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阅读时代编辑文化操守的养成

2018-03-27 14:40李寿春
传播与版权 2018年7期
关键词:图书内容质量

李寿春

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阅读已经发展为社会的主流阅读形式之一。这是一个海量信息的时代,每天产生大量的政治、经济、教育、体育、娱乐等各类新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也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传播的媒介变了,获得的信息量增加了,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前,人们获取信息的媒介主要通过图书、杂志、报纸等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渐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触网时间日趋增加。鉴于移动互联网高随身度,高随时、随地、随心分享性,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的内容也轻质化,往往不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以往的“深阅读”逐渐转变为“浅阅读”。在媒体以更多新形式满足了人们对浅阅读的需求情况下,读者容易变成“知道分子”,而不是“知识分子”。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图书阅读率为59.1%;报纸阅读率为37.6%;期刊阅读率则为25.3%。对照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2017年我国国民互联网、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的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这也表明移动互联网日渐成为成年国民接触媒介的主体。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大众阅读也越来越呈现出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浅阅读特质。碎片化阅读的主要危害在于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了人们思考的能力。从表面看,这似乎与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生存压力持续堆积有关,然而更主要的当是社会的浮躁和太过急功近利所致。因此,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如何更大程度争取读者,坚守出版阵地,保持一份求真求实、恪守文化操守的出版态度,考验着每一位图书出版人。

一、提升编辑职业价值观

编辑是出版社的核心存在,被视为出版社生产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是选题策划的发起者,也是项目推进的把关者。即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作为经营单位,既要考核编辑策划的选题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也要考核编辑策划选题的社会效益,即双效考核。美国知名出版人格罗斯在《编辑人的世界》里指出,许多编辑人的特质是无法被取代的,例如个人的品位、辨别能力、情绪反应、做事的条理、决断力、投入的热情,以及温柔的关爱,在这些层面上,没有任何人或物能取代编辑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编辑在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中扮演着别的职业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大众传播渠道中,编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把关人”。读者是编辑一切策划的起点和归宿,一个合格的编辑,需要参与图书生产的各个环节。编辑研究并熟悉读者的需求,当发现有价值的选题方向后,寻找恰当的作者,提供创作思路,帮助作者反复打磨书稿。可以说,编辑工作既对接读者的需求,又影响作者的创作方向,编辑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图书的质量,进而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流向产生影响。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给了我们尊文、崇道的传统。我们所尊崇的文化应是厚重的,而非浅薄的;应是积淀的,而非速成的;应是润物无声的,而非炫耀卖弄的。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核心,编辑人员是出版工作的主体。当今文化的快餐化、浅表化和泡沫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编辑文化操守缺失的表现。在这样一个大变动的时代,编辑如果没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则无法在各种诱惑中保持对文化的坚守。

当前的图书出版面临着多层的挑战,传统出版读者数量逐年缩减,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不断变化,听书等内容消费方式逐渐兴起,纸质图书的出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就是这样的趋势也不可能改变出版业传统出版人作为信息内容把关人角色的使命。因为无论传播方式如何改变,编辑出版的职责和地位仍然是内容提供者,肩负着提供有质量的、有文化内涵的出版物的使命。编辑历来就是一个奉献的职业,选择这个职业更像是选择了某种人生理想而非单纯的谋生手段,因此强烈的事业心对于一个合格的编辑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对编辑工作理解的深入,这种事业心的具体体现就是对图书的热爱和表现出的激情,并以此来推动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编辑文化素质培养

作品内容质量的高低由作者的专业水平决定,而出版物质量的优劣,往往与编辑的业务素养息息相关。编辑业务素养的高低,往往体现在其是否具有健康高尚的文化品位,以及引领读者建立良好阅读品味的把控力。

文化品位是人们对周围事务的一种认知程度,是对生活中的事件有独特审视。各人的知识程度不同,视角不同,对各种物质的审视欣赏的结果也不相同。人们常说,编辑工作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所谓编辑含量,就是指编辑在一本书从策划到走向市场,投入多少精力,投入多少智慧。

编辑的工作性质表明编辑的文化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编辑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专业基础知识和某一学科门类的专业知识,做到既“博”又“专”;其次是有文化情怀,把出版当成事业去追求,而不仅仅是一份求生的工作,编辑有无文化情怀,决定了编辑的职业操守和对出版精品孜孜追求的动力,决定了编辑最终成长的高度,更决定了整个出版行业的图书质量。可以说,素养越高,就越不容易让编辑的职责和使命感被稀释,就越能出版更多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

(一)成为“杂”“专”并蓄的复合人才

编辑的主体创造性在编辑活动中展现无遗,编辑在文化素养方面的要求,促使编辑对各种知识的掌握既博又专、博中求专,也就是说,编辑必须精研专业书,泛览杂书,以广阔的视野扫描文化全景,使自己成为文化领域和本行业中的专家、杂家。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市场、了解作者,与作者沟通顺畅,遴选优秀稿源;才能在审稿过程中提出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发挥编辑画龙点睛、点石成金和创新创造的职能,从而提升出版物的质量和价值。所以说,编辑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更是精神生产的重要参与者,优秀编辑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书感”,才能对图书的内容、形式、市场定位等有准确的整体把握,并能为不同的图书内容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而这种专业技能则有赖于个人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修养。

(二)坚持文化理想和人文情怀

图书应该是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编辑则是文化传承的最终实现者,坚持文化理想是编辑素养的第二个层面,也是最高层面。唯有秉持文化理想和人文情怀的编辑,才会对文化有崇敬之心;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日常出版工作常有一种畏惧之心,唯恐传谬于世、误人子弟,才会让文化品位的追求常记于心。对于编辑而言,文化品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内容创新的上下求索、对内容质量的始终坚守以及对形式创新的不断尝试。可以说,这三个方面就是编辑的文化理想和人文情怀的具体展现,其中,内容创新和内容质量是图书出版价值的核心所在,是出版安身立命的基石;形式创新既是内容质量的延伸,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的关注,是文化品位的外在标志。我国出版行业近年来出现了图书质量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内容拼凑,平庸泛滥,精品缺乏;编校质量并不稳定,差错率高时有发生;图书印制质量有待提高,阅读体验不佳等方面。究其源头,与编辑的文化理想和人文情怀缺失有莫大关系。

三、强化质量意识,出版更多精品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图书亦然。2018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2018”专项工作,目的是加强图书质量监管。质量问题对出版单位自身产生重大影响,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严重损害自己的企业形象。今天社会浅阅读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图书质量下滑,图书文化品位降低密切相关,我们编辑出版人在这个问题上也难辞其咎。因而,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新技术如何发展,对于出版社而言,图书质量依然是其生存的第一要义,出版管理部门、出版单位必须始终秉承“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把质量管理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处理好质量与数量、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克服短期行为与短视行为。叶圣陶先生在《希望大家用心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一文中指出,认真检查书籍的内容,提高出版物的质量,要集合大伙儿的力量来干……你不发觉我发觉,我见不到他见到,各方面的同志都能这么做,我们出的书,质量就可以逐步提高了。

就图书质量管理而言,上至行业管理部门,下至出版单位内部,经过多年的行业建设,已经形成完整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涉及书稿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等,对于这些在实际出版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规则,必须严格执行。图书质量不仅反映出图书产品自身属性,而且显示出其特有的使用价值,同时图书质量也是图书出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但是很多出版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等忽视了图书质量控制管理,导致图书质量下降,不利于图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因此要重视图书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坚持实行三审三校制,促使图书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对于编辑而言,只有充分意识到图书质量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从内容到形式,严把图书质量关,处理好图书质量与图书品牌、市场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才能最终获得市场认可,赢得读者好评。

总而言之,社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后,读者的变化和编辑生存环境的变化都对编辑的文化坚守提出更高的要求。编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化社会要求为自我驱动,确保所出版的图书,有助于社会进步,有益于读者知识诉求和身心健康。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浅阅读”时代秉持“深阅读”的担当,成为文化麦田的守望者。

猜你喜欢
图书内容质量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图书推荐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主要内容
质量投诉超六成