体当中促进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条件。

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本条件,是跨文化传播下的总体趋势。首先,社会生产实践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力源泉,民族文化带来的价值不仅能够引导未来,还可以指导现实。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还必须把这种理论认识上升至实践层面,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并在社会生活中加深认识。社会生产实践是主观精神和客观实际联系的桥梁,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和中介,同样是中华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追求。其次,加强基础教育是实现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加强基础教育是各民族的责任与义务,其目的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自发走向自觉,“从个体走向社会,从狭隘走向全局”。[4]

三、利用新媒体优势推动民族文化传播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共同体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更好地促进民族融合,民族文化融合以及民族大团结,民族文化传播是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民族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对中华文化发展做出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在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要顺势而行,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新媒体为载体,发扬民族文化,强化民族团结意识,新媒体时代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播就谈不上中华文化的传播,更谈不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新媒体对于民族文化传播具有以下优势:(1)新媒体为民族文化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被抛在脑后,如提线木偶、布依八音、侗族刺绣等优秀文化正濒临绝迹,令人惋惜。随着以广播、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日渐衰微,传统文化的辐射范围已大不如前,完全做不到给主流人群传播。而新媒体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如今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民正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发挥着巨大优势,以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引领着中国一股互联网思潮的爆发。这些民族文化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正是适应了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将会使更多的年轻人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将会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的向前发展。(2)新媒体提升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有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7亿,低头族的规模不断加大,网民日均“粘屏”3.9小时,这说明超过7个亿的网民在随时接收各种信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新媒体会精确的分享给特定人群,这同样降低了传统文化的无效传播,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受众的接受程度。如果民族文化以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自媒体等形式为传播载体,那么就会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学习这些传播技法,将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3)新媒体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学习民族文化的专注度。如今的网民专注度最高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民族文化通过客户端的传送可以大幅度提高,完全有助于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受众提供大量的信息群进行学习,这就很好地提高了业余爱好者对民族文化的专注度,更加有利于对各个民族的了解,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在新疆地区,国语还没有完全普及开来,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来说,在传播上应该具有针对性,比如直接在电视上播放中国四大名著电视剧、戏曲或者经典影视剧,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因此,利用新媒体优势推动民族文化传播成了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四、重视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如今是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时代,更是彰显民族凝聚力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当中,民族团结作为一项名族凝聚力的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对国家文化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人民创造的重要源泉,是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不能忽视民族文化的建设,因为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因子,为中华文化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所在,各民族团结友好也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助推力。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让中小学生多了解一些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了解各民族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尤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担负起民族团结教育的重任,要努力营造一个民族团结教育的良好文化氛围。只有将各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把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民族团结合力,才能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地推进民族团结。对于民族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各民族的文化是绚丽多彩的,基于民族团结教育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价值指向必须一致,那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前行。

五、结语

我国各民族是血脉相承,不可割舍的一个整体,各民族成员和中华民族是“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国家认同具有一致性,是我国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由之路。民族文化归属中华文化也是历史发展的轨迹,是未来民族团结、国家认同的必然趋势。促进文化融合,一方面是民族团结的必然条件,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意识。以求同存异的理念来作为文化融合的价值准则,以和而不同的思想来作为民族团结的标准与要求,培养民族团结的实践者与传播者。中华文化是整体,民族文化是部分,整体由局部组成,离开了局部,整体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这不仅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文化身份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民族团结之歌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